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了...
昨晚,老米最新CPI终于公布。
6月CPI同比增长3%,略低于市场预期的3.1%,为2021年3月以来最小增幅;
6月核心CPI同比增长4.8%,低于市场预期的5%,为2021年11月以来新低;
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虽然这份数据大概率阻止不了老米本月的25基点加息,但距离加息周期停止却更进了一步。
CPI放缓的数据一出,全球市场立马做出反应。

美股这边,纳指、标普、道琼斯、中概齐刷刷上涨。
日经、德国DAX、法国CAC也一起被带飞。

今天大A,也喜迎开门红。和经济、投融挂钩的板块,像医药、白酒、银行统统受益。

终于不用关灯吃面了。
---
其实今年的行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一些板块还是挺超预期的。
比如中药和AI,
中药,一年的时间上涨接近50%。

AI更是不用说,
子板块通信设备,半年时间上涨47%;
计算机板块,半年时间上涨51%;
传媒板块,半年时间更是上涨77%。
大涨之下,很多投资人蠢蠢欲动,想要配置一些AI和中药类的行业主题基金,但又害怕再次追高成为接盘侠,毕竟AI、中药等热门板块已经暴涨过了一到两轮,于是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那么有没有一类基金,既能布局当下热门板块,又能做到大幅分散,不让投资风险太过集中。
其实还是有的。
比如中证1000指数。
01
中证1000今年表现超预期
我们先看一下主流指数今年上半年的表现。

在市场普遍亏钱的情况下,上证指数和中证1000表现非常不错。
尤其是中证1000,今年上半年收益居然快接近4%,真是超过我的预期。
上证指数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中证1000目前市面上发售的ETF仅有12支,很多朋友可能不太了解,这里简单跟大家科普一下。
中证1000指数由全部A股中剔除中证800指数成份股后,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
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与沪深300(大盘风格)和中证500(中大盘风格)正好形成互补。
成分股大多是0-200亿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中小企业。
主要分布在工业、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和通信服务板块当中。

前十大权重股如下:

基本上覆盖了当下市场比较热门的核心板块。
比如中药、传媒、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有色板块等前十大股中均有覆盖。
与此同时,作为宽基指数,
中证1000的权重非常分散,前十大成份股合计占比不足5%,大大降低了单一行业的投资风险。
02
中证1000成长性非常不错
很多投资人,对于中小企业存在一定的误解。
大家往往对于龙头企业非常的看好,
但对于中小企业的总结,往往一句“便宜没好货”就直接一笔带过了。
其实中小企业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差,反而是非常不错的成长潜力股。
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发布了一份最新研究,研究显示德国制造崛起与中小科技企业密切相关。
德国国内的一千多家中小企业,竟创造了德国近1/3的GDP。
中国国内,中小科技企业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其实中证500初创时,也被市场称为中小盘指数。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企业不断发力,整个中证500涨幅最高达到了6.6倍。
中小企业发展成了中大型龙头,中小盘指数也直接演化成了中大盘指数。
当下的中证1000其实和早期的中证500情况非常类似,成长性已经初现端倪。
根据机构盈利预测,2023-2025年,中证1000指数的利润增速分别为42.83%、27.87%、14.44%。

而沪深300的利润增速分别为16.07%、13.67%、11.64%。

对于想要布局高成长宽基的朋友,中证1000的优势很明显。
03
中证1000当下适不适合布局?
我们先看一下指数的估值。

目前中证1000指数的PE为36.20倍,百分位为34.40%。
此外,这几年这种结构型的中小盘行情,与中证1000的特点非常匹配。
市场带动之下,中证1000指数表现也非常漂亮。

截至2023年6月,今年中证1000的收益为3.46%,远远跑赢了沪深300快5个点。
不仅今年,最近三年中证1000的收益都大幅领跑沪深300。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跟踪中证1000的ETF,目前,市场上共有易方达中证1000ETF等12只ETF跟踪中证1000指数。
大家尽量采用定投的方式入场,降低买入风险。
风险提示:今年年内的投资收益覆盖的时间较短,短期业绩不能代表长期收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