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经验丨大事必作于细,难事必作于易】
温馨提示
考试经验毕竟是前人的经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选择老师的过程中,如果时间比较充裕的话,建议自己把每个老师的课都听一下,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如果有时间,可以多做对比,选择老师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思维模式,选择一个和自己思维模式接近的老师,可以节约理解时间,提升学习效率;(2)理解程度-以自己是否理解为准,不要盲从他人推荐的老师,要自己主动挑选,而不是被动的选择他人推荐的老师,否则你后期某一个链条跟不上,就会吃亏;(3)风格偏好,可能你就是特别喜欢某一个老师,那你完全可以选择他。
作者简介
作者系知行法学的学员。2020年参加法考的小伙伴大家好,我是2019年通过的法考,也是经历了一段自我约束的学习过程,下面将对我准备法考所做的准备做一个梳理与总结,希望能帮到你们。个人情况介绍:本科为普通211法本,本科成绩排名前20%,对民诉与侵权责任法有莫名的热爱(因为老师的缘故),这两门掌握较好,学习风格偏向懒散,2019年是我第二次参加法考,2018年参加了没有通过是因为我行动上没有准备,心理上也没想着通过。

一、客观题备考
下面开始我的具体的备考过程的介绍,事实上我没有进行过二轮的复习,所以就尽量简明的介绍一下我一次性的准备过程吧。
1.2019年4月10号-20号:刑法,用的是柏浪涛的讲义和配套的习题(指南针版),没有跟视频、音频,就自己看书做习题,看一章做一章,及时巩固,大概10天左右,结束了刑法的一轮复习;(之后因为准备毕业论文,就搁置了对法考的准备,等到毕业了之后,又开始同时准备考研,基本上到6月下旬的时候,重新开始准备法考)
2.2019年6月20号-30号:开始复习民诉,一是因为对民诉有偏好,二是因为搁置了一段时间再开始法考的复习,从比较简单的科目入手,容易进入状态,具体的过程也是看一章书,做一章题,一周左右,结束对讲义的学习,民诉的书用的是指南针的戴鹏的;然后用3天左右的时间,过了一遍韩心怡的精粹课程;之后的2019年8月26号-28号,过了一遍韩心怡的168题的视频;
3.2019年7月1号-7号,开始民法,民法是自己打印了一本钟秀勇的内部讲义,十天看完讲义,没有系统的做题;
4.2019年7月8号-12号,进行商经的复习,跟了厚大的鄢梦萱,听了系统强化,7月13号-16号,跟完了鄢梦萱的119,我个人特别喜欢萱姑,尤其是2019法考客观题中出了很多关于商经的题,所以商经这方面我是很推荐萱姑的,再加上配套的做题,整个法考复习中,这是我最主动的一个板块;8月5号-9号,又跟了她的168题的视频;
5.2019年7月17号-21号,刑诉,用的是厚大的书,跟了向高甲的视频(系统强化),7月22号-25号,完成了对119的学习,总体上是背诵,向高甲的口诀很好,对做题有很大的帮助;
6.2019年7月26号-30号,开始了理论法的系统强化,7月31号-8月4号,进行了理论法的119,这一块我跟的是白斌,听他讲课挺有意思的,我在开始准备法考的时候也看过一些高分前辈的经验,有的说白斌讲课废话比较多,就我个人而言,有时候废话也是逻辑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了逻辑,再去做题,会变得简单的多,理论法其实没多少东西,如果理解力尚可的话,基础加冲刺大概一周左右,可以看完所有的视频,我是中间还穿插了考研,所以有些耽搁,也没有做很多的题;
7.2019年8月10号,参加了一个客观题的模拟,得分大概是是147;该次模拟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可以提前把控一下时间,但是由于行政法和三国没有复习,个别题目还是靠猜,还是有点吃力的;鉴于考试只有20天了,就赶快投入到学习中,其他的没想那么多~
8.2019年8月11号-15号,行政法复习看的是李佳的讲义,看一章加做一章的题,8月16号-18号,看了徐金桂(瑞达)精粹的视频,捎带着也看了168题;
9.2019年8月19号-22号,三国跟的是瑞达的杨帆,这个老师基本上是每个同学都会推荐的,我直接跟了杨帆老师的精粹的视频,没有看精讲视频,也没有做题,然后8月23号-25号,完成了三国的168题的视频;
10.2019年8月29号、30号,各个科目的考前聚力。
阶段小结:在整个的学习阶段中,我有很多科目都跟了168题,不管是厚大的也好,瑞达的也好。
在跟行政法和行政诉讼168题的过程中,自己没有做,就是纯看视频,因为当时距离考试只剩半个月了,只能效率最大化,我个人的学习方式是,在听到老师读题的时候,有意识的往老师题目中想要问到的点靠拢,就是在不知道选项的情况下猜答案,然后把不熟悉的知识点以及不能熟练运用的知识点记笔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基本上记了两页纸,民诉也是用同样的方式,跟的是韩心怡的168题,这个阶段可以很好的查漏补缺,这一块我记的笔记主要是各个程序之间的转换衔接,以及一些自己反复过很多次都用不熟练的点,记了大概有五六页纸;
三国也一样,但是记忆的重点是准据法那一块;
刑诉跟了向高甲的119,记忆基本没问题,重点记忆理解那些单凭着记忆无法解决的问题;
商经跟了鄢梦萱的119和168题,很有用,可以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还能预设出题角度,所有学到的知识不运用就不能真正理解,所以大量的练习很有必要,然后差不多就到了考试的时候了。
我是8月31号考试的,考前一天的下午去看了考场,回到宾馆,点了个外卖就一直听那个考前聚焦,听了理论法、刑诉、民诉、商经,睡前背了一遍那个刑诉佛脚,大概10点多就准备睡觉了,但是隔壁是个棋牌室,我基本上一晚上都被吵的没有睡着,大概凌晨四点才开始眯了一会儿,6点多起床去考场考试,中午在考试的学校吃了饭,也没有午休,和自己的高中同学聊了一中午天,然后就去考下午的考试了,由于没有休息好,是真的困,但是感觉好多题都有印象,也算是对的起自己之前背书的努力了,其实有好多题我都没读完题干,直接就选了答案了,当时的心里活动是,哪怕是错的,也得把题都选完,不能空着,然后客观题考试就这样结束了,等到出成绩的那天,万幸是过了,客观题成绩得到了197分,当时的目标是200+,但是从我的考试过程来看,过了就不错了,也算是没有遗憾了。

二、主观题备考
主观题考试的准备没有投入很多,因为同时准备着考研,就临考前10天开始准备:
理论法-白斌-主观题冲刺;
刑诉-向高甲主观题冲刺;
民法-钟秀勇-考前聚焦2小时;
刑法-厚大罗翔-主观题冲刺视频,这个老师我真的是要夸上天,简直是个宝藏,如果你刑法基础不是太好,或者是仅仅为了通过法考,他绝对是你不二的选择,因为他授课当中的案例,相信我,你绝对会在考试中遇到,而且分析案例的过程也特别有逻辑,他的课可以作为理论小白的入门,也可以用来备战法考,我认为他的课适合各阶段水平的学生去听;
民诉-韩心怡-主观题冲刺;
商经-鄢梦萱-主观题冲刺;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徐金桂-主观题冲刺;
之后做了一遍近十年的主观题真题,结束了主观题的学习。主观题考试前一晚背了理论法的答题的素材,然后第二天去考试,牢记白斌的一句话,只要坚持从头做到尾,把题目全部做完了,就一定会过的,所以当我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时,编也得编一个答案上去,一直做完了所有题,这里建议大家有时间模拟,还是模拟一下,因为是机考,我感觉我时间不太够,二选一直接选了商法,最后就是勉强答完了题目,后来成绩是109,不走心的复习,得到了一个不走心的成绩,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吧。

三、考试中的小建议
整个法考我大概是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但因为同时准备考研,事实上分配给专门准备法考的时间也没有表面上这么多,所以接下来我一方面会对自己在法考中遇到的问题,做一些总结,也尽量提一些小建议,另一方面我会谈谈我同时准备两个考试的感受。
1.身体素质方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规律的作息习惯,是一切努力的基础,而且,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记忆力会有所提升,尤其是注意饮食,不要上火感冒(哈哈哈,我妈妈一天天就让我调养身体,我真的深受她影响);
2.建立自信心方面--开始了就不要轻言放弃
整个法考结束了,即使最后知道了成绩,我的内心也没有什么波动,就是坚信我也努力了,也学习来着,肯定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我的整个备考的过程,其实大家也能体会得到,并没有很扎实,也没有达到要学习的量,能给大家提供一些选老师的建议固然好,但是即使没有在学习方面帮到大家,那就帮大家建立自信心吧,每当你有点崩溃的时候,想一想还有我这么一号人物,努力不够却通过了考试的时候,就给自己打打气,我比她准备的周全多了,我可以通过这次考试;这一场考试,会帮助你更好的打磨自己,
3.关于学习方式方面--挑选适合自己的老师
考试经验毕竟是前人的经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选择老师的过程中,如果时间比较充裕的话,建议自己把每个老师的课都听一下,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我准备的匆忙,没有听其他的老师,这一块就不能给大家做各个老师之间的对比了,但是如果有时间,可以多做对比,选择老师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思维模式,选择一个和自己思维模式接近的老师,可以节约理解时间,提升学习效率;(2)理解程度-以自己是否理解为准,不要盲从他人推荐的老师,要自己主动挑选,而不是被动的选择他人推荐的老师,否则你后期某一个链条跟不上,就会吃亏;(3)风格偏好,可能你就是特别喜欢某一个老师,那你完全可以选择他,我就特别喜欢鄢梦萱,我本科时期,商经学的并不好,但是听她的课我就是特别有学习的动力,这也是一个选择老师时可以考虑的因素;
4.把握好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
不管在什么类型的考试中甚至于是在学习中,要始终记得学习的主体是自己,其他的资料和老师都是辅助的,你对一门知识的掌握与否是整场学习的关键,即使一开始跟了一位老师,但是中途有了听不懂的地方,完全可以选择其他老师的同节课程的讲授去帮助自己的学习,千万不要因为前期的沉没成本而畏手畏脚,这样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我有几门课,没有跟老师,也没有注重真题,是因为我觉得看视频没有什么效果,而且我是被他带着走,我的思维不能主动学习,所以我先自己看一遍讲义,然后再跟视频,我就会下意识的想我理解的和他讲的是否一致,这样我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而且能够记忆深刻,同时查漏补缺,这样一遍相当于别人两轮的效果,很有效率;在学习中,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学会借力,不要过分依赖老师;
5.关于真题的练习问题
在客观题阶段我没有太注重真题的原因是:一来法律是变动的,二来跟视频的过程中往年真题中的重要知识点老师都会讲,无形之中算是过了一小半的真题了,我当时时间不充裕,所以就没有大模块的做真题。当然,真题的重视程度不可忽视,尽量跟着章节做真题,是对知识的有效运用与巩固,如果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多做几遍,我个人是没有做完一遍的,但还是建议大家,最起码保证能够做一遍真题;
6.关于计划与执行的问题
我的整个备考的过程是没有计划的,就是学完一门赶快开始下一门,从近两年来看,课程的设置以及大部分同学的选择都是先开始民刑,商经三国是放到后面的,但是鉴于2020年民法会有所调整,建议把民法的复习放在后面,不过,我个人还是感觉有精力的同学先把2019年的讲义和法条过一遍,这样修改后的民法出来了,对于有变动的地方,会记忆的更深刻;面对变化,就需要小伙伴好好斟酌备考的顺序啦!
执行力方面,还是保持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自制力不太好的同学,一些社交工具,能删就删吧,如果你的朋友因为你准备考试而减少与他们的联系的做法颇有微词的话,那就是假朋友(我有深切体会),你的人生只有你能负责,但是真朋友一定是希望你好的,我备考的时候,就有一个这样的捣蛋鬼天天叫着我出去玩儿,我真的是出去一次得休整个好几天,那些乱七八糟的人,相信我,能删就删吧,随着你对这个专业越来越精通,你以后也和他们聊不到一起了,也趁这个机会,好好辨别一下周围的人。这个人际交往,不是我功利,我深受其害,有个人天天在你耳边说,你考不过,真的是想砸墙……有了计划就好好执行,一般坚持下去,就会有好结果。

四、写在最后
基本上2019年7月1号开始,考研的课程也开始了,但是考研的课程一般是周末,也可以听录播,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但是还是建议听直播,我刚开始的时候比较慌乱,后来听了师兄的建议,就是通过法考客观题和通过考研,所以法考之前还是有一点侧重法考的,客观题考试之后,就侧重考研了。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法考的知识是多、散,而考研是比较注重论理,整个的答案组织上,侧重于谋篇布局,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背诵知识点就可以完成的,当然有好的法学功底,乐于思考的人,学起来也不会很吃力,毕竟是学术探讨,需要有那么一点价值的取舍,当然,初试没有想象中的理论精深,应用法学方面在与法考等同的方面做一点拔高(会阐述理论)就好,理论法学注意与法考框架的不同,一些记忆性的知识点可以有所借鉴,减轻背诵压力。
时至今日,整个的法考与考研(复试仍需好好准备)已经落下帷幕,这一阶段也是打磨自己性子的阶段,不急躁、不盲从,其实,有的时候,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抛开所谓的分数,反而会取得更好的结果,我们是为了检验学习而参加考试,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即使落败,要去参加工作,你在这个学习阶段所形成的学习习惯,已经锻炼了的思维模式,都会对你的工作有所帮助,无论何时,请别放弃自己。
以上就是我能够给大家分享的我的一些个人想法,当然,希望每位参加2020年法考的小伙伴,都能有明确的计划,认真的执行,得到满意的结果。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都会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