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河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备考经验

学科英语-333教育综合-831英语写作与翻译
哈喽,我是阿简学姐,你们好啊,感谢同学们阅读我的考研经验分享,以下是我的信息和今天分享的内容,大家看完也可以讨论,反正有用的地方可以当个参考就行啦,先祝你们顺利上岸,加油!

就我自身而言,我是非常喜欢学习英语的。本科时报考的专业就是英语,然而却被调剂到了药用植物这个专业。大一时我也准备要转专业,但由于我当时的班级转专业人数过多,没有成功转到外国语学院。这一直都是我大学时期的遗憾。当时刚上大一,对于考研还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喜欢英语课、喜欢英语老师。后来考了英语四六级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是真正喜欢英语的,正如人们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决定通过考研来学习我喜欢的英语这一科目。

择校选专业:首先,就考研专业而言,我是喜欢学习英语的,所以我决定了考研的大方向:跨考英语,这就决定了我选择考研专业的方向——英语;其次,我毕业之后想成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就查询了与英语相关的专业,找到了学科教学(英语)这一专业;最后,就目标学校而言,我是先查询了省内哪些学校开设了学科教学(英语)这一专业(因为自身没有出省打算),然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河南师范大学。


在选择目标专业和学校期间,我主要用了考研帮app,同时我也会登录各高校的官网(例如:xxx大学研究生院)查询与考研相关的资料,除此之外,还会在一些社交网站上(微博等)看学长学姐的经验贴。在选择专业时,大家一定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因为学习不喜欢的东西学习三年是不舒服的。

选专业及院校的大致过程如下:1.确定考研方向,是决定跨专业考研还是本专业继续读研;2.选择考研专业,专业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然后查询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有什么;3.选择考研学校,出省还是不出省,省内优秀院校、双一流、211还是985,最后决定院校。



整体复习规划(基础、巩固、冲刺、押题各阶段复习安排、作息)

基础阶段:3月——6月底。在该阶段,我的作息时间相对于后期来说没那么紧张,因为还有学校的专业课要学习,所以都是趁着课余时间和晚上学习。周末基本上是8点半左右开始学习,学习到12.30,2点学习到下午6点,休息后7.30开始学习到9.30。在该阶段,主要学习的是333教育综合官方教材、观看333教育综合视频和831翻译视频、学习卢敏词汇,为后期打基础。
巩固阶段是暑假这个黄金阶段(7月和8月)。在巩固阶段,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备考,因为暑假时最好的一个巩固时期,没有杂事干扰(我当时是选择留校学习)。时间安排和基础阶段一样基本上是8点半左右开始学习,学习到12.30,2点学习到下午6点,休息后7.30开始学习到9.30。在该阶段主要是进行333的背诵和831翻译的练习和作文以及卢敏词汇的背诵。
冲刺阶段是9月和10月。该时期,我的时间安排中背诵的时间占了很大一部分。该阶段主要就是专业课的冲刺学习,继续背诵333、背诵作文、卢敏词汇。
押题阶段是11月-12月考前,该时期我的学习时间有所增加,晚上9.30图书馆关门后,会在外面背书背到10.15,然后回到宿舍自习室学习到10.50左右。该阶段主要是背诵333真题、模拟333以及831真题、模拟作文等。
关于复习时间的小建议

不建议过早开始,也不建太晚。3-6月份开始准备,然后7-8巩固,9-10月份冲刺,11-12月份模拟练习。战线不宜拉得太长!
公共课、专业课备考建议
政治个人复习经验
对于政治这个科目而言,就是要跟着老师的步伐(无论是肖秀荣老师、徐涛老师还是王吉老师),一步一步走,打好每一步的基础。买书的话,就我自己而言,我是全套买的肖秀荣老师的书,前期主要是看那本《精讲精练》大厚书,主要是以理解为主,搭配着《肖秀荣1000题》来进行学习。对于政治来说,完全可以说得选择题者得天下,因为后面的大题基本上拉不开差距,大家多多少少都会写点大学。1000题至少要做3遍,我当时是刷了5遍,第3遍之后将重点放在易错题上面。前期不需要背大题,一定要把选择题练好,后期就是背大题了,我主要背诵的是肖四和肖八,肖八的大题主要是看了看,肖四的大题,一共20道,全部北宋。最后,真题也要好好做,真题上的选择题做一做,大题看一看就行了,主要是选择题的学习。
参考书单
肖秀荣老师的全套书籍:
例如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肖秀荣1000题、小黄书、肖秀荣四套卷八套卷。
英语
英语二题型及分值:试题分四部分,共48题,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英译汉和写作。
第一部分: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四篇阅读理解、包含新题型;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第三部分:翻译英译汉(共15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2题,共计25分。第一部分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英语二一般为信件类)10分;第二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规定的情景或给出的提纲,写出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说明文或议论文。提供情景的形式为图画、图表或文字(英语二一般为图表类)15分。)
备考策略
对于英语二来说,前期主要是对于单词的记忆背诵,我个人比较推荐在6月前做老蒋的《老蒋阅读》(绿皮书),每天做一篇练手感。做题的时候遇到长难句要挑出来去翻译,这同时也会提高我们的翻译能力,为831打基础。
暑假7月开始可以开始做真题(建议使用张剑黄皮书),不要一次做太多,一周总一套,一天做一篇就行了,可以周一到周五做一套,周末进行精读。做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主要是对于真题的分析,这更为重要。英二的话就不建议做英一了,我当时是英一英二全做了,不过感觉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二者出题角度不太一样。一定要重复过真题,因为英二真题比较少、比较珍贵,一定要好好利用!
最后一定要留出近三年真题做模拟,考前三周,一周一套!
公共课参考书单:
词汇:朱伟老师《恋恋有词》(背诵恋恋有词,基础好的不需要结合朱伟老师的视频、浪费时间;基础薄弱的可以看看,尽量不占用一天精神最好的时间看视频)
阅读:《老蒋阅读》(绿皮书)
写作:王江涛写作
真题:张剑黄皮书

专业课:
专业课一
333教育综合个人复习经验

在前期基础阶段,3月-5月份:主要进行的是对官方教材的学习,看333徐颖老师的视频,同时整理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四本书的框架。建议使用:《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外国教育史》--张斌贤/吴式颖;《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7月份-8月份:这两个月主要进行对于四本书第一轮的背诵(推荐凯程的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lucky笔记),对于333的背诵,从7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考试前。一定要重复背诵!否则肯定会遗忘。
9月-10月中旬:开始第二轮背诵。
10月中旬-11月底:开始第三轮背诵(在11月中旬可以开始模拟333,一周一套就够用了,主要为了把控时间,背不熟时不要模拟,浪费时间)。
12月:主要进行河师大333真题的背诵,背诵时结合教材背诵(凯程和lucky均可),即第四轮背诵。后期背诵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到考前一周,一周可以再过一遍四本书。因此,全程下去,教心、教原、中教史、外教史四本书是可以背诵五轮的,不过根据自己情况决定,最少要进行三轮背诵!!
333教育综合试卷结构: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
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占20%;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占27%;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占53%。
参考书单
《教育学基础》: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7版);新增: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学基础》(第3版)(2014年)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与心火推荐一致)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2007) 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2007年版)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2015年);新增: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2015年)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2015);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2005
专业课二
831英语写作与翻译个人复习经验

英语写作与翻译,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以及大小作文(自2021界考研起删掉了术语解释)。英译汉的材料主要是外国的期刊杂志(像纽约时报、经济学人)上的一些文章,平时要多练此类的翻译。汉译英的材料是一些时政材料(政府工作报告、领导人讲话),也有可能会出散文(不过概率很小,主要还是针对于领导人讲话)。
3月-6月:主要是观看武峰翻译视频、学习翻译技巧、背单词、背诵卢敏词汇,为以后的翻译打基础(建议:《武峰十二突破翻译》、《英语笔译常用词语》);
7月-9月:主要是练习政府工作报告,背诵专八作文(挑选几篇、不用全背诵)、积累素材(建议:《华研专八作文》);
10月-11月:继续练习政经类文章(建议关注公众号:MtiPartnersChina里面有很多领导人讲话双语对照文章,考研拿来练习),保持手感,翻译的学习是厚积薄发的过程,一定要每天动手翻。
12月:做831真题、模拟题。
最后强调一下作文,一定要写够字数,宁多不少!831时间很充裕,一定要想好再下笔,保持卷面整洁!
831英语写作与翻译专业课试卷结构: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题型结构:英译汉--45分,占30%;汉译英--45分,占30%;小作文—20分,占13%;大作文--40分,占27%。
参考书单
无参考书,注重考查学生的写作与翻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