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辩论赛问题】辩题:世界上是否有纯粹,纯洁的爱
也就是反方辩题:世界上没有纯粹的,纯洁的爱
实际上还是要先说定义,或者说重点就是定义。
作为反方,怎么打才有利呢,那就是这个所谓的纯粹的爱,纯洁的爱,越极端越好。
这个概念本身越极端,那就越不能被实现,人们就越能接受这只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而不具有可操作性。
接下来就有很多操作方向了,比如说我们专门找可能是纯洁的爱的目标,然后摧毁它。
till death do us apart,文学中描绘至死不渝的爱情经常这样说,直至死亡才能分开我们,甚至于我们知道,像梁祝这样的作品,死亡都不能分割他们。
但是爱是无法纯粹的,无法纯洁的,他一定是某种感情发展出来的。
就像一见钟情就是见色起意一样。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梁山伯的感情生于同窗之谊,祝英台的感情始于求学之路,他们或许拥有了至死不渝的爱情,但是没有人能够拥有那种纯粹的爱。
人们常说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但这句话本身就充斥着矛盾,父母的爱的条件是他们是你的父母不是吗,这本就是一种对血缘和身份的绑定所带来的爱。然而这是一件坏事吗,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自己,我们又能去以那样纯粹的方式去爱一个人吗,我们又指望谁能这样做呢
而世界上没有纯粹的爱不仅仅体现在对方辩友是绝对找不到任何一份可以体现那种纯粹的爱,而且也在于这个概念本身就存在问题,世界上没有无端的爱也没有无端的恨。就好像人为什么会笑,按照一般大家的理解有开心的事我们就笑,而按照科学的方式去解释,笑是一种情绪的释放。
也就是说,自然状态下的笑不是无端产生的,一定是有另外一个刺激加给你,你才会需要释放你的情绪,笑出声来。
这就是为什么,与笑对立的实际上不是哭而是平静;这就是为什么,爱与恨只有一线之隔;这就是为什么纯粹的爱只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概念;它是无法自然生成在正常人类的心智中的。
爱的复杂让它无法纯粹,爱的矛盾又让它无法纯洁。这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科学周刊,人们的经验与智慧凝结出的逻辑与智慧中,这些我们刚刚都已经和对方辩友解释过了。
它更体现在爱这个复杂与矛盾的内容本身,爱是放他自由还是嫉妒占有,爱是包容忍让还是不打不成交,爱是可以心连心,还是必须手牵手
我们不必出门,打开搜索引擎输入爱是什么,纷繁复杂的爱的形式就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而对方辩友还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纯粹的爱,你眼中纯粹的爱,在他的眼中又是什么,你一个人看到的爱不过是真实世界的一个剪影,那是你的世界中的爱,而不是真实世界中的爱,又怎么能说这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纯粹的爱呢?
我们大部分人想来都有这样的共识,当我们对一样事物,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初始的好感的时候,我们不会说爱,我们会说喜欢。
因为在我们眼中,爱的程度比喜欢要高,爱比喜欢更沉重,更浓厚,像筹制已久的酒酿。
而我们,尚且无法找到纯粹的喜欢。
当我第一眼看到一样事物时,是止不住的念头四起。
当我们准备考试时,老师会让我们在考场上先把卷子看一遍,正是因为,我们看过,即便我们意识不到我们也会即刻开始思考这些着眼过的内容的始末。
人的思绪本就不由自主,又何来的纯粹的情愫呢,简单的小心思尚且不能单纯的产生,又哪来的复杂的纯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