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P方法与实践:四种常见的创新战略(皮萨诺战略)
每个公司都想成长,最成熟的方式是通过创新。传统的观点是,只有破坏性的、敏捷的初创企业才能创新,一旦一个企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企业的动脉硬化症就开始了。那么,深陷创新窘境的大企业之殇,灵丹妙药在哪里?
哈佛商学院教授加里·皮萨诺,世界领先的创新、战略、制造和竞争力研究者之一,通过自己30余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咨询经验,在《变革性创新》一书中介绍了从IBM到苹果公司的许多成功创新案例,并揭示了它们的成功之道:有的靠打造创新能力,有的靠识别尚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有的靠在熟悉环境或未知环境里打拼。这些案例涵盖了各种创新类型,包括常规型创新、颠覆型创新、激进型创新、结构型创新等。皮萨诺战略案例如图2-7所示。

图2-7 创新画布
1. 颠覆型创新
颠覆型创新不仅仅依靠技术的突破式创新,还包括商业模式创新,比如我们熟知的互联网模式。互联网对原有的商业价值链进行重构,形成新的商业价值生态,创造更大的价值。例如: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对整个贸易供应链的影响,不仅抢占了商超零售的大量市场份额,还改变了原有层层代理供应的利益结构,为上游工厂和终端消费者创造了价值。
2. 常规型创新
常规型创新多以现有技术为基础,对其改进提升性能,或改变外观增加应用场景,常见于产品的版本迭代升级。例如:苹果5手机是在苹果4S的基础上进行的迭代升级,主要增加了尺寸,改变了外观,其他功能或性能指标无较大改变提升,属于常规型创新。
3. 激进型创新
激进型创新也常称之为突破式创新,常见于技术创新,依靠技术突破颠覆变革原有市场,主要表现在效能和成本优势上。例如,在存储领域体现在存储方式、容量、尺寸上,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给产业和行业带来了巨大改变:固态硬盘VS机械硬盘,大容量VS小容量,移动存储设备VS固定存储设备。
4. 结构型创新
结构型创新通常伴随着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步进行,由技术突破式创新而引发商业模式变革。例如:通信技术3G对2G,网络语音和社交通信代替了电话和短信,以至于最后三大运营商发现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原来是腾讯。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革新了通信方式,还改变了三大运营商的盈利模式,由按分钟计费的模式,变成了流量包月;由通信服务商变成通信基础设施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