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游记(一)(20230221~0222)
标题之所以添加了“(一)”,是因为这次天公不作美,只得戛然而止。接下来我还会再去桐庐,肯定会有“(二)”。别的不说,严子陵钓台我是想要挑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去游玩一番的。

周二早上八点多到了桐庐站,然后乘坐K19路公交车到桐庐博物馆。

桐庐博物馆里面有三个常设馆。第一个展示的是桐庐的史前文明,我随便瞥了几眼。

第二个通过一些文物展示的是桐庐自先秦以来的文明历程,我较为认真地看了一遍。上图就是第二个常设展馆中的文物。
第三个展示的是桐庐出身的历代名人以及对桐庐历史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历代名人,我着重看的是这个展馆。
如果不是最近开始的旅游,我其实都不知道桐庐在哪里,更别说和桐庐有关的历史人物了。所以当我看到博物馆中介绍的一个又一个或家喻户晓、或偶有听闻、或因自己孤陋寡闻而闻所未闻的历史人物时,我是非常惊讶的。
“中药鼻祖”桐君、诗人兼民间开发台湾澎湖第一人的施肩吾、诗人徐凝、一门三进士的章八元等祖孙三代、晚唐诗人方干……他们被桐庐的山水养育大,是土生土长的桐庐人。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严子陵、“功成名遂身退”后携西施泛舟五湖的范蠡、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他们陶醉于桐庐山水,选择永远地隐居在桐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才高一斗”的山水诗鼻祖谢灵运、“诗仙”李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他们陶醉于桐庐山水,将桐庐的美景定格在诗文中。
黄公望、黄宾虹、张大千、李可染……他们陶醉于桐庐山水,将桐庐的美景定格在画纸上。
真可谓人杰地灵!
接下来骑桐庐公共自行车去了范仲淹纪念馆。

范仲淹纪念馆主要都是图文介绍。
“谪官却得神仙境”,范仲淹被贬睦州,因为太喜欢桐庐的山水,甚至害怕被调任到其他地方。虽然只在睦州一年,却与桐庐解下了不解之缘,留下大量盛赞桐庐的诗文,以致于梅尧臣称其为“范桐庐”。


桐庐县的范仲淹纪念馆中午设有休息时间会暂时闭馆一段时间,需要安排好时间。
接下来是去瑶琳仙境的路上。

云雾在高处环绕着山体,遮掩住了一部分的山顶,但是有的山很高,会冒出来一些顶部,看起来就像是天空中的一个小城堡一样。

群山环绕,从远处看,就像深色的围墙一样,让我想起只看了一集的《进击的巨人》中的设定。

经过一个马术中心耶。

经过分水江。桐庐这边的人平时说的“江南”和“江北”,我猜就是分水江的南边和北边吧。

下了车,找了一个叫“多多面馆”的店铺吃面,这碗18元。里面放的是当地新鲜挖出来的笋,很香很嫰,我把汤都快喝完了。可恶,现在才想起来我居然忘了拍菜单里这个面的名字了。
老板是一个老奶奶,人很好。我的鞋底开胶了将近10厘米,走起路来不方便,她借给我胶带让我把鞋底粘起来好走路,还让我回来经过时再来店里粘一下。虽然后来因为地湿,走了一段之后胶布就掉了。

桐庐博物馆虽然没有像富阳博物馆那样介绍当地的经济,但是想必这么好的地理环境,也是生产各种药材的,所以药企开在这里也不足为奇了。

接下来就是瑶池仙境里面的照片了,我随便挑了几张放在这里。
原谅我就不介绍了,因为看太多都做了噩梦了,接下来几年都不想再进入这种光怪陆离的洞穴了。照片也都不敢仔细看了,眯起眼睛往下滑,继续写游记。





终于到了外面的世界。

"悬羊击鼓"+“桐庐”,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往景区门口走,路过一片稀疏的小树林,树干又高又细,树枝光秃秃的。


经过一个空旷的停车场,近处是白墙、黑瓦、绿树,远处是云雾缥缈、青山隐隐。

墙后面真像一幅山水画。
走出景区,又走到了多多面馆,此时鞋底防滑层已经只剩下3、4厘米是粘合状态了。和老奶奶打了招呼,说胶布不管用,就算了。老奶奶还问我穿多大的鞋子,可能想要借我甚至送我一双吧,但是我的脚比她的大,她只得作罢(就是给我我当然也不好意思拿人家的鞋子)。我说回到县城就买新的鞋子,请老奶奶放心,多谢她的关心,就告别了。

走到等回县城的大巴的地方。

回头拍了一张照片,放大了可以模糊地看到面馆。
乘坐的那辆车本来应该到县里的客运中心的,结果居然走到一小半就把我放下来,让我自己走一段路等其他班车,说他要返回了。不是很懂,但也只能下去了。
在路边的公交亭继续等那一路大巴,等了半小时都没来。公交亭里走进来一个大叔,提着一个白色的油漆桶,桶内放着一些工具。后来我主动搭话,问大叔在等哪辆车,大叔可能猜到了我是游客,人生地不熟,反问我从哪里来要去哪里。我回答说刚从瑶琳仙境来,要到县里,在等某路大巴。大叔惊讶,问我为何不从景区门口等车。我回答道我就是在景区门口等的车,结果师傅开到这里就要求我下车。大叔听了觉得这个师傅有问题,还告诉我其实不仅是我等的那辆大巴之外,其他的大巴,只要在这里停,也都是去我要去的那一站的。后来还继续聊了一会儿,我得知大叔就是在附近的杭州马术中心工作,本来去年就应该正式营业了,因为疫情,推迟到今年秋天国庆前后。大叔还问我为何一个人出来玩,为何不找个对象,一路上也能聊天作伴。我回答说有条件再找,一个人也好,很自由自由,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没人说话就找当地人聊天也挺好。

桐庐县内的客运中心,城区公交没有固定的停车点位,全靠自己找。

买了一个米菓和一个粽子作为晚饭,总共9元。
老板问我要不要辣的,我说微辣,吃下去发现这里的微辣是我心目中的中辣。
回到了酒店,居然打开电视看起了日剧《真不错!光源君》(我真的好几年都没看过新的日剧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之后继续看,看完了才出门退了房继续玩。

走路几分钟就到了素有“浙西普陀”之称的桐庐圆通禅寺。

寺庙内诵经的声音响彻耳边,还以为是众多僧侣在一齐诵经,进去一看,只有两个僧侣,其中一个拿着话筒……



这里卖“随喜咖啡”,本来想来一杯的,结果店主不在,看来没有缘分啊。

出了寺庙,在旁边又买了一个青菓、一个米菓、还有一个饼状的小吃,也是9元。

一路历经坎坷,最后终于到了大奇山景区。

天公不作美,雨脚如麻,电闪雷鸣。我撑着雨伞,看着道路两旁的雨雪天气警示牌,内心极度忐忑。穿过了一片茂密的竹林,看到一个茶楼,我心想着点一杯茶慢慢喝,等雨小了再登山。

走近一看,门是关的,门内传来一群人玩笑之声。我敲了两下门,不就老板开了门,问我就一个人吗?我反问一个人不行吗?老板说:“一个人也可以,请进”。当我看到菜单上写着50元一杯时,内心开始打起了退堂鼓,好想说打扰了,然后拔腿就跑。但是打雷下雨的天气在山上撑着金属伞骨的伞,实在不会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情。一咬牙一跺脚,我强作镇静地点了一杯绿茶。哎呀呀,好贵啊,心在滴血,西湖龙井好像30元一杯,我都舍不得喝。
边看《史记》边等待,老板和她的朋友们一行人围坐一桌在打牌,玩得非常开心。得亏他们打牌时说的话我一个字都听不懂,不然这书我是看不进去的。等了一个多小时,老板突然接到通知,她用普通话念了一遍,说什么要求工作人员不再放游客进入景区,对于已经进去的游客,要对其进行劝返。我听到之后,感觉不妙,赶忙问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说因为雨太大,有些地方被水淹了,所以这样要求。老板劝我赶快出发,还能多少看一点景色。我听了老板的建议,上了个洗手间之后就立马整理书包出发了。
没走几步就看到一群原路返回的游客,其中有人就劝我别走了,不让过去了。我差点当即掉头了,想想我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这里,又额外贡献了50元的GDP,要是什么都没看到就走,那太亏了。然后我就说我往前走一走,稍微看一看,不留遗憾。就这样,一路都是一边被游客劝返,一边往前走,能看一点是一点。直到最后一个工作人员无论如何都不通融,我才放弃,据那个工作人员说我已经走了上山路的80%了。虽然听着百分比还挺多的,但是最精彩的都在后面。那25米高的大奇飞瀑,那一汪天池,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看到。

本来这里的瀑布就有名,再加上今天又下了几个小时的大雨,水势越发地大了。白色的瀑布从高处飞喷而下,倾泻在碧绿的水中,激起雪白的水花。想起宝玉的爹说的“泻玉”,形容这里实在是非常合适。

走在瀑布前面,就听不见其他声音了,满耳朵都是哗哗的瀑布声。

走在这个桥上,不知道是桥在晃,还是我的腿在晃。

瀑布飞流直下。


带着遗憾,离开大奇山景区。

到了桐庐站。

一边看着远处的山和云,一边等待列车进站。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