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把自己当回事儿》读书笔记

不纠结,想得开,也许是我最大的个性特点,所以我爱憎分明,喜恶突出,行的马上就可以,不行就说啥也没用。(序言p12)
毕竟,我们做交流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我想说的是:真诚,是解决问题的最快路径。P4
恰恰相反,因为真诚,我们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真诚是一种交流状态,不是知无不言的泄底。P4
人性中的恶,会让我们的一生遇见很多不真诚。P10
请放心,我没有天真到认为人可以做到不撒谎,也没有天真到认为撒谎就是一种不可饶恕的行为,更没有天真到认为我们应该放弃谈判中的所有策略。P14
人总得知道自己怎么活啊。P17
季羡林老先生说: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P18
沟通中的误区:那就是正面的冲突和残酷的真相一定要避免,为此他们用撒谎来逃避和遮掩……这样的想法让沟通变得扭曲,真正问题被虚假的说辞粉饰,埋下了有可能在未来越来越严重的隐痛,其实真诚就像一场快刀斩乱麻的手术,当时可能会痛彻心扉,但只有痛彻心扉,对症下药,我们才可以好得彻底。P20
沟通不仅是对现在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真诚有可能会伤害现在,但撒谎伤害的是未来。P21
现在自己做老板回想当时情景,才发现老板只是想知道你到底可以负责多少事情承担多少责任。如果这件事情你已经分不出足够精力,交给其他人就好了,避重就轻的行为反倒会在老板那里减分。P25
勇敢地说出一句“我不行”,这份真诚其实有更大的度量,因为拥有大局观的人往往会更加明白自己的弱点,并用整体优点去弥补它,如果因为害怕丢脸,害怕失去表现的机会,就把活儿攥在自己的手上,由此导致损失往往超出我们的设想。我不行不可怕,我说我能行,最后却不行,才可怕。P27
在沟通中,情绪是需要被保护的,而不是被操控的。P38
作为成年人,我们不会无缘无故的讨厌一个人,讨厌背后隐藏的逻辑是对他所持有的全部或者某一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不接受或不认同。与这个人设立边界的同时,我们也是在为自己价值系统设立红线和坐标。道不同,不相为谋。P39
如果朋友、亲戚少了这笔钱就没有办法度过难关,而我又恰好具备这个能力,我会选择送我不是借。如果朋友向我借钱,是只是为了买一份保险或者买一个包,我绝对不借。为什么你自己的额外需求要让别人来买单?P40
底线不是一条黑糊糊的死线,它的作用是给我们提供一套完整的行为方式准则。而边界意识也给给了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可以说“不”的勇气。P40
这个问题所体现的是沟通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语气、预期管理,也就是给对方心理认知和选择上的充分主动权。因为在沟通中突如其来的直接有可能会在情感上击溃对方,而情感一旦崩溃了,所有的内容都会白费。P42
接下来我要和你说的是我的心里话,它可能不好听,不中听,却代表了我最真实的想法。P43
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可能不太好听,你还想让我继续说吗?P44
大家害怕的从来都不是直接本身,而是在直接来临的时候,自己毫无准备。就好像如果能够提前接到风暴预警,大家可以做好待在家里的准备,心态上就不会崩溃。P44
态度可以委婉,但内容必须直接。P46
委婉的语气可以表达以后合作的可能性和延展沟通的弹性,但是内容坚决不能给对方留出误解空间。P47
为什么我们要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而委屈自己?P50
面对没有善意的人,我们为什么要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为和谐的结果负责?为什么为了让对方不受伤害,我们要减弱自己的情绪?这是没有道理的。为了没有善意的人和没有善意的言论,我们却要不断安抚自己,这个成本太高。P50
先说距离,好的沟通一定要保持一种距离,无论是谁,我们都需要知道,那不是你,也不是你的生活。P52
再说善意。真正有善意的沟通一定是一种帮助的给予。当对方表达出自身的问题或困难时,最好的回答是:“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然后要确保自己能够真心的听取对方的需求,并切实给予对方来自你的帮助。P52
沟通,不总是温柔如春风,滋润如春雨,我们不能总是理想地认为所有的沟通都应该有一个好的场面。如果你受到冒犯,受到无端的责难,正煎熬于不平等的气氛中,那么我希望你有勇气打破场面美好的执念,顶回去。P53
因为你要把自己当回事儿,沟通才能是一回事,也只有越来越多人明白自己是回事儿,才能减少这个社会上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的那群人的数量。P53
每次进入沟通之前,我们不仅需要知道问题是什么,更需要知道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所以,带着这样的思路,在每次沟通前,都不停止对于问题的发现。而是要问问自己:我该怎么办?方案是什么?这是最佳的方案吗?解决问题不是从沟通之后才开始的,相反,在准备沟通的时候问题就应该已经被“解决”了。虽然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问题,但如果我们总是把解决问题的压力推到最后一个环节,那问题就会更多。P62
好的沟通者,会把“问题意识”自主性地转化成“方案意识”。记住,方案比问题有价值,所以,有方案的人比只有问题的人更有价值。P62
于我而言,如果一个任务没完成,或者做错了,我就不会再纠结于那个错本身,我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没做到?是不够重视,还是能力不足?是时间安排不过来,还是纯属偷了个懒?是这件事情的难度系数太大,还是在沟通中发生了问题?P65
学习能力的底层正是对自己的认知和对世界的理解。犯错误很正常,但我们需要建一个机制来防止同样错误的发生。我的团队一直在执行一项名为“白皮书”的工作机制,把之前犯过的错误、踩过的雷都整理到白皮书里,内容越详细越好,而且有三点不能忽略:错误的原因,解决办法和防范的策略。P66
白皮书的做法是把解决问题的沟通思路从个人层面提升到团队层面,比起个人的反省和反思而言,一个团队也应该具有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的沟通模式,很多问题是可以在发生前就拦截下来的,不一定要等到发生了再去弥补。另外,如果你初入职场,我建议你也准备一本书属于自己白皮书,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犯下错误都记录下来,时常翻看,这样不仅能够加快自身的进步速度,也会在沟通中变得更有底气。P66
掌握分寸感,找目标一致的人协同你,有效地调配资源,就可以提高效率。P68
在一段沟通中,我们总需要有一个人比较主动去照顾另一方的感受,并且随之做出一些积极的安排。想在别人前面把整个节奏安排好,大家自然就会比较舒服,而“找到一种大家都舒服的方式”在沟通中又是无比重要的。P70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从天而降的临场发挥,一切皆源于准备。P76
没有人可以轻易做到临场发挥,所有的临场发挥都是厚积薄发。有的人是靠几十年如一日的阅读,有的人是靠生活中时时刻刻的观察与思考。不管用什么方式,如果想要成为好的沟通者,你就一定要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为沟通做好准备!P77
时刻准备着,我们要让自己思维随时处在活跃状态,就像一个猎人他的准备并不是从开枪的那一刻才开始的,而是在进入森林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并且没有任何一时刻可以放松。P78
巴菲特说,如果你打了半小时牌,仍然不知道谁是菜鸟,那么你就是。我想借用一下这句话在沟通的话题里换一个说法,如果你已经知道对方是一个笨蛋,却仍然不知道改变和他沟通的方式,那么你也是。P83
不是我吹毛求疵或欲加之罪,而是在沟通中有个雷区我们总会踩:是我们不变的沟通方式一直在给“笨蛋”机会,让他们犯同样错误。注意,”笨蛋“不是一种定位,而是一种状态,有可能是因为经验不够,有可能是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有可能是因为情绪上的不成熟。P84
我反对的从来不是健康和工作的对立,而是那些根本不经思考的固有观点和约定俗成。P88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套绝对的标准,而是要去建立一个坐标,然后把自己放进去变成那个频频闪动的点。P91
因为稳定的情绪能够保障就事论事的沟通,你可以如实地指出他的缺点,但情绪不稳定的人则接受不了。遇到挫折,情绪稳定的人会先做事,再处理情绪。而情绪不稳定的人则要先照顾情绪,再做事。崩溃的过程就是一个互相消耗的过程,就会大大影响沟通的效率和质量。P103
道歉的目的是达成某种共识,从而在情感上再次回到同一阵营。P110
道理,让我们看事;而故事,则让我们看到人。共情,可以调动沟通中的温度,让我们感受到情感,从而得到感动和抚慰。太多的时候,我们选择直白,渴望道理能够直击对方,却忘记了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最柔软的地方。一个人会因为觉得你说的很对,而选择同意你,但一个人只有在觉得我和你一样的时候,才会选择相信你。道理,是让人同意的;而故事,是让人相信的。P123
所以,下次再碰到认识的人对你口出恶言,或者背地里对你恶语相向,想想这三个问题:第一,他对我重要吗?第二,他说的问题,我是不是真的有;如果有,则要反思和改进。第三,他是不是没有控制住自己人性的黑暗面,如果不能忽略他,至少要让自己放松一些。P126
面对陌生人的言论和伤害,我们需要知道他们不重要,或者至少尝试让他们不重要;面对认识的人的言论和伤害,我们要认识人性,降低自己的期待,让自己放松;而面对亲密的人的言论和伤害我们还有时间。P128
牺牲感给了付出行动人以委屈,给了另一方以愧疚。但这两种情绪除了彼此折磨,没有任何意义。P131
只有当双方都发现共识的结果是一种共存和共赢,才会更加自信和踏实的继续共同前行,因为双方都知道选择合作是更好的出路。也只有当双方都清楚的认知到共识的结果是一种差距和裂痕的时候,才会心甘情愿地分开,因为离开才是更好的结果。P160
共识,往大了的说,是一种互相的淘汰,同时它又是一次互相的挑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非常坦然:离开的人注定会离开,而会回来的人也一定会再相逢。P165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把手机上所有的聊天记录重新翻看一遍,检查是否有遗漏的信息和工作,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用这种方式和自己进行一场沟通,复盘自己一天:今天说过的话是否合适或者准确,今天都做了哪些决定,为什么要这么做,自己对当时决策是否满意,是情绪猛然占了上风,还是经过理性客观的分析?如果换一个思路,会不会有全然不同的结果?今天发生所有事是否会后悔或遗憾?如果有机会可以重来,是否还会做出同样的抉择?P171
我想要开心的人生,但是成功使我开心。P176
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认识自己,优点、缺点都潜藏在我们的躯体和意识之下。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挖掘,才能在内心深处抵达更加真实的自己。陪79
任何一份工作需要的都是你的独特性,不可取代进才是真正竞争力,什么都会却什么都一般,是最容易被淘汰的。P179
没有人会拒绝生命中热乎乎的生机勃勃。P183
第一,被误会是一种常态;第二,不要妄图去改变大家的刻板印象,这不太可能。P185
我重视有用的意见和真诚的建议,但刻板印象就是刻板的,它并不是对你的印象,而是把一种印象强行加在你身上。P187
不在意不重要,但是用结果超越了不在意,这很重要。P188
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在应该付出的时候百分之百的投入,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极致的百分之百的收获。P191
向前,才是我唯一的答案。P192
不知道要什么,先从不要什么开始。P193
我只是明确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所以在那个节点上排除不相干的事,也排除了不愿耗费精力的选项。P194
不知为何,我们好像习惯了要确定“要”和“想”,才敢做出改变,“不要”和“不想”,早已经给了我们足够迈出下一步的理由和底气。
所以本质上我要放弃不是对英语的学习,而是不适合自己的方法。P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