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邦茶区有哪些山头景区
普洱茶的产区中,倚邦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地方。倚邦茶区包含倚邦村寨周围的大叶茶园,古茶树分布较广,老茶园较多,从曼拱到元江羊岔街,大部分倚邦辖区内的村寨都产茶。

倚邦茶山
勐腊县境内的北部山区,是普洱茶的产区之一,倚邦茶山位于勐腊县境内北部,属勐腊县倚邦乡辖区,在易武茶山的东面。倚邦山是古六大茶山中比较特殊的一个茶山,是唯一的一个高海拔茶山。在曼撒茶山还没有发现之前,倚邦茶山一直是被作为古六大茶山之首的。
从地形上看,倚邦茶山是从勐腊县的南部一路向北延伸,是勐腊境内唯一的一座山脉,海拔近1400米,是易武茶镇境内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高,山地多,是倚邦茶山最大的特点。倚邦的山头也比较多,据说有五十多个山头,历来就有“五六十个山头,三眼井倚邦”的说法。现在比较著名的大山头有曼拱、大叶种、倚邦、曼松、嶍峨、庙房等。
倚邦的山头虽多,但除了曼松茶较有名外,其他的山头名气都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倚邦茶山的茶产量太低,低到每年的春茶产量还不足300公斤!产量低的原因主要是倚邦茶山的茶树大多都是野放型的,加之倚邦的村寨比较分散,寨与寨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每家每户的茶园面积都不大,茶产量也不高。再者历来倚邦的茶叶都不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历史上的倚邦茶都是精挑细选的茶青,几乎全为芽茶,茶叶产量低,但价格很高。

现在的倚邦茶山还有种茶的农户很少,大部分的茶园都荒芜了没有人管理。目前倚邦村年产量20吨左右。目前倚邦的茶叶以小叶种茶为主,大叶种茶很少。
总的来说,倚邦作为普洱茶中的名山是不可动摇的。现在很多人开始收藏倚邦茶,还有的把倚邦单独列为和易武并列的一个茶区。但其实在正式的地域划分中倚邦还是归在易武茶区内。
清末民初是倚邦鼎盛时期,至民国22年(1933年)为一提辖司驻地时达到顶峰。其行政范围包括今象明乡、易武乡、老挝丰沙里以及越南莱州等地在内,辖区内居住着哈尼、彝、瑶、汉等民族约8000多人。而当时古六大茶山最盛时也只有8000担左右的产量,在整个西双版纳州都是茶叶的出口基地。那时的倚邦是何等的辉煌与繁荣。

由于当时普洱茶属于贡品之列要统一送至京都,倚邦的茶叶开采也比较早,一般都在农历春节前后10天开采,最迟至惊蛰前开采。在茶叶加工制作上也十分考究,讲究色、香、味俱全的晒青毛茶及蒸压技巧严格的蒸压技术。可以说当时倚邦的贡茶是普洱茶中的上品之品,其他的茶叶是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
从叶底上来说:倚邦的古树茶和大树春茶的叶底弹性较好,持嫩度较好,不会像易武那样大叶种叶底偏薄偏软。条索显毫且汤质油亮稠厚,有较强的刺激性,口感爽快而回味无穷。相比贺开古茶树的叶底来说贺开古茶树的叶底偏薄偏软且小叶种的叶底显薄偏小偏细长。

从汤香上来说:倚邦古树和大树春尖存放多年后其汤香显枣香、荷香较多且汤香凝聚久久不散即使在泡了78泡后依然汤香凝聚冲劲不减且喝后回甘生津不断。而贺开古树贡茶存放多年后其汤香显兰香且香势优雅飘逸汤香散得较快通常泡了78泡后汤香已散去没有了当初的汤香凝聚回甘生津不断是贺开古树贡茶存放多年后最明显的表现。
———————— 七象茶业,做原汁原味的云南茶,不辜负经典云南味!————————
七象茶业这个中高端品牌,起源于金庸《天龙八部》中,段誉遇见神仙姐姐的云南无量山,无量山为云岭山系,东临把边江,西靠澜沧江;七象的祖辈世代生活在无量山“双江畔”,依托滇藏茶马古道,以传统种茶、采茶、制茶、运茶(马帮汉子:我们不是茶的生产者,我们只是茶叶的搬运工!)、售茶的古法讨生活;“无量山”族人自小就接触茶、学茶、种茶、制茶、喝茶、经营茶;茶,深深的融入了“无量山”族人的血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七象茶业↓↓私老喵说茶,享茶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