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00多亿市值还不起12万工程款?奈雪的茶会是新式茶饮的首个泡沫吗?

2021-08-03 09:24 作者:中食财经  | 我要投稿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则判决书显示,奈雪的茶子公司拖欠12万工程款被起诉。


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的奈雪的茶,在数亿资本融资、成功上市等加持下,为何却被十二万的欠款抹上“污点”。再看奈雪的茶近日动向,上市首日股票破发,一个月股价跌去近一半,曾受资本青睐、大众看好的奈雪的茶,似乎正在走下坡路。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首家上市的新式茶饮,其发展的囧途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整个新式茶饮存在一定的泡沫。被资本热捧的新式茶饮企业,若无序生长的话,很可能淹没在黎明前的黑暗里。


01

奈雪需归还12万工程款


关于起诉事件原委,天眼查显示,近日,陕西飞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与西安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公开,案号(2021)陕0103民初4407号,审理法院为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


据一审民事判决书显示,原告飞宁建筑诉称,原、被告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和《工程补充协议》约定按照承包范围和合同价款包工期、包质量、包安全。当原告已履行合同及增项全部义务时,奈雪尚有余款121436元未支付。经多次催要,奈雪拒不按约定支付剩余货款,构成违约,依法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

 

对此,奈雪辩称,飞宁建筑交付的工程存在严重质量缺陷问题,应承担无偿保修责任,由此支付的维修费用也应当由飞宁建筑承担。奈雪的茶已在质量保修期内向飞宁建筑支付了维修费用180500元足以抵消《工程施工合同》项下的尾款91077元。


最终裁判结果:被告西安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支付原告陕西飞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款121436元等。


02

工程款纠纷背后的业绩忧虑


12万的工程款为何会引来“新贵”奈雪的茶的“扯皮”呢?在大多数人看来,奈雪的茶是资本的宠儿,不应该缺钱。事实上,戴着“新式茶饮第一股”光环的奈雪的茶,并没有表面般光鲜亮丽。


据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2018年亏损6793万,2019年亏损3968万,2020年奈雪亏损了2.03亿,亏损金额迅速扩大。或是由于其盈利能力有限,资本助推上市的奈雪,虽然以18.98元/股的高价登陆资本市场,但截止今日,其股价已经回落,收盘价为10.98元/股,跌幅高达42%,市值为188.32亿元。


在奈雪未上市时,便有香港基金经理曾直言:“奈雪的茶估值偏贵,市值降到200多亿港元才比较合理。”综合来看,奈雪股价的波动下滑或是回归企业正常价值。业绩的萎靡或是奈雪股价跌落“新贵”地位的原因之一,但究其根本,与其经营模式不无联系。


奈雪的茶2018年-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10.87亿元、25.01亿元、30.5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67.7%。另外,创始人彭心曾表示,在2020、2021年里,奈雪计划分别开张300家、350家新店。以此来看,奈雪的茶业绩确实是一片欣欣向荣。


而截至去年底的奈雪总店数量也不过491家。并且随着门店数量持续增长,对客流量分流后,公司的单店销售额也逐年降低。2018年,奈雪的茶整体日单店销售额和订单量分别为3.07万元和716单,截至去年三季度,两项指标分别下降至2.01万元和465单,累计降幅分别为34.52%和35.06%。


另外,在现金流方面,数据显示,近三年奈雪的茶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5.65亿元、-9.31亿元、-10.86亿元。一方面,奈雪的茶加速线下店的扩张,另一方面,受门店的资产投入及分流的影响,奈雪资金逐渐紧张。


03

新式茶饮赛道“降温”?


自奈雪的茶上市破发后,新式茶饮赛道上市的热潮似乎消退了不少,企业开始变得小心翼翼 。这亦引发了一个思考,新式茶饮该靠什么稳扎资本市场?


目前,下沉赛道有蜜雪冰城,高端茶饮有喜茶,中部又有一点点、COCO等品牌。另外,跨界奶茶店已不鲜见。整个新式茶饮赛道进入了竞争加速期。其中,不乏出现内卷、同质化等不利于行业发展的现象。


如此,企业的差异化发展迫在眉睫。从消费场景来看,新式茶饮的消费场景在不断拓宽,新茶饮正逐渐变成日常生活中的高频消费品类;从消费习惯来看,健康化、环保化越来越成为目前消费的主流;从消费群体来看,越来越多品牌开始尝试各消费层的覆盖,推出系列子品牌;从消费渠道来看,品牌开始注重便捷化、多元化消费,尝试数字化与线下门店相结合……新式茶饮企业正在多维探索,尝试突破同质化困境,寻求企业增长空间。


换言之,在新消费时代,创新已成为新式茶饮企业竞争以及行业向前推进的突破口。以奈雪的茶为代表的新式茶饮企业,又该拿什么来预防泡沫破灭呢?


300多亿市值还不起12万工程款?奈雪的茶会是新式茶饮的首个泡沫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