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当足球不再是足球

2019-11-22 11:37 作者:Kawadayusaku24  | 我要投稿

中国足球需要沉淀,不管是球员还是球迷都要有耐心,放下身段去做一些真正能提高水平的东西比如说青训以及校园足球。人们一直都在说体质不行,那需要去做出改变,而这些改变也不是嘴上说说的。但有些东西它上面的指示,传到下面落实的时候就变味了,面子工程、以及自以为是的官僚作风,媒体舆论为了吸引人气偏激地、避重就轻地去报道,都在不断挤压着青少年的足球发展空间。

说到底,在这个官僚阶层每一级需要的东西不一样,或者换句直接的,中国足球是官僚主义的牺牲品,上面的人坐到那个位置上了,物质权利都满足了,“看开了”,当然能眼光大一些地去总揽全局。反观,越基层的那些,越想去做出点什么文章,上边的人说了,要搞足球,但是指令传到下边就变味了,于是为了快速出成绩不择手段,选所谓“苗子”就选点身体素质好的,或者有点天赋的,今天请个哪里的教练明天请个哪里的训练师,每个地区的足球理念都不一样,你让球员一天适应一个教练?一天一个战术?然后踢了几场比赛以后,如果出了点成效一个官上去升职了,下一个想往上爬的官继续来到这个岗位,换用不同的人来教从而显得自己“有努力办事”,结果到比赛还是长传冲吊,那这些意义何在呢?外加上球员自己对自己的定位,要么就是没有定位,要么就是定位的太死,位置往那一站就不动了。

还有就是社会舆论对于足球的偏见性,除了球迷其他人都对国足不屑一顾,球队赢了说运气好对方弱输了就喷,俨然这个代表中国出战的一项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了社交媒体中的公共垃圾场。是个人,不管会不会踢球,都要拿国足说两句,你要让他说几个人,说点什么比赛以及分析倒是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每个人都能在国足身上找到优越感,自己没那能力,但是看着别人踢得烂吧又喜欢嘲讽,私下里妄想些不着边的东西,也实属可怜。中国的球员是有一定实力的,但是精神气不够,除了来自球迷的压力还有就是自己的生活“太没压力”,年薪过高,而且差别不大,而那些在战乱国家的球员在俱乐部薪水差异很大(叙利亚队里最低年薪1600人民币,最高年薪几百万欧),这种情况下对胜利的渴望就不一样,反正不好好踢可以拿薪水,那为什么要尽全力呢?

最后是足球氛围,成绩至上的校园里,足球像是异端一样的存在,体育生们在班里像是被隔离了一般,自己也放弃了学业,一切都是把足球当作自己的饭碗来看待,是为了踢足球而踢足球。而学校的足球课更是五花八门,大部分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甚者有的学校没有足球课,不让踢球[/呲牙]怕受伤、怕负责任,各种怕还不是最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

学生们等着长大了后觉得青春时期的那段奋笔疾书的日子很美好,但有个体育运动爱好不也是很浓墨重彩的一笔吗?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会踢球”,却从来没人对我说过“我会尝试着去学踢球”,不去了解、不去做,却先去下定义,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观念性问题,太死板且自大,仿佛他们觉得足球不应该属于他们这个世界一样,我觉得高中一起踢球的那一些朋友们应该对周围环境有比较深的感触吧xd

中国足球到目前为止,映射的早已不仅仅只是体育项目,而是一个国家的各方面的文化水平、物质水平与整体素质,当足球早已不是足球,你想通过换教练和几个球员是远远不够的


当足球不再是足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