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韩)文另类拉丁化方案】UP主拙制“训民新罗马字”
先介绍现行的几种通用朝鲜语(或韩语,下文统称朝鲜语)拉丁化方案——
・马科恩-赖肖尔式由美国的两位亚洲学家乔治·马科恩(George M. McCune)和埃德温·赖肖尔(Edwin O. Reischauer)于1937年创制。朝鲜现行的朝鲜语拉丁化方案和马-赖式几乎一样。
元音:ㅡㅣㅏㅓㅗㅜ ㅢㅐㅔㅚ,分别为 ŭ i a ŏ o u ŭi ae e(ㅏㅓ后作ë)oe
辅音:ㄱㄴㄷㄹㅁㅂㅅ(ㅇ)ㅈㅊㅋㅌㅍㅎ,无音变时为 k n t r-l m p s (-ng) ch ch' k' t' p' h
特点:使用短音符(breve)、带介音[w][j]的元音分别写为/w-//y-/、以国际音标(IPA)的清音字母对应平音(也称“松音”)、激音加撇号、紧音重复字母(ㅉ除外,按英文习惯作tch)、且反应辅音终声和连读变化,如松音读浊音时改用IPA浊音符号(因此ㄴㄱ = n'g以和终声ㅇ区分)。
・韩国文化观光部2000年式国语罗马字标记法以马-赖式为基础,变动如下。
元音:ㅡㅓㅢ ㅝ,分别改用 eu eo ui wo(废除短音符)
辅音(初声位置):平音一并使用IPA浊音符号(ㄱㄷㅂㅈ = g d b j)、激音废除撇号,改用IPA清音符号(ㅊㅋㅌㅍ = ch k t p)、紧音ㅉ = jj。仍反应辅音终声和连读变化。
以上两个方案重在反映朝鲜语的实际发音,易造成同音异义混淆。如낫다(较好、病好)和낮다(低)都作natta(马-赖式)或 natda(2000式)。也对朝鲜文的不规则活用不敏感,如덥다→더워(热)的马-赖式:tŏpta → tŏwo、2000年式:deopda → deowo,看不出不定式和定式的联系。
・1954年由耶鲁大学语言学家塞姆尔·马汀(Samuel Martin)发明耶鲁拼音,更贴近朝鲜文本来的拼法,和现实发音比较脱节,因此使用范围局限于语言学界。和马-赖式的差别如下。
元音:【ㆍ】ㅡㅓㅗㅜ【ㆎ】ㅢ ㅐㅔㅚ = [o] u e [w]o [w]u [oy] uy ay ey [w]oy
辅音:ㄹㅈㅉㅊㅋㅌㅍ【ㅿ】 l(不使用r)c cc ch kh th ph [z]
方括号里的拼音只用于转写中古朝鲜文,现代语料转写中视情况省略。
受耶鲁拼音较好保留朝鲜文原貌的启发,笔者再参考了头两种方案、IPA及其他拉丁拼音语文的习惯,尽量遵从一音素一字母的原则,炮制出仅供个人使用的朝鲜文拼音,并根据朝鲜文当初颁行的叫法《训民正音》,美其名曰“训民新罗马字”。方案如下。
【2022年末按:再根据1948年朝鲜颁发的实验性正字法《朝鲜语新缀字法》进行了一些修改。只用于《新缀字法》的符号以尖括号<>标识。】
元音(按朝鲜的排列顺序,下同。更多说明见后)
【ㆍ】ㅏㅑㅓㅕㅗㅛㅜㅠㅡㅣ<1>【ㆎ】ㅐㅒㅔㅖㅚㅟㅢㅘ ㅝ ㅙㅞ【ㆉㆌㆇㆊㆈㆋ】
[å] a ja e je o jo u ju y [yj]~ÿ i/(ï) <î> [åj] [aj]~ä [jaj]~jä [ej]~ë [jej]~jë [oj]~ö [uj/wi/vi]~ü oa/va ue/ve [joj juj jwja jwje jwjaj jwjej]
辅音(初终声一视同仁,现代的ㅇ及反映不规则活用的除外):
ㄱㄴㄷㄹㅁㅂㅅㅇㅈㅊㅋㅌㅍㅎㄲㄸㅃㅆㅉ 【ㆆㆁㅿ<~ㆆ>ㅸ<~Y>】<ㄛ 巳 ㅿ>
q n d l m b x (ğ) z c k t p h q' d' b' x' z' [þ g ç v] <r l' ð>
细则
一、同耶鲁方案,方括号的拼音仅适用于中古朝鲜文,但例外更多。
甲、考虑到其极为常见,同音词又较多,动词(后缀)하다及其活用建议保留中古音ᄒᆞ다的元音拼法,写成håda, håj等。但标注现代语料(尤其非正式)的해,则可以为了方便而无视这个建议,直接写成hä。
乙、现代语料的终声ㅇ视同中古的ㆁ,即g(앙=ag)。
丙、初声ㅇ出现在现代语料的词间位置,若可能产生歧义,可使用ğ标记,或采用元音/介音大写、连号等现行替代方法。如미나(美娜)= Mina;민아(敏雅)Minğa/MinA/Min-a。不可使用撇号,以免和紧音或浊音声母混淆。
若初声ㅇ仅表示零声母语法后缀,则不需要ğ或词间大写这些额外步骤。反之,若使得前一音节的入声韵尾不产生连读,则需按中古音ㆆ处理,拼写为þ。如무릎아래(膝下)mulypþalä、팥알(豆粒)patþal、넋없다(没有灵魂)neqxþebxda。
丁、下a(ㆍ)的转写å可用于济州话。
二、元音i如果作为语法后缀(主语、副词标记等),使词根末尾的ㄷ和ㅌ腭化成ㅈ和ㅊ,则写成ji或ï。如굳이(非得)qudji/qudï、같이(一起)qatji/qatï。拼写中古朝鲜文则不需要这一步骤。
三、现代一般读写为이-而中古原为니-的语素,如果在词间读音还原成니但仍写成이,则仅在音变时写成ĩ。如잎(叶子)ip、깻잎(苏叶)q'äxĩp。
四、[w]介音只在反映ㅂ不规则活用(古音ㅸ)时拼v,否则仍拼w,中古音亦然。如 더워(不定式“热”)deve、원(圆、愿...)wen。
甲、ㅂ不规则活用的终声ㅂ也拼v而非b。如 덥다 devda。
乙、因ㅂ不规则活用产生的单元音ㅜ接辅音韵尾时也拼v。如 더움 devm、더운 devn、더울devl……但此外词间单元音ㅜ接辅音韵尾时仍拼u,如더욱(更加)deuq。
丙、新缀字法用以表示这一活用,形近Y的音符,统一拼v。
五、ㄷ不规则活用的终声ㄷ→ㄹ拼ð。如 듣다(听)dyðda、들어 dyðe。
六、ㄹ不规则活用的终声ㄹ→∅(新缀字法以类似“ㄛ”的字符表示)拼r,且在未来式定语后缀-l前保留。如들다(进)dyrda、듦 dyrm、든다 dyrnda、듭니다 dyrbnida、드셔dyrxje、들...(会进的)dyrl。
甲、러不规则活用的第二个ㄹ(新缀字法也改为“ㄛ”)拼r'。如푸르다(青)puly(r')da、푸르러 pulyr'e。
七、으若参与不规则活用,则y加尖音符(acute accent)。如크다(大、长)qýda、커 qýe、키 qýi、큰 qýn。
甲、ㅜ不规则活用视为으不规则活用的分则,只有푸다(舀)púda、퍼 púe一词。
乙、르不规则活用也视为으不规则活用的分则,如다르다(不一样)dalýda、달라 dalýa(不重复l但保留ý,读同l)、달리 dalýi、다른 dalýn。若按新缀字法使用类似“巳”的新符号,则拼l'。
八、ㅅ不规则活用的终声ㅅ→∅视同中古的ㅿ(或新缀字法的ㆆ),即ç。如낫다 naçda、나아 naça(这里ç不发音)。
九、ㅎ不规则活用的终声ㅎ→∅一并拼h,不发音也保留,并视情况为之前的元音变音(umlaut)。如하얗다 hajahda、하얀 hajahn、하얘 hajäh。
十、新缀字法用以表示轻腭化的1拼为î,可按照现行正字法拼i或直接省略。如치다(打)cîda/cida、쳐cîje/cje。
十一、新缀字法用以表示双ㄹ的符号“巳”可拼为l,或按现行正字法、第七(乙)条直接拼写。如벌레(虫)bel'ë/bellë。
十二、其余未提到的不规则活用,参考原文拼法及细则适用部分转写即可。如하오(老式语气)håo、하여 håje。
十三、出现在语法后缀及一些常用词的元音으予以省略,不拼y,除非可能产生歧义。具体如下。
甲、话题/过去或现在定语标记:-는 -nyn -은 -n 소는 sonyn 손은 sonn
乙、宾语/未来定语表记:-를 -lyl -을 -l 마를 malyl 말을 mall
丙、名词化/中立语气标记:-음 -m 걸음(걷다活用)qeðm
丁、代词用的그:그 사람 q xalam 그때 qd'ä 그대 qdä 그래 qlä
戊、两个类似的常用词:듯(好似)dx 뜻(意思)d'x
十四、拼写中古音的额外建议:
甲、若出现其他双字母,按现有的紧音处理,后加撇号(如ㆅ = h')。ㆀ可拼j'或ğ'。
乙、齿音字母的齿头音(左长)和正齿音(右长)变体分别用上加扬抑符(ẑ ĉ ẑ' x̂ x̂')、抑扬符(ž č ž' x̌ x̌')表示。
丙、轻唇音:ㅸ v、ㆄ f、ㅹ v'、ㅱ w。
丁、声调或音高重音:表示去入声的单点可写成英式句号,表示上声的双点可写成冒号,并放在音节之前。如 ᄉᆡ〯미〮 :xåj.mi(现代:샘이 xämi)。方言也可按此溯源转写,如釜山话的손이:做“客人”解为xoni、做“手”解为.xoni、做“损(失)”解为:xoni。
十五(最重要)、若以上条例不适用,终声应按照原文拼法而非实际发音转写,现代语料也是。如빚(债务,现代拼法)biz、빛(光亮)bic、빗(梳子)bix。
十六、词汇分写(空格)遵循韩、朝、中各地语料的正字法。句首及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同英文。
甲、非专有名词的汉字词,即使在句中,首字母也大写。나라做政治意义上的“国(家)”解,也大写。如 하느님이 보우(保佑)하사 우리나라 만세(萬歲) Hanynimi Bouhåxa uliNala Manxë。
乙、汉字词、外语借词和本土词汇合成,原文正字法无空格时,以连号区分。如당(唐)나라 Dag-Nala。
例外:语法后缀、已本土化得难以分辨汉语或本土词源的,如익숙(熟) iqxuq(这类“半汉字词”视为本土词,句中不大写)、约定俗成或官方不用连号的专有名词,如 나무위키 Namuwiki (Namu-üki)。
丙、现代语料(如韩流歌曲)直接引用的拉丁字外文,应特别标示,如使用斜体或下划线。

讯息量爆炸,文本转写的具体例子留待下回分解~(如有建议,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