22届亲历者说(四)| 22级西安交大经金432应统双非三战406分上岸阮学姐经验分享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本人本科双非应用统计专业,考研三战上岸西交(我前两年考的不是西交,所以对考西交这个事某种程度上也算一战?)。所以写这个经验帖除了写一些成功的经验,前两年失败的部分也会有所包含。
贴个成绩单(分数不是特别高,和真正的大佬比不了):

【关于初试】
(其实关于公共课的经验贴挺多了,我这里也就是个参考)
一、政治
其实我三次考研的政治考的都还可以,所以应该说没有使用过一些很不恰当的方法。
政治考试是由选择题和分析题组成,分数各占一半。所以对于政治的备考,也主要是从这两方面着手准备。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时政很重要!占比至少50%!
学习政治基本上从暑假的时间点可以开始,如果是一战可以稍早,二战以后晚一些也可以,但是如果想考个还不错的分数,那尽量不能晚于九月。
如果之前没有很系统学过政治(一战,高中理科生),一开始可以听听网课,至于线下课程我自己没有参加过所以也不清楚。网课听听徐涛或者腿姐的课程都很好。徐涛的课相对注重知识,腿姐的课相对注重技巧。对于政治的各种体系都有一定的了解以后,学起来进步也会更快。
政治学习的流程图:

一般来说先学习马哲,然后先史纲后毛概,思修哪个阶段开始都可以(我自己放在最后)。
马哲的内容和时政关联不大,所以安心按照常规复习资料(精讲精练理解,背诵手册记忆)准备即可。其中哲学的部分在选择题和分析题都会涉及,所以它很重要,每个知识点一定要做到理解。在此基础上,把可能出现的分析题重点知识都背一背,因为马原押题是很困难的,时事热点还有往年规律并不一定靠谱。而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只有选择题,因此也是理解为主,其中政治经济学有些难懂,建议大家多听听课,理解清楚,记记那些多选题里的三选、两选的选项答案。当然如果时间紧迫,那么要有所取舍,学好性价比最高的哲学就好。
然后是史纲。这里可以忽略掉新中国成立后的部分,因为和毛概相关内容有所重叠。选择题也主要用常规复习资料准备(事件、会议、人物、著作的很多常规考点),分析题后期紧跟时事热点,不要花太多时间背大段话。
下面就是毛概。其实和史纲差不多,甚至这个部分和时事热点更有关系,选择题也很有关系,每年开会也会修订一些内容。所以主要学习毛思想的部分,中特部分主要结合时政。
思修其实是比较容易的,会有时事相关材料,但作答其实按照常规资料的内容去准备就行了,如果前期有时间可以关注一下分析题。但是不要忽略法律部分的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很容易成为盲区导致最后的考试分数被小小影响。
总结一下:
(1) 考研政治前期准备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多听课多刷题,不要太关心分析题,因为前面的时间我们要准备数学等等。
(2) 分析题的背诵可以从10月以后开始,先背马原、思修,等到重要会议结束后再开始背毛概、史纲的分析题。
(3) 押题卷(肖8肖4等)要认真做,选择题至少做三遍,要记住,这是最基本的准备。但是押题这个事情很难说。就我考的三年来看,20和21押题还是蛮准的,尤其是21年简直是肖4默写考试。但是22年的政治,肖爷爷押题相对来说并不太准,所以如果要取得好一些的成绩,平时还是要多积累,准备的全面一些,即使后面只背肖4,也能灵活运用。
推荐书籍:
(1) 肖爷爷的精讲精练,1000题,肖8肖4
(2) 腿姐的背诵手册,冲刺班押题班讲义,腿4套卷
(我只用过以上资料,其他资料也很好。分析题我背的腿姐讲义+使用肖4补充,自我感觉效果还蛮好的)
二、英语
其实老实说,英语学习我感觉写不出很实用的内容。我自己对英语的所有准备只有看了唐迟老师的阅读的逻辑和做了几遍英一英二真题,并没有背多少单词、长难句、作文模板等等,也没有听网课。因为我数学学的很吃力,所以英语就没办法花太多精力了。所以今年英语二蛮简单的情况下我也没考太高。因此大家不要学习我的这种方法。
但是我个人有一个看法,其实学好英语这种语言类学科,最重要的,不是背很多单词,学很多长难句,当然不是说单词不用背,而是说,对于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运用和语言感觉。我自己平时也挺喜欢听听英文歌看看美剧这些,加上可能中学时期背了很多新概念英语课文,这些对我考六级、考研都挺有帮助。如果你是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可以平时注重英语的生活积累,看看英语报刊啥的。当然如果已经大三了,英语学起来有点吃力,那么还是背单词、学长难句这些提升更快。
(以上关于英语学习都是个人看法)
推荐书籍:
阅读的逻辑、恋恋有词、英1英2模拟卷
(零碎时间可以结合墨墨背单词之类的软件)
三、数学
数学是我前两次考研失败的罪魁祸首。前两次考研都没有过百。所以在三战之前,我有考虑过要不要换一个没有数学的专业,但考虑再三还是没有换。但是我思考了很多学习方法的问题,今年终于有所突破了。
学数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怕它!其实,很多时候人总是给自己设一些心理障碍,如果你自己都觉得自己学不好数学,那肯定学不好。既然选择考数学的专业,就不要觉得自己学不好。
给自己树立了信心以后,就可以开始了。
432考研一般都考数三,21和22的数三都坚持了“思路常规而计算复杂”的路线,22数三是21数三的plus版。虽然很难说23考研是什么样,但我感觉这种风格应该是会坚持的。所以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设想一道题,你明明会思路,可你不会算,那不是太伤心了嘛。计算能力当然是要多刷题,每道题要尽量算出答案,不要想到怎么做就不做了。
21年以后数学考试题型改革,选填题的分数从56分上升到80分。所以平时要加强选填题的练习,不能马虎大意了。
考数三我自己会比较推荐武忠祥老师的高数,李永乐老师的线代,概率论数理统计这边余炳森老师和王式安老师都挺好的。基础不好的同学早期听听汤家凤老师的课。至于张宇老师,如果基础比较好可以跟,不过目前数三的重计算和细节的风格可能更适合武老师那种循序渐进一些的思路方法。
数学备考的重要环节是刷题,包括习题集和模拟卷。我自己在暑假做了两遍李林880,感觉还是有很大的能力提升的。习题集的选择也很多,张宇1000也很好。另外我还做了李永乐660,因为现在选填题占比高,这本书题目很好,并不完全是基础题,也可以巩固概念。因为前两年数学考得不好,我花了很多时间做模拟卷,几乎做了市面上叫得出名字的所有模拟卷。当然最后发现也不是所有卷子都得做,我觉得李林6、李林4、李艳芳3、合工大共创超越都很值得做。大家在入手模拟卷前可以看看网上的一些风评,因为每个老师每年出卷的质量也不太一样,所以过去的经验也只是参考。
考试的时候我也很紧张,前两题有点反常规套路,一下子没有思路让我很紧张。不过后来发现其实是自己过度焦虑了。所以考试的时候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你花的精力是不会骗人的,只要准备充足,就一定可以发挥出来。
推荐书籍:
(1) 讲义类:武忠祥高数讲义,李永乐线代讲义,王式安概率论讲义、张宇高数18讲
(2) 题集类:李林880,李永乐660,张宇1000
(3) 模拟卷类:李林6、李林4、李艳芳3、合工大共创超越
(张宇老师前些年模拟卷质量挺不错,但我自己感觉去年可能不如以上的卷子,所以大家关注一下今年网上的风评;李永乐6比较基础,所以可以最后做一点提升信息;李艳芳3和合工大超越难度较高,所以不要因为做他们的卷子考不好就灰心)
四、专业课
专业课我用了学堂的资料,学长学姐的资料总结的很好,简答题的部分我主要就是背的学堂资料。
不过我专业课考的不太好,主要是交大专业课考试形式变了很多,但是我准备了的部分还是很有用的。
还是可以给点tips:
交大432考试是统计学+计量经济学,题型是简答题+计算题(无客观题)。
(1) 重视简答题。简答题相对计算题变数较小,交大简答题的要求很高,答题要完整。比如: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区别和联系”这种题目不可以直接答区别和联系,而是要先写这两者的定义然后再作比较。所以要背熟重点内容,平时也写写简答题,练习答题思路。我本人应该是简答题答得还行,不然可能就考不上了。
(2) 从今年来看,虽说统计学方面交大参考书目只有袁卫老师的统计学,但很明显,交大有转“茆派”的倾向,所以大家有时间多学学茆诗松老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特别是概率论的前三章,以及数理统计部分,今年貌似考到茆诗松配套辅导书的课后原题了。
(3) 交大的432专业课也许会微微超纲,比如这两年计量经济学的部分都考了伪回归,大家可以稍微把书往后看一些。
推荐书籍:
认真学好参考书目+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学堂的资料。
【关于复试】
总成绩=初试50%+复试50%
初试总成绩=
复试总成绩=英语30%+专业课30%+综合面试40%
一、英语
英语部分就是听力和口语。听力今年占比英语的25%,填五个单词;口语自我介绍和提问。听力每年可能不一样,所以平时多听听英语文章,配合六级英语资料和小站托福。口语大家就多准备,其中自我介绍要准备好,提问的部分主要可能围绕自我介绍,也有可能问别的,所以除了认真的准备也要配合一些应变能力的训练。
我准备了20多个问题,结果老师问的是我没准备的(不是老师问的很难而是我自己的疏忽),但我还是用我准备的别的问题的答案改了一下答出来了。
二、专业课
考的是邱东的国民经济统计学(第三版)。这本书内容杂而多,背之前先自己画画重点,然后结合学堂画的重点进行增补。最后老师问我的是“扩散指数(DI)的相关问题”,是我会的,然后就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因为今年疫情是线上复试,如果每年没有疫情那么西交大概率会做线下复试。线下的专业课是两个小时的国民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笔试,询问部分会转移到综合面试且会问初试的专业课内容,所以如果每年是线下大家要注意复习内容。
三、综合面试
这个就是因人而异。老师问我的有:
1. 你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
2. 你本科是学统计学吗?
3. 你的本科学校的统计学课程学了什么?计量经济学具体学习内容?
4. 你为什么考西交?
5. 你与他人交流的风格?
6. 你如果考研失败了会怎么办?
7.有没有联系导师?
总结一下:
(1) 其实交大统计学老师都还是很温柔的,面试气氛也很舒适
(2) 老师其实不太会在意你是否二/三战、本科出身、是否联系导师、是否有竞赛经历等问题(当然交大这样不代表别的学校也一定如此)
(3) 老师的问题要诚实回答,不要编造
(4) 不要太紧张,老师不会太为难大家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考研经验分享,也祝各位学弟学妹上岸成功!
注:本考研经验为考生本人所写,严禁修改、篡改和商业用途。搬去哪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