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意——拿什么重拾画中人的荣光

关于方舟的新年活动剧情,洪炉示岁不用评价,本来就是图一乐。画中人yyds,站在方舟剧情的t0行列,一方面是因为本身优秀,另一方面就是每一年活动的衬托。将进酒虽然极力想写出什么高深的主题,但表达的不够清楚,尤其是最后的大乱斗让剧情进展混乱不堪,好在有磕cp的成分,让故事还有圈点之处。而登临意……
对了,我先来—— 本篇文章只是个人对于活动剧情进行的片面且极具主观性的评价,仅代表本人的个人喜好、看法与观点,并不代表网络与现实社会中大众的想法; 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明日方舟衍生游戏文化的有机结合有关,对此有些许建议,但并不代表本人不热爱中国文化甚至有不爱国心理,本人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在本篇文章中提及的作品可能较少,但未提及大多只是因为本人未看过且不了解这部作品,没有资格在此做出评价,而并非是内心对于这部作品抱有嫌弃、厌恶等看法,还请喜欢这些作品的读者见谅;字面含义,非引战,非水军,非反串,此话仅为个人感想无任何衍生含义,此文不代表任何其他团体、个人,此文无任何他意; 无任何其他游戏、个人、团体的衍生含义,此文为本人真实个人想法非抄袭、此文仅为个人感想、无碰瓷、蹭热度、骗赞想法;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构思相似不算做抄袭,本人玩过各平台的数十款游戏、并非没玩过游戏,本人用过多部品牌手机和系统; 并非没有用过手机,本人家庭和睦安康、请菩萨保佑,本人拥有本科以上的学历,本人无任何心理或精神疾病; 本文仅为本人一时兴起所创作,可能会含有部分错别字以及未经思考便运用的错误语言用法,请各位读者谅解; 本人可能会对于部分作品中的部分人物外貌、性格以及部分人际交往关系抱有单方面的喜爱,但并不代表本人会认同或喜爱现实生活中的这类人物形象或人际交往关系; 本人可能会在此文章中对部分作品从部分方面作出较差的评价或对作品中的内容与读者产生不一样的见解,但本人无意触怒任何喜欢该部作品或不认同我的观点的读者(主要是审核); 叠甲结束
(这个boss境界真是dinner,还不如雁峰主教) 登临意剧情最大的两个问题—— 1、 在剧情上,矛盾冲突不够强烈,许多故事发生的条件不够充实; 2、 人物刻画不到位,缺乏“人”、“普通人”的概念; 为了过审,我先说第二点。
从将进酒以来,方舟的剧情一直有一个诟病,就是故事明明很长了,但人物的刻画还是不到位,想表达的东西还是不够突出深刻。唯一一个跳出问题的,只有长夜临光,因为那个故事真的太长了,长到有充足的文案空间把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写好(长夜临光文本有足足14w字,顶四个普通的活动文本量)。显然,yj目前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做出如此长的文案了,但他们仍然在用长篇的节奏来讲故事。剧情的容量不够,但人物还在使劲往上加,势必会造成人物刻画的不充分。
登临意大概有主线抗天灾、林雨霞暗中调查、槐琥找爸爸、截云抢剑、孟铁衣报仇山海众、仇白复仇六个大故事,都揉在了一块儿,主角还各有侧重。人物方面更是群英荟萃,能上就上,实际上并没有出场的必要——最典型的是陈,对战局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对她和魏彦吾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进一步刻画,唯一的作用就是给了一张模仿叙拉古人“新青年”的过场cg。虽然整个剧情不短,但分配到每个故事,字数就少得可怜了。比如仇白只被分配到了两个故事段,第一段交代她复仇的原因,第二段说她为什么放弃了复仇;孟铁衣的死更是草草了事,直到剧情末尾都没有过多提及,只是左宣辽简单提了一嘴。再优秀的文案,也没办法用两段把一个人写活。
(对叙拉古人拙劣的模仿.jpg)
相比之下,画中人就显得高明。画中人总体文本只有不到5w字,一共只讲了夕、嵯峨和乌有的三个故事,对于克洛丝只是简单挖了坑,没有进一步展开。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充分的刻画,主题也表达的淋漓尽致。所以,如果方舟再出新年剧情,我希望不要再执着于人物之多,场面的宏大。在有限的文本下,过多的人物会稀释故事的价值,弄不好会适得其反,既讲不好故事,也拿不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当然,除了节奏安排,登临意剧情有更大的问题——人很多,但实际上没有“人”。 既然是新年有关中国文化的活动,必然要讲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故事。但是,除了人物穿着、文绉绉的文案以外,我看不出其内核有什么中国文化的内涵。
“保护苍生社稷、守护百姓安定”,是登临意的核心主题,对应了中国文化传承至今的民本思想、人文精神。但除了反复从主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这一点有更多的体现吗?我能够找到的,只有天灾来临前,玉门紧急疏散群众。但这是一个还未失控的政府力所能及之事,不是值得夸耀的地方,也很难从这一点来刻画出左宣辽的形象。相反,左乐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抓走了在场的所有武人,虽然之后有过道歉,左宣辽也说不要妨碍百姓生活,但这些弥补是乏力的。因为从剧情中来看,武人和玉门的矛盾是长期积攒而来的,不是左乐这一个行为造成的,他的行为只是矛盾的一个体现。说明类似的冲突在玉门也时有发生。然而方舟对这一矛盾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没有,没有解决,它直接忽略了。直接用天灾袭来,让武人和军人又一次上下一心了,那这么说,孟铁衣的目的岂不是达到了?真的只有天灾、战争才能解决这对矛盾?这就给读者一种观感:武人就好像是玉门的一块砖一样,需要的时候就搬,不需要的时候就冷落。这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和平?错误的,且不论“大多数人的和平”是不是一个伪命题,武人自己就是百姓,他们为什么要受到区别对待?方舟没有解释。在我看来,方舟笔下的武人,这些普通人,文案一直是以一个俯视的、远视的、隔膜的视角来看待的,并没有切实去融入到他们当中去。所以才让这句核心主旨的话,很多人都在体现主题表达的乏力和实际内涵的缺失。
再者,不仅是故事背景,主要人物的刻画也是缺乏“人”的观念的。陈和林雨霞,都是皇家子弟,高学历出身;老鲤他们游走于官场、警局和民间,属于特殊地带的人物;太傅、魏彦吾、老林、左氏一家,更是高低有不小的权力;杜瑶夜是普通人家,但故事少的聊胜于无;截云是普通人,但她的故事一直在抢剑、负伤、晕倒之间徘徊,没有足够的刻画;唯一算普通人还刻画成功的只有槐天裴,可他是个武痴形象,是扁平化的,并不立体。所以,这次剧情无意中也犯了血统论、命运论的诅咒。别说主要人物里是否有普通人,就连玉门百姓的生活刻画也少之又少,这怎么才能表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如果说火影忍者、死神这种王道热血漫玩血统命运,人家本身就是搞设定图个爽,我们也就乐呵一笑;但方舟的新年剧情明显是想走正经严肃的、中国文化路线,那就不能走血统流。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是由人民的双手创造出的社会,而不是所谓世袭、命运决定的社会。这种人民史观的道理很简单,但不乏文学创作者陷入了古老的桎梏。强调血统、命运,就会让故事走向个人英雄主义,片面地强调个人力量,有意无意创造出一种历史结果是由每个人来决定的谬误。
不仅是人物设定,从结局走向来看,故事亦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登临意开始说,玉门是为狩猎巨兽所建造的,我本以为最后会描写人们如何一同抵抗巨兽,但睚是被重岳一个人解决的,“人”没有在其中发挥作用。如果只是这样也好,人们齐心协力打败天灾,也算是强调群众的力量了,即使没有打败,这种精神也是能体现出来的。但偏偏最后要加一句,是令击退了天灾。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令把天灾弄走,玉门就是天灾的活靶子。不是说大炎已经狩猎过巨兽了吗?实力设计上,大炎人的实力看起来也是薄纱其他地区的,可为什么偏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他们又变得弱小无力了呢?而且,就算是在玉门抵抗天灾那段,也很难说是在刻画玉门群众,还是在刻画林雨霞和老林(刻画的也不成功,光那两张cg好看了,因为二人的人物刻画线一直是平平无奇,光靠两张cg没法把人物立起来)。
首先,一部有意结合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作品,应该突显人民群众的力量;其次,就算是其他类型的作品,集体主义取代个人主义早已是主流,是社会的价值导向。漫威都知道结局要全体大战,不能光靠几个英雄单打独斗;就连原神,剧情儿童向的原神,璃月剧情都知道最后的boss不能让钟离解决,而是要突出由人治理下的璃月的力量,由人和仙人一同努力击退灾难。怎么到了明日方舟这里,明明一直是国产手游剧情质量前列的游戏里,反而不知道这一点了呢?
如果yj真的不知道,不会有人在意,但是yj明明是知道的。在其他剧情里,都在凸显人的力量,整合运动,长夜临光的红松骑士团、马科维茨,画中人的嵯峨、老板娘,尤其是叙拉古人的卢比奥。如果没有卢比奥,叙拉古人的剧情质量在方舟里是排不上号的,他的那段演讲直接让整个剧情上升了一个档次。为什么需要普通人?因为最能吸引人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和读者产生共鸣,而读者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他们需要的,就是一面镜子,一面能照映出自己生活的镜子,让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活成了什么样子。而阳春白雪,宛如精雕细琢的美玉,只可远观,或用于布尔乔亚的家里装点门面,或放在博物馆里展现陈旧的历史价值,于我们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更何况登临意算不上美玉。这才是最让人气愤的,明明知道怎么写好故事,怎么做好人物,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却偏偏写不好。
接下来是第一点,故事发生的条件问题。 开服四年了,二创区的剧情文案分析大多都是集中于剧情内核和故事走向,考据派已经很少了。我还记得刚开服的时候,明日方舟有很多考据派,其中不乏猜测泰拉大陆对应的历史年代,各地区对应的现实国家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苇草、王小姐等维多利亚的故事走向基本被猜准了。所以,到了大炎这块,可能确实,不太方便和其他地区统一风格。但是,正是因此,方舟还仍像按照写其他地区的剧情一样写这里的剧情,就让故事的逻辑很奇怪。首先,大炎和整个泰拉大陆在各个风格上都显得格格不入。最明显的是太傅,其他地区的最高领导人,大都是毁誉参半。西西里夫人统一了叙拉古,但搞带清洗;拉特兰的肯德基老爷爷慈眉善目,但国内也有种族矛盾;乌萨斯的皇帝、苇草她姐、特雷西斯更是个寄。这很正常,这才是一个立体的形象。而太傅,真就是一个完美的形象。我在将进酒的剧情分析里说,但那仅限于,如果只出现那一次,还算成功,可谁知道他频繁出现,过度强调了。当然,这一点本身没问题,但对应社会就有问题了。不光是太傅,左宣辽、左乐等等,可都是一等一没得挑的好关,然而大炎各地还有各地的匪寇。玉门有山海众,姜齐有水匪,从仇白的描述来看,他们明显都是被逼的活不下去了才落草为寇。谁逼的?天灾?大炎本土的天灾可是很少的。自然环境恶劣?由自然地理导致的贫困不应该是一个国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大多数贫困都和社会问题紧密相连。那会是什么呢?
没有,没有对应原因。如果从整个对大炎环境的塑造来看,这里没有孕育成规模贼寇的土壤。拿山海众为例,山海众其实就是一个类似于斜角的反抗组织。但真的有人会傻到,单纯因为某种自然力量强大,而且还对自己的生命产生了极大威胁还奉为信仰的?不会,剧情里也说了,山海众里不乏虚伪的人。但斜角本身该怎么产生?大多都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日本的aum教,就是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进入大萧条时期,借助acg文化甚嚣尘上的。如果没有经济萧条,aum教就不会产生。那山海众?
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左乐那种,因传达太傅意思、理解失误而造成的偏差。对此,我不能再讲,但有一个历史上的故事,和此相象。都知道二王八司马改革,韩愈曾上书唐德宗有官吏横征暴敛,这不利于改革推行,韩愈因此被贬。韩愈因此怀疑自己的好友柳宗元和刘禹锡,后与二人交恶,认为是他们向皇帝说的谗言,因为没有其他人可以怀疑了。然而,实际上就是唐德宗自己的问题,他本人想捞钱,韩愈妨碍了他而已。
说庙堂也有不法之人, 这是核心问题所在?清朝的问题是和珅那群人导致的? 即使不管这个,你刻画个不法之人,这个逻辑也就顺了,为什么会产生流寇、社会矛盾,也能解释通。 不能写? 那你就别写这个啊。知道不能写还非得写。难道就不能延续画中人的路线,集中刻画几个人,研究心与大千世界的关系?剧情质量高,有机结合传统优秀文化,达到文化价值;还能给卡池人物立人设,更能吸引人抽卡,达到掐米价值,这不双赢? 或许,这次剧情的重点不在活动剧情,在干员档案和密录?说不准yj包饺子就为了那盘醋呢。
(我不太清楚这一段和主题表达有啥关系,刻画重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