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活动中的常见问题
研发组织管理
在现实管理中,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研发组织,并有相对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在日常的研发项目组织管理中,仍存在许多管理粗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研发项目立项管理不规范。大多数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错误的认识——“自主研发项目是企业自己投资,为了提高研发项目的实施效率,可以减少一些制度上的烦琐约束”。如果只是在内部管理上,或许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企业管理的“自我调节”行为,但如果企业是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种行为就是研发组织管理中的一项重大漏洞。
二是在研发费用管理上存在诸多随意性行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很多企业存在研发支出辅助账缺失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企业通常对研发费用支出采取“事后一次性归集”。这种“临时抱佛脚”的管理方式虽然可以弥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的一些不足,但对企业研发组织管理水平的提升与研发费用规范化管理并无任何改善作用。
三是大多数企业并不了解企业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意义,有的甚至从未听说过。因此,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管理上存在空白。
研发经费归集
很多企业在进行年度汇算清缴时才发现,自己所归集的研发费用真正符合研发支出要求的并不多。
这是因为,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文)的规定,研发费用归集必须符合八个条件。
例如,很多企业在研发活动中所产生的委外加工费用只能按照费用总额的80%计入当期研发费用;有的企业虽然接受了委外方所提供的产品设计或系统测试服务,但因为所开具的发票内容是“技术服务费”,从而对研发费用的认定产生了不确定性;还有的企业把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金全部计入研发费用,却缺乏合理的分配依据等。
上述研发费用归集中存在的问题,常使很多企业无法享受到加计扣除政策的足额税收优惠,不得不说是企业的一个损失。而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审计中,这一问题往往也使审计人员难于判定企业所支出的费用是否完全属于相关研发活动,从而影响研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
由此可见,研发经费归集问题不仅反映出企业对研发项目的管理水平,更影响到企业研发资金的真实投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