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迪·阿里·雷斯,一场东方奥德赛的传奇冒险——奥斯曼简史79
古今中外都不乏险象环生、跋山涉水的奇妙历险故事:它们或是文学作品、传说故事;或是取材于真人真事。甭管是中国的张骞、郑和、玄奘;还是世界范围的马可·波罗、麦哲伦、奥德赛。都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奇妙惊险的故事,让我们沉醉其中。

而在大约五百年前的奥斯曼帝国,同样有一位探险家的故事惊险刺激,充满着奇幻色彩和戏剧性,而他,就是16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的海军上将——西迪·阿里·雷斯(Seydi Ali Reis)!

有人说他的经历是险象环生、不可思议;也有人认为他的故事夸张虚构。但无论怎样,关于西迪·阿里·雷斯的这段冒险经历,总让我们不由得想起古希腊荷马时代的《奥德赛》,所以更多的人将这位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冒险经历比作是“东方的奥德赛”!

奥德赛的故事
而本期,咱们就来看一看西迪·阿里·雷斯的传奇冒险,聊一聊这位东方奥德赛的奇妙经历,谈一谈这场为人遗忘的失落故事......
西迪·阿里·雷斯
西迪·阿里·雷斯是奥斯曼帝国海军上将,也是当时小有名气的作家跟诗人,他的著作涉及数学、航海、天文学、神学和诗歌,尤其在他经历了1554-1556年的冒险之后,将其记录整理成书,对后世影响颇大。

西迪·阿里·雷斯
经历了九死一生回国之后的西迪·阿里·雷斯,根据他在亚洲的冒险经历,写成了《万邦之境》(Mirat ul Memalik)一书,也可以翻译成“《陆地之镜》、《大地之镜》”,书中详细描写了他作为奥斯曼舰队上将兼外交使节在印度、波斯等地的经历与见闻。

书中涉及地区、政权、事件颇多,且都是以亲历者的形式记录下来,所以对后世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并且很多事件和细节都能跟同时代其他人的记录对应,证明其书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当然更多人则关注西迪·阿里·雷斯的传奇冒险故事,所以后世的人们,特别将他的主线故事摘出,辅之以补充资料,最终完成《The Travels and Adventures of the Turkish Admiral Sidi Ali Reis》一书,中文直译过来就是《土耳其海军上将西迪·阿里·雷斯的旅行和冒险 》。

而本文的主要部分就来自上述资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选择阅读原书,本文只作简要概述。
当然在他进行这场冒险之前,他首先是一名奥斯曼海军军官,几乎参与了自1522年攻陷罗德岛战役以来,几乎所有奥斯曼帝国的大型海战,因此他在公元1554年被帝国苏丹苏莱曼大帝任命为帝国海军上将,负责指挥奥斯曼第四次印度洋远征行动。

奥斯曼印度洋舰队
关于第四次印度洋远征行动,咱们上期刚刚讲过,这里不再赘述。而正是由此开始,西迪·阿里·雷斯真正开启了他的冒险之旅......
海上奇遇
公元1554年,奥斯曼帝国海军上将西迪·阿里·雷斯,奉苏丹苏莱曼大帝之命,率印度洋远征舰队主力,突破葡萄牙人的霍尔木兹海峡防线,出波斯湾绕阿拉伯半岛,回到红海的苏伊士海军基地。

苏莱曼大帝
所谓的奥斯曼印度洋远征舰队主力,最终只剩15艘舰船。不过好在大军在霍尔木兹海峡并没有遇到葡萄牙敌军,成功驶离波斯湾进入阿曼湾,结果却在此处遇到葡萄牙人舰队主力,双方进行了两场激战。
关于阿曼湾海战的故事,咱们上期详细讲过,这里不再赘述。而在两次激战过后,西迪·阿里·雷斯损失了1/3的船只,并且被海上大风卷到了东方印度大陆西岸,这跟他们原本要向东的航线截然相反。

阿曼湾海战示意图
此时的西迪·阿里·雷斯自知无法绕阿拉伯半岛回埃及了,于是只能沿着伊朗海岸继续向东航行,船队准备先寻找一个能够停泊休整的港口再说。但他们绝望地发现,所到之处皆为荒芜,而更要命的是,他们船上的物资补给即将耗尽!

阿曼湾和伊朗海岸位置
就在危机时刻,他们在恰赫巴哈尔港(今伊朗南部海岸)附近遇到了一艘大型双桅船,船长十分友好热心,主动向奥斯曼人提供了淡水和食物,并领着他们前往附近的瓜达尔港(就是今天巴基斯坦租借给中国的那个瓜达尔港)休整。

恰赫巴哈尔港和瓜达尔港位置示意图
抵达瓜达尔港后,当地俾路支人热烈欢迎奥斯曼舰队的到来,当地领主热情接待了西迪和他的舰队,并表示无条件效忠于奥斯曼帝国苏丹。最后甚至愿意派出60艘船的船队给奥斯曼舰队提供补给,以帮助他们回到埃及。

今天的俾路支人
西迪·阿里·雷斯顿时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于是重新整装待发的奥斯曼舰队再度踏上了回国的旅途,但在半路之上,西迪·阿里·雷斯又遇到了海上强风,只不过这次大风没有帮助他逃出生天,而是无情的摧毁了他的舰队。

超级飓风
这场超级飓风毫不费力就击垮了西迪·阿里·雷斯的船队。对此阿里说:跟这次风暴比起来,“地中海的风暴简直就像一粒沙子那样微不足道;在(印度洋)风暴中根本无从分辨日夜,海浪涌起犹如大山!”

这场暴风雨持续了十天,奥斯曼舰队早就不辨方向,任由大海的怒涛将他们冲入地狱的深渊。今天的我们可以想象西迪一行人的绝望心情,尤其是这种刚刚有了返家希望便又立即破碎的绝望。

对此西迪·阿里·雷斯使出各种手段欺骗、安慰船员,犹如曾经哥伦布首次远航发现新大陆过程中欺骗、安抚船员的手段有异曲同工之妙。就这样,一行人才勉勉强强熬过了可怕的风暴。

但就在脱离险情之前,一行人又遇到了更为可怕的海上旋涡,根据西迪·阿里·雷斯记载:漩涡“硕大无比,瞬间将海水都变成了白色”,绝望之下的一行人甚至释放了船上所有奴隶和俘虏,向真主不断祈祷。

但最终一行人还是脱离了险情,在风暴过后,他们早已不知被刮到何方,根据模模糊糊的陆地影子,船队决定向东航行,先找个地方上岸再说。最终他们来到了位于印度西北角的索姆纳特。

今天的索姆纳特神庙
靠岸确认了方位后,一行人才又缓缓恢复了信心,于是他们继续沿着印度海岸向东南方向航行,数日后,他们来到了古吉拉特的海岸,也就是奥斯曼帝国第一次印度洋远征第二次第乌战役的战场附近。

印度古吉拉特海岸位置
但西迪·阿里·雷斯一行人没有心情在此凭吊,尽管此处埋葬了数千奥斯曼战士,但他们并不想与这些死人同路,他们还想或者回国,因此也就没有靠近被葡萄牙人继续控制的第乌岛。

第乌岛
此时的舰队早已无力对付葡萄牙人,所以向东直奔古吉拉特海岸,至少当地人也算是奥斯曼帝国曾经的盟友。但就在他们靠岸过程中又遇到险情,这次岸边的旋涡彻底吞噬了残破的舰船,其他船只消失在了视野之中,最终只有西迪·阿里·雷斯的旗舰挣脱出来。

但残存船只也经此一劫彻底失去了航行能力,根据西迪·阿里·雷斯记载:破败不堪的船只和持续恶化的天气,使他不得不又在海上坚持了足足五天后,才狼狈地爬上了陆地。
但好歹他们最终上了岸,而登陆之后,一行人首先去面见了当时达曼(Daman)地区的领主马利克·埃斯(Malik Esed),并向他投降。以交出所有武器来换取他们在当地自由行动的人身自由。

从上到下依次是:第乌、达曼、果阿
马利克答应了他的请求,随后西迪·阿里·雷斯向北边的大市镇苏拉特(Surat)赶去,在此见到了古吉拉特的苏丹——年仅12岁的艾哈迈德三世。恰逢此时苏丹忙于四处的兵变,西迪一行人的出现让他看到了“救星”。

古吉拉特苏拉特位置
内陆冒险
别看这支所谓的奥斯曼印度洋远征舰队已经残破不堪,他们的船只也已经多数沉海,但船上的船员还在,数百名奥斯曼战士配上当时最先进的火枪火炮,那也是一股相当强悍的战斗力,毕竟几十年前的西班牙仅凭几百人就征服了美洲!

使用火器的奥斯曼战士
所以古吉拉特当地苏丹想将西迪招入自己账下,借这些奥斯曼战士的力量平叛。西迪此时满心都是重回埃及,所以答应了下来,准备以此换取他们回国所需的资源补给。于是乎西迪·阿里·雷斯这位奥斯曼海军上将,一下子成为了雇佣兵头子,四处帮当地苏丹征战。
等到1554年秋,当地苏丹终于镇压了各处叛乱,稳坐苏丹宝座,还从西迪手里接管了奥斯曼人的先进武器,甚至包括了船上的火炮。凭此,古吉拉特还收拾了在背后支持叛变的葡萄牙人。

古吉拉特苏丹国
当然西迪·阿里·雷斯一行人的行踪也就因此暴露出来了,葡萄牙人对此十分不满。1554年10月10日,葡萄牙印度总督区的12艘战舰从果阿北上,逼迫古吉拉特人交出奥斯曼船队的残余兵力。

印度总督区(红)与冒险家印度(蓝)
此举遭到了当地苏丹的拒绝,因为这些奥斯曼战士真的太好用了!古吉拉特人竭力要保住奥斯曼船员,对此跟葡萄牙人进行了讨价还价。就在此时,西迪船队中的一个基督徒叛变了......
他投奔了葡萄牙人,给他们出谋划策要除掉西迪,让奥斯曼人群龙无首。而有所警觉的西迪虽然未遭毒手,但感到此地不宜久留,遂跟各路古吉拉特领主协商,放他们从陆路北上返回奥斯曼帝国。

印度人笔下的葡萄牙殖民者
而在葡萄牙人方面,最终古吉拉特人交出了奥斯曼仅存的7艘战舰,但保全了船上成员。所以一部分奥斯曼人直接宣誓效忠当地苏丹,留在了古吉拉特苏丹国。另一部分船员则跟着西迪·阿里·雷斯深入内陆。
公元1554年的11月,在获得准许后,西迪带领所剩不多的手下,从苏拉特出发,深入内陆寻找陆地回国之路。他们先是来到了古吉拉特的首都,从苏丹艾哈迈德三世那里得到了马匹和骆驼,以及一笔金钱和物资补给。

古吉拉特苏丹形象
虽然苏丹艾哈迈德三世以高官厚禄挽留西迪,但他还是毅然出发了,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一行人北上前往拉合尔(莫卧儿帝国旧都),后又辗转来到印度北部的莫卧儿帝国。他们于1556年初到达了莫卧儿帝国当时的首都——德里!

早期的莫卧儿帝国
在这里,西迪·阿里·雷斯一行人见到了莫卧儿帝国老皇帝胡马雍和即将登基的新皇帝阿克巴一世,即日后的阿克巴大帝!并以奥斯曼帝国的威势,在莫卧儿帝国受到了高规格的款待。

胡马雍

阿克巴大帝
在莫卧儿帝国短暂的“快乐生活”咱们且按下不表,可以想象西迪·阿里·雷斯一定是“冒充”了奥斯曼帝国的使者身份,而非败军之将、受难流浪者的身份。因此在莫卧儿帝国时期,西迪代表身后的奥斯曼帝国,跟莫卧儿朝堂的上下官员乃至皇帝本人进行了多次交谈,当然也达成了不置可否的政治协议,甚至还卷入当地政治斗争与阴谋。
但一行人只在这里呆了两个月不到,便于1556年2月正式离开印度,向喀布尔(今天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首都)行进。经历了共一年多的旅行冒险,一行人终于离开了南亚次大陆,进入了今天被称之为是“中东地区”的地方。

喀布尔位置
等到喀布尔时,西迪·阿里·雷斯一行人大约只剩下了50人。此后他们又从喀布尔出发,辗转经过中亚数十个国家,其路线穿过了从撒马尔罕到布哈拉,从呼罗珊到花剌子模,从伊拉克到安纳托利亚的广大地区!

撒马尔罕地区

从撒马尔罕到布哈拉

呼罗珊地区

花剌子模地区
并且西迪·阿里·雷斯还凭借高超的“忽悠人”技能,不仅没有在路上流落成乞丐,反而成为了路途之上十余个伊斯兰国家的座上宾,最为神奇的是,等他回到了奥斯曼帝都伊斯坦布尔后,身上还多了18封来自不同伊斯兰国家苏丹,宣誓向苏莱曼大帝臣服效忠的信件!
且不论信件是否为西迪·阿里·雷斯躲避战败之责而伪造的,光是他在旅途受到各国的高规格接待,就犹如张骞出使西域、班超横扫西域。而每到一地,当地苏丹也都是热烈欢迎,走时也送钱送物派人保护,颇有几分宋江发配江州路上被各山头土匪好生待承之感。

1556年的中亚地区
总而言之,西迪·阿里·雷斯一行人在登陆之后,一路走过印度、乌兹别克斯坦、河中地区和波斯,最终在船队出发的三年后,即公元1556年,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
东方奥德赛
最后西迪·阿里·雷斯一行人回到了奥斯曼帝国境内,西迪·阿里·雷斯本人则赶到埃迪尔内去面见苏丹苏莱曼大帝,或许是为了躲避第四次印度洋远征战败的罪责,西迪·阿里·雷斯非常恭敬的先将路上伊斯兰国家的18封宣誓效忠信件呈上,果然好大喜功的苏莱曼见之大喜,没有追究西迪战败之责,还“亲切”问候了一行人的遭遇。

苏丹苏莱曼大帝
至此,整个1554年奥斯曼帝国第四次印度洋远征行动彻底画上了句号,而奥斯曼帝国也从此失去了征服印度洋的野心。不过这些与西迪·阿里·雷斯都没什么关系了,因为印度洋海军在他流落东方之时,已被其他人接任。
所以西迪·阿里·雷斯在旅途之上像那些国家君主吹嘘他是“奥斯曼海军上将”的言论,实际上是得不到奥斯曼官方证实的。但苏莱曼对他的冒险之旅和带回来的结果很是满意,于是在几年后,二次被任命为正式的海军上将。

虽然今天仍有人质疑西迪·阿里·雷斯带回来的效忠信有他自己伪造的嫌疑,目的就是逃脱罪责。但不可否认的是,西迪一行人的漫漫回家之旅真如一段长篇冒险故事,跟古希腊盲人诗人创作的《奥德赛》有异曲同工之妙。
唯一不同的是,《奥德赛》的故事大多为传说和虚妄的,而西迪·阿里·雷斯的经历确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所以也有人将西迪·阿里·雷斯称为是“东方奥德赛”!

“东方奥德赛”西迪·阿里·雷斯
而西迪·阿里·雷斯在回国后,出于他作家和诗人的本能,将他一路之上远航出发,海上激战,大洋遇险,深入内陆,穿行印度、乌兹别克斯坦、河中地区和波斯的经历和旅途见闻记录了下来,一半写成诗文,一半写成散文。
最终成书《万邦之境》/《陆地之镜》(Mirat ul Memalik),开拓了当时奥斯曼人对东方的视野。为此苏丹苏莱曼又奖励了他,不仅提高了他的薪俸,还为他和他的旅伴偿付了一大笔欠款。

西迪·阿里·雷斯和他船队的纪念币
后来,西迪·阿里·雷斯又根据个人经历和阿拉伯文以及波斯文的资料,写成了一部有关印度海域的十分有用的著作,成为了今天研究古代的重要历史资料。

但遗憾的是,西迪·阿里·雷斯这位东方奥德赛的传奇经历,却逐渐在后世为人所遗忘,甚至今天在写他的冒险故事之时,还有人质疑其真实性。无论如何,对西迪·阿里·雷斯来说,他的人生已经圆满,即便名字为人所忘却,但他的著作却还能传之于后世......
参考资料:《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海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