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教训0057】陈国投晋——晋国能保住陈国吗?
上期说晋国邀请吴国开会,可吴国没到,但也有好消息
因为楚国令尹子辛压迫,陈成公派遣袁侨也来参会
痛斥楚国侵略小国,贪得无厌,陈国愿意融入联合国大家庭
晋悼公乐开了花,看到没,这就是联合国的号召力
趁热打铁!阅兵!阅兵!
但这次阅兵出了意外,晋悼公弟弟扬干在曲梁扰乱军队的行列
魏绛不好宰了他,就砍了他的驾车人
这给晋悼公气坏了,对羊舌赤说道:
会合诸侯的大好日子,竟敢侮辱我的弟弟?必须要杀了魏绛
羊舌赤连忙以公事公办阻止
这时魏绛也来到晋悼公这里,送上信后就要自杀
在大家阻拦之际,晋悼公看信
内容是:阅兵是严肃的,我担任司马就要整肃军纪,怎能以私废公?
但我依然罪责深重,所以还是要请死
晋悼公看完后立刻宽恕了魏绛,而且让他当新军佐
这个事脑洞起来很有意思
当时中军将是韩厥,还记得韩厥第一次登场也是当司马
河曲之战中秉公执法砍了赵盾的车夫
后来鞍之战也砍了郤克的熟人
今天看到晚生后辈也这么干,两人要不要切磋一下心得呢
还有就是这个扬干,晋悼公这个时候应该20岁左右
他弟弟最大也就19岁,贵族参与军事,这个年纪并不稀奇
但我发现他是晋悼公弟弟,要知道
晋无公族,国君的兄弟姐妹都应该在国外才对
像韩家虽然是同宗,但早就分家了,而这次扬干竟然出现在军队里
这是不是晋悼公意识到了,虽然任用兄弟会有曲沃代翼的风险
但怎么说也是肉烂在汤里了,如果异姓得逞,晋国姓不姓姬都是问题
但晋悼公具体想什么,也没法和人说
这只是看到扬干的身份突然闪过的脑洞,这个事深想一下挺有意思
这些卿族们会是什么反应呢?晋悼公又是如何说服他们的呢?
而且,这个车夫有点惨啊,杀鸡儆猴死的是他
魏绛有没有可能是用他表达不满呢?
年末,楚国因为陈国有二心而攻陈
晋国因为许国当楚国铁杆小弟而攻许
中原诸侯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里
(2129/-569年)
第二年主要有两件事
一是楚国翻来覆去的打陈国,只有陈成公去世时才停止一段时间
这也能看出,楚国也是文明人,礼不伐丧这一套有时也遵守
只是陈国依然死命抗楚
另一个是晋国头疼戎狄,晋悼公的想法是打他们
但魏绛觉得。此时和戎更划算
他先说国际背景,现在陈国刚刚归附,而楚国打陈国,大家都在看我们晋国反应
如果我们抽出精力去打戎狄,这不就是丢弃陈国吗
诸侯们必然背叛我们,我们不如和戎
他有五个理由
一是戎狄逐水草而居,重财货而轻土地,他们的土地可以收买
二是和戎可以安定边疆,让农民安心种粮食
三是戎狄归顺,诸侯震动,他们就会更加拥护我们
四是和戎就不用兵车劳顿
五是以后羿为鉴,以德服人才更好
最后晋悼公决定和戎,稳住北方
对于晋国来说,中原的事情是最重要的,这次与楚国博弈陈国才是重点
(2130/-568年)
此时的陈国还坚定的站队晋国
而且吴国也和晋国约好,咱们下次见面,这些事都急坏了楚共王
当他派人询问陈国背板的缘由时,陈国(陈哀公)也很实在的说
现在楚国的令尹子辛贪得无厌,我们实在是忍受不了了
陈国虽然小,但现在他背后有晋国为首的诸侯国支持
而且他还离楚国这么近,不拿下陈国,楚国就很难受
简单说,陈国现在有统战价值了,没办法,楚国砍了子辛,改任子囊
他是楚共王的弟弟,当时晋悼公和宋鲁陈卫郑曹莒邾滕薛齐吴等国会盟
让诸侯国戍守陈国,看上去已经将晋楚前线压到楚国家门口了,但范匄说
我们肯定保不住陈国,它如此接近楚国远离晋国
楚国想来就来,而我们则需要长途奔袭,百姓是害怕兵灾的
到时候必然归附楚国,所以我们保不住陈国
(2131/-567年)
视角看向华东,本年,莒国灭鄫,齐国灭莱
鄫国历经夏商周,一共存在了1400多年,国家灭亡后
国人去掉鄫的耳刀旁,以曾为姓(氏)
总结本期,主要倒霉蛋是陈国
我们想一下范匄的话,他的意思是,晋楚是强国,而陈国是弱国
它没有实力像齐秦一样中立
如果它像曹卫一样离晋国近也行
再不济也要离晋楚都远,比方燕国(离晋国核心区远)
可问题是陈国离晋国远,离楚国近
举例子,城濮之战,曹卫站在楚国那边,但当晋国随意搓圆捏瘪曹卫的时候
楚成王保不住它们,现在陈国投诚,看似晋楚前线短暂南移
但对于晋国来说,保陈国是很吃力的,最后陈国还会被楚国控制
然后晋楚继续争夺郑宋,如果从后世角度看
比方三国,南北朝,南宋这些南北对峙时期会更明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