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泽谣系列#《洞庭》创作后记

原文&译文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493730
头图画师:微博 @酷拉绵太公
出于个人审美倾向的原因,我一直深深被“有力量的美”所吸引。在探寻各种具有力量感的“美”的文化与形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注意到来源于“民间/原生态”的那种原始、粗犷的艺术表达。
原始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天然具有撼动人心的效果。我曾浅尝将这种艺术风格结合到歌曲当中,比如之前写的《大祀官》,就改编加入了一段地方傩的祭祀唱词,伴奏上也有配合。而这首《洞庭》,也特意作了这个方面的尝试。
《洞庭》的原作《韦驺》讲述的是韦驺的弟弟淹溺于洞庭湖中,韦驺因此泊船于洞庭湖湖神庙下,临湖痛哭。后来他梦遇神官,为他说明了生死的天理轮回,并在梦中为他演奏了昔日“洞庭张乐”所奏过的至音神曲——“洞庭张乐”应是对应了《柳毅传》中内容:即柳毅带龙女回宫时,洞庭君举办的宴席上奏乐数曲的情景。
《洞庭》这首歌一开始的灵感,就是想将其模拟成一首神官为韦驺演奏的神曲。歌曲内容最初拟以“洞庭湖神”的视角去看待天道生灭、沧海桑田。为此海鲜也专门在曲子上注意增加了“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与厚重感的搭配。
而在真正着手于词的时候,一开始我颇为犹豫,因为不确定“神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角度。直到我开始往“原始”这个方向考虑,这个疑虑便不解自通。“神”本就因人而生,人所编撰、记录的神话和历史构筑了“神圣”本身。于是此歌中,“神的角度”亦是“人的角度”,所看所感是千古有之的洞庭湖与“人”的历史共同经历的变迁。
这次对民间文化的应用,则是在歌曲段落之间特意改编加入了湘鄂一带的船歌号子。这也是我自己尤其喜欢的部分。对于湖、河、水的磅礴与深邃,那些在波涛中唱着号子的船夫才有最真切的体会,也可以说,他们离这种“神圣”最近。
看得出来,这些传统号子的内容体现出了对天地的敬畏,但同时也爆发出一股要以凡人之躯纵行其中、直面大风大浪的魄力与执着。我想“原始”的力量,就是这样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既有对宿命的勇敢承受,也有对改变命运的坚定愿望。在古来难以违抗的自然主宰下,人们代代传承着生命的希望,并朝着它不断开拓前行
听吧,从“原始”而来的呐喊声,穿过天地旷远,仍然鼓动着我们胸膛中心脏的跳动。
甘泽谣,后会有期。
《洞庭》单曲链接:(人声) https://music.163.com/#/song?id=1442412526
(Vocaloid)https://music.163.com/#/song?id=1442412531
“甘泽谣系列”完结总结PV: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Z4y1W7nr
《甘泽谣》系列全收录歌单:http://music.163.com/playlist?id=27452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