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风岭前发生了什么?
86版《西游记》把浮屠山乌巢禅师的情节删去了。
据《五灯会元》卷二记载,杭州有鸟窠禅师,又称鹊巢和尚,住在松树之上。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曾去拜访,说:“禅师住处甚危险。”禅师说:“太守更危险。”白居易不解,禅师说:“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记载:玄奘法师在蜀地时,曾有一僧人,身患疥疮,臭秽不堪。法师给他衣服饮食,僧人便授给法师《般若心经》,能避恶鬼。又有《太平广记》卷九十二记载,玄奘法师经过西域罽宾国,曾遇一生疮老僧,授给《多心经》一卷。《西游记》的乌巢禅师,应从这些故事演化而来。《多心经》即《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省称,但是正确的省称是《心经》或者《般若心经》。因为“波罗蜜多”是梵语音译,拆解成“波罗蜜”和“多心经”是不规范的,《多心经》是连读“多”、“心”二字而致误。唐郑预,清石成金等学者都曾注《多心经》。《太平广记》卷九十二记玄奘西天求法,有一生疮老僧“口授《多心经》一卷”。可知此说法已相沿成习。《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属于《大品般若经》的一节,概括了般若经类的提要,讲授了佛教最基本的修行原理。《西游记》中记载的就是玄奘法师的译文。
同时,唐僧师徒三人在六十一岁王老者家借宿的情节也被删了。这段情节的确没太多存在的必要。而且,这里到了一个错误:
三藏道:“恭喜,恭喜。”又问:“年寿几何?”道:“痴长六十一岁。”行者道:“好!好!好!花甲重逢矣。”
“花甲”是六十岁,“花甲重逢”是一百二十岁,而老者才六十一岁,根本谈不上“花甲重逢”。
唐僧师徒在黄风岭上遇到狂风的情节,86版《西游记》也删了,直接就是老虎出场。张纪中版西游记保留了遇到狂风和孙悟空抓风的情节,但完全没拍出狂风的效果,反而部分原著台词保留得很好,新增的原创台词实在差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