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海军医生:与抑郁症患者交流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2022-04-16 14:46 作者:深圳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 我要投稿


高海军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6医院(济南空军医院)。先后在国内多家医院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形成了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熟知精神心理科的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与康复,长期致力于综合应用药物诊疗、物理诊疗、心理疏导贯穿到诊疗全过程,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类诊疗技巧,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及对药物过分依赖等问题,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疾病及心理困惑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尤其是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障碍等心理精神疾病,同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儿童行为障碍的治疗。

行医格言:

尽心尽责,医术精益求精,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的疾苦。

怎样才是与抑郁症患者交流的最佳方式? 

抑郁症对于每个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折磨,而对他们的亲朋好友而言,沟通也是不小的难题。 

家人、朋友往往会出于关心,想安慰、鼓励、帮助患者,但却经常会“踩雷”,惹得抑郁症患者更加烦躁,甚至可能使关系出现嫌隙。 

接下来,我们总结了抑郁症患者最不想听到的3句话。

这样的沟通不仅帮不上忙,甚至还相当于在抑郁症患者的伤口上撒盐! 

第一句:

“没什么大不了的,你要想开点”

说者无意,但听者有意。在抑郁症患者看来,这无疑是在指责Ta心胸狭隘,小心眼,心里记仇。 

第二句:

“你要坚强一点,肯定会好起来的”

这在抑郁症患者听来,就像是在指责Ta太脆弱、抗压能力太差,玻璃心一样,会让人感觉不适。 

第三句:

“我可都是为了你好”

尤其是涉及到家长或老师相关的心理压力时,在抑郁症患者听来,这不仅是指责Ta不懂得理解和感恩,更像是在埋怨Ta任性,容易因此激活患者所遭受过的心理创伤,导致情绪爆发。 

而以上这几句话之所以容易“踩雷”,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往往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长期自卑、压抑,形成了敏感、多疑的偏执型人格。

因此,Ta们会很容易从负面的角度,去解读他人的话。 

所以这些原本出于关爱的沟通,有可能会无意间激活、并强化了抑郁症患者曾遭受的心理创伤,加剧其负面情绪。 

如果我们想要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阴影,正确和抑郁症患者的相处模式应该是:

首先,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了解他们言行举止背后的心理动机,尽可能地避开他们的敏感点,不要再加重心理创伤。 

如果是父母、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则需要尽可能回想过往曾对孩子造成哪些心理创伤,并针对这些事件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具体地说出自己将会如何改正,并需要持续地付出行动。 

最后,我们要学会良性的沟通三部曲,那就是共情、倾听、积极引导。

不要一上来就说自己的意见,给出指导方法,而要先从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和想法出发,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的。

高海军医生:与抑郁症患者交流的最佳方式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