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项目行政楼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2022-06-03 23:50 作者:中国工程报  | 我要投稿

端午迎安康

精诚筑健康

今日端午

共同走进

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项目

“建”证行政楼主体结构封顶重要时刻

以精诚匠心“筑”力仁心

用中建品质护你安康



5月31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建四局承建的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项目行政楼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健康工程什么样?

这就带你去看!


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项目


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项目为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位于花都区镜湖大道北以东,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项目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规划设置床位1000张,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主楼、住院楼、行政宿舍楼和医疗设备配置、地下室及道路广场等。

项目建成后,将交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管理,标志着花都将新增一所国内一流综合性三甲医院,完善花都区卫生医疗保障系统,成为广州西北部区域一流的重要医疗服务机构。


多方关注,重点工程有力推

用心建造民生工程,切实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广东省重点工程,项目自规划建设以来,受到政府单位、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2月10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古小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林天歆,花都区副区长麦韶明,花都区住建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江奇一行到项目调研指导节后复工复产工作。


4月7日,花都区副区长麦韶明到项目实地调研安全生产及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风雨兼程,施工配方独家秘制


与房建项目相比,医院项目造型独特,功能使用专业性强。建设团队根据楼栋功能,将项目细分为行政楼、住院楼、医技楼、锚杆施工四块施工区域,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详排工序计划,科学管理施工资源,坚持每周组织20余家分包开展协调会,推进工程建设。


从桩基施工到高楼初起,项目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冲破暴雨、高温以及新冠疫情等多种不利条件,跑出建设加速度。


高效管理,科技质量双管齐下


项目利用BIM技术对安全、质量、进度管控等进行深度应用。在施工前,项目团队采用BIM技术辅助内支撑架体,建立临设模型及场地布置模型,实现现场平面高效合理布置。

同时,还进行项目的机电管综优化工作,使安全管控更加智能化,更具实用性,筑起了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



项目对各施工工序提前单独建模,实现样板引路,并积极践行全面安全质量管理理念,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确保工程内实外美


降本增效,打造标杆绿色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坚持标准作业为基、节约高效为本。采用屋面雨水收集设施,现场及工人生活区设置雨水收集池,进行雨水及地下水的收集,最大限度重复利用水资源。


项目采用预制混凝土块铺设道路,采用钢筋混凝土可周转预制面层,通过重复利用,实现节能环保。


党建引领,红色力量凝心聚力




项目成立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工程建设,争创“超英廉洁文化示范点”、开展“党建+安全”专项行动,并勇担央企责任,多次深入疫情防控区,开展隔离小区“生命防线”搭建、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活动。

供稿:中建四局

作者、编辑 | 李永芳 陈姝杉

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项目行政楼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