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4 法硕专业课第一轮学习6000字规划(文字版)

2023-03-20 22:59 作者:传说浮云  | 我要投稿

本文内容概览


一、本轮的主要目标和时间

1.一轮学习的目标任务

专业课的第一轮学习,属于理解阶段。其主要目标在于对于各科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够把老师的课程上完,完成做题、订正看书、复习步骤就可以了。

在这个阶段,我认为是不需要进行背诵的。在整个法硕学习过程中,背诵最为重要,但背诵不应当过早开始。背诵这种工作一旦开始,就不能再停下,否则很大程度上就会前功尽弃。同时人的遗忘很可怕的,背的越早意味着维持这些记忆所花费时间和精力也就越多。因此,在一轮学习阶段,不建议进行主观题的背诵。个人觉得,到六七月份自己已经学习完一轮或者两轮,自己也对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理解和熟悉后,再开始进行背诵比较好。

2.一轮学习的时间

时间上,个人观点是3月到6月是比较合适的,6月到 7月可以进行二轮的查缺补漏。七月正式开始背诵。

二、一轮学习的主要步骤

01上课

(1)老师方面,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我尤其推荐宪法学的王卓如老师。宪法学的入门是非常难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第一遍学习时比较困难的。王卓如老师的宪法课程能把很复杂的宪法学讲的非常清晰易懂,而且很有逻辑,我觉得是宪法学入门非常好的选择。不过王卓如老师的课没有立法法的专门章节,这一部分可以看看其他老师的。

(2)科目案排,

我建议按 “刑法+民法+法综的一门课” 这样组合,三门课一起进行。这样的做的目的是:可以延长每一门课的学习周期,不至于让自己遗忘的过快。同时每天可以不同科目的变换学习,也不至于太过枯燥。

✎举个例子,如果一门一门学,相当于每一门都学了一个月。如果三门一起学,相当于每门课都学了三个月。

我个人不推荐那种一段时间集中学一门课,然后学完一门在来下一门。更不推荐那种几天集中突击把课上完,之后集中做题,那样不利于知识的消化。(不过科目安排这个方面,还是要看个人具体习惯,自己可以各种方式都试一下,找到适合自己的)

★个人觉得法制史可以放在最后一门进行学习。因为法制史主要是依靠背诵,理解偏少。如果第一轮学习准备的比较迟或者有事情耽误了,我觉得法制史的理解课程之类,实在来不及的话,可以直接自己上手背。

(3)用课程节数来量化和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

我们在法硕备考过程中,不管是理解阶段还是背诵阶段,一定要有量化意识。自己每天以及每周需要完成的任务是自己通过计算出来的,这样才能对于自己的学习进度心理有数。而课程节数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量化标准,可以通过课程节数进行任务安排。

✎举个例子,比如三到六月份要把刑法学科目学完,那么具体如何安排?首先,去B站看看车润海老师的刑法学,一共有85节。3月到6月,按12周来算,那么相当于每周要学习7节刑法学课程,并且完成对应的这7节刑法学课程的做题,订正,看书任务。如果自己本周没有学完这七节课的主要内容,那就说明自己的进度慢了,需要在下周调整过来。

我推荐以“课程节数”为主要标准的原因在于:

(1)这样能够平均分配每周的任务。

每一节课基本上所讲的内容的量是差不多的,每周学习固定节数内容,可以保证每周内容基本平均的。起码不会导致学习的量忽高忽低的,打乱学习节奏。

(2)以课程节数为标准,更为直观化。

自己一周学多了,学少了,自己很清晰的就能够知道,有助于自己下一周对此进行调整。而如果按照章节之类的,因为每章内容量差异很大,自己没有一个很难有一个清晰的数据化判断,不利于认知自己的学习进度。

虽说以课程节数为主要量化标准,但是依然要兼顾章节内容。

因为毕竟一轮学习不止是上课,还要进行做题看书等任务,题目都是按照章节来排列的。因此,能照顾章节的完整性也很重要。

✎还是以上面那个刑法学为例。譬如,按照计算,一周要学习七节刑法课程,但是你发现这一周,要学八节课才能把某一章节完整的学完,那么这一周你就可以学八节课,把这一章完整的学习。在下一周,就可以对应的少学一节课了。

02做题

在做题方面,我不推荐特定教辅,我个人更倾向于电子化做题。在我自己备考的过程中,前期用的是纸质,还制作了纸质版的笔记本。但是感觉后面就比较乱了,耗费了很多的精力,却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而且非常不方便复习。

我觉得做笔记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其是否方便复习。竹马或者觉晓这种做题软件更符合有利于复习的标准。


竹马电脑端做题页面


竹马解析页面

上面这几张图片是“竹马”在电脑端页面,有答案解析,视频解析,可以自己记笔记,也能看错题之类的, 并且可以导出题目的文件。而且多设备同步,也方便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复习。

★很多人可能会说竹马或者觉晓上只有历年真题,觉得题目量太少了,但是我觉得题目在精不在多。能把历年真题写好,它所涉及的知识点都能够掌握,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而且也足够了。

03订正与看书

这一步是第一轮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

我的高中化学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己学习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我认为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订正和看书就是这样一个自己学习的过程。之前的上课阶段是老师将知识灌输给你,不代表自己就掌握了这些知识。而做题本身也是为了订正,做完题而不订正,不从题目中学习和复习知识,那做这道题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我说题目在精不在多,不是说写的题目越多越好,而是在每道题目都能认真订正。同样,背诵阶段也是如此,自己的背的才算自己的。后期很多同学都会陷入疯狂看各种背诵课的误区,这样反而用处不大,背诵归根到底是自己踏踏实实一题一题背才是真正有效的。

我认为这一阶段,做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下面展示具体步骤:

①如果这题做错了,首先要区分自己的理解型错误(对于知识点本身的不理解而做错),还是对于知识型错误(因为这一部分知识自己的不知道而做错)。

②对于理解型错误或者虽然做对了但是做的过程中存在不理解的题目,这种题目要重视,一般都是案例型选择题,对照答案解析等,看看自己到底是哪个知识点不理解,思考自己为什么做错,正确的理解又应该是怎样的(可以将这一思考过程记录下来),如果还是不懂,可以把这一知识点的课程重新看一遍。

③对于知识型错误,这种常见于法综题目,也就是因为这个知识点自己不知道而写错,就可以到考试分析或者教辅回看这一部分知识,可以进行标记一下。

④这一步不管是理解型错误的题目,知识型错误的题目,还是自己没有做错的题目都要进行。在订正完错题之后,可以把每道选择题当作主观题来对待,也就是说每道选择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要回到教辅或者考试分析里面重新看看。不仅是选择题的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还有选择题的每个选项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要回到书中重新看看,加深自己的理解。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上课以及做题后重新看书和消化的过程。

⑤最后一步,是对于每个客观题的选项进行辨析,能够被出成选择题不同选项的知识点,说明它们之间肯定是容易被混淆的。因此,在自己看过书,对知识有一定的消化和理解之后,要对于选择题的不同选项进行辨析,明确各个易混淆的概念的区别。

★注意:

(1)订正过程,就是看书的过程。

在上面这些步骤中,我是把订正和看书的过程是放在了一起的,而没有把看书任务单列一个步骤。我自己在备考的过程中,发现单纯的看书,会感觉没有重点,容易走神。

所以我提倡边订正题目,边回到书本看知识点。一来,基于具体题目带着一些问题去看书,有的放矢,不至于漫无目的,有利于加深自己看书的思考和专注度。二来,带着题目去看书,因为很多重点知识会在这一章节的题目反复出现,在看书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的知道这一章节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难点又在哪。对于本章节知识的重难点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对于选项进行辨析很重要。

选择题不仅在于题目以及正确的选项,其他选项也同样非常重要。因为选项本身可能也会包含知识点。而且这些知识点往往又是相互关联的,易混淆的,对它们进行辨析是非常有价值的。只有将这个题目以及它的所有选项所涉及的知识点都解决,才算是真正做完了一道题。

(3)区分知识型错误还是理解型错误。

我认为区分知识型错误还是理解型错误,主要还是因为它们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一开始的学习,知识型的错误很正常,因为毕竟此时还没有开始到背诵阶段。第一轮是理解阶段,重点还是要放在知识点的理解上。对于理解型的题目一定要重视,并且值得在后面的过程中反复进行复习。


04利用anki进行复习

写在开头:利用anki复习这一步骤并不是必须的,适合时间比较多,或者想提升一轮学习效果的同学。 Anki复习比较耗费精力,对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尤其在一轮学习中对于录入和复习内容的选取上,需要判断哪些是有价值的值得反复复习的知识。但我觉得用Anki进行复习是非常有价值的,在一轮学习的时候接触anki,一来可以判断自己适不适合anki这种学习方式,二来,可以为以后anki的使用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使用anki进行背诵。

在进行完上课、做题、订正看书三个步骤以后,要想实现闭环,还需要进行复习。因此,最后一步就是利用anki进行复习。

✎限于篇幅,这篇文章就不介绍anki软件的具体操作了,如果没有用过anki的同学,真心建议可以去了解下。有一定上手难度,但是学会了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在背书方面。我会在文末附上其他答主的一些Anki文章,也可以去B站上看看Anki的一些教程和介绍。我后面可能也会专门写anki相关的使用文章。对于法硕学习来说,只需要掌握Anki的几个基础操作即可,不用过于复杂。

具体步骤:

(1)打开电脑版的anki

电脑版anki

(2)可以根据自己当天的所学的内容录入牌组。

录入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可以把自己觉得重要的知识点或者重点易错的题目进行录入。

(3)学习每天新录入的卡牌和复习旧的卡牌,这样可以使得自己学过的知识能得到不断的复习。


我的一些个人感受:

我自己的在备考过程中,第一轮学习时也曾经尝试过用anki 的方式进行复习,但是感觉效果不太好,也耗费了许多时间。经过反思我觉得用Anki复习的思路没有问题,主要是我的具体操作有问题,在录入方式和复习方式上陷入了误区。

(1)在录入内容上,我当时是纯手打字,所以光是制作卡牌的过程就已经耗费了很多时间了。因此,第一轮学习的时候anki卡牌的录入内容方面,用电子版学习的同学,可以用截图方式录入内容,用纸质版的同学可以用拍照的方式进行录入,不要在上面耗费太多时间。而且录入内容上可以把教辅上自己觉得重要的内容,自己的笔记,或者是一些重难点题目进行录入(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说要区分理解型错误和知识型错误的原因)。

不需要录入太多东西,多了也记不住。

(2)复习方式上。因为anki软件的特性,后面累积的到期卡牌会越来越多的,所以我觉得复习anki卡牌不需要定量,因为如果盯着数量看,看到越积越多的卡牌,就会失去复习的信心。我当时就是看到数量太多了,后面就放弃复习了。所以不如复习定时,比如每天就专门复习半小时,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3)第一轮学习的anki卡牌,我建议还是自己用anki电脑版进行制作(记乎端更简单,但是制卡要开会员,不差钱的可以试试记乎),而不是买卡牌,因为一轮学习是一个理解过程,而每个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缺漏都是不同的,因此卡牌的个人性非常强(这也为什么我说第一轮Anki复习对个人主观能动性要求很高)。到了后面开始背诵的时候,因为每个人背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买他人制作好的卡牌了。

三、关于具体计划安排的一些想法

01量化学习的意识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我们在考研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法硕,更要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为什么考研会焦虑,就是因为未知,既不了解考研,也不了解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所以自然会被各种各样的言论所影响,乱了自己的节奏,进行各种漫无目的的学习。量化自己的学习,正是为了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我在前文的“上课”步骤中提出了以课程的节数作为自己学习进度的衡量标准和学习计划的制定标准。

譬如,三个月学完刑法学,一共有八十五节课,那么一周就要学七节课的内容,完成上课,做题,订正看书步骤。对于这些每周或每天要学的内容进行一个预估,再去安排自己一天具体要学习多长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其他事情耽误或者是自己的懈怠,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完成目标了,那就要进行调整,比如延长每天的学习时长,或者舍弃一些不重要的内容。

在后面的背诵阶段,同样要有这样一个量化意识,所以我非常推荐那种anki或者记乎这种方式的背诵,因为用背诵卡牌进行背诵,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背了多少张,还有多少张没背等,对于自己的背诵进度是有一个数量上直观的感受,从而了解自己的背诵情况,进行下一步的调整。

我觉得要把“量化”贯彻到考研全过程中,即使不采取以“课程的节数”的标准,也要自己能够选定一个标准为好。

02错位原则

这个在具体的任务安排上的问题。可以将上课、做题任务放在第一天,订正看书的任务放在第二天,这样的话中间会经历一个遗忘的过程。第二天的学习是一个把知识重新拾起来的过程。相当于知识在两天学了两遍,效果更好。不过这种任务安排也不是强求的,能这样安排自然更好。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各种事情所影响,很难严格遵守。

03以周为标准,再细化到每天

在我之前对于课程节数的量化之中,我都是具体到每周学多少节课,而不是每天。因为直接具体到每天做什么,那可能过于死板,也不利于调整。所以在总体目标的情况下,划分每周的标准,在明确了每周要学什么任务之后,再去细化到每天学什么。人每天能够利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对于一战的同学,有的时间课多,有的时间课少。)这样在一周的总目标下,忙的时候少学一些,不忙的时候就多学一些。我们的学习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遇到情况要调整的话,就可以这周多学点,下周少学点。以周作为标准再细化到每天,这样可以为自己预留一定的空间。并且以周为单位,可以每周评估一下自己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心里有数,为下一周制定计划提供参考。

04每周要休息

在整个考研过程中,每周都需要为自己预留一定的休息时间。一轮学习的时候,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可以每周学六天,休息一天。因为人是会疲惫的,如果一直学习而不休息,是无法长久的。而且如果每周休息一定时间的话,也就相当于一周就是一个学习循环。对于不良的学习状态也有一个阻断作用。这周学习状态不好,下周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对于一轮学习的目标任务,具体步骤,计划安排上阐明了自己的理解。对于目标任务上,第一轮的学习应当是理解知识而不是进行背诵。在七月之前,能认真的完成第一轮的学习,我认为都是可以的。在具体步骤上,要经历 上课、做题、订正看书、anki复习四大步骤,其中订正看书是最为重要的步骤,anki复习这一并非不可获缺,但是值得尝试。在计划安排,考虑到每个人的情况差距都比较大,所以没有制定具体规划。只介绍了自己认为在进行第一轮学习时计划安排的一些想法,尤其强调量化意识的重要性,应当贯彻考研的全过程。

五、附录

一些关于Anki 使用的文章

Anki 怎么用?

zhuanlan.zhihu.com/p/36

zhuanlan.zhihu.com/p/61

码字不易,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求个赞!!

24 法硕专业课第一轮学习6000字规划(文字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