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禽市场被取消,冷链物流准备好了吗?
活禽市场被取消,冷链物流准备好了吗?
7月3日,“全国逐步取消活禽市场”的消息出台,这意味着将来市场上不再允许宰杀家禽,要在有资质的地方集中宰杀后才能进入市场,冰鲜禽类将成为主流。
在禽流感、非典以及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里,活禽市场似乎都难脱干系。随着各地政策的更新变化,全国多地已经关闭了活禽经营市场,“集中屠宰、冰鲜上市”的步伐正在加快。活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已经在转变家禽的交易方式、流通方式和消费方式,势在必行。
这对于区域性养殖企业也是机会。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期间,广东的“清远鸡”与阿里巴巴合作,个人消费占到了八成,更改了以往主要依靠商超餐馆进货的销售比例。而且个人消费者的复购率也达到六成。
疫情让生鲜电商迎来了爆发,随之而来的政策更加考验供应链的完备度。如何协同生鲜电商加强供应链,共同创建更加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生鲜电商并非单纯的流量生意,背后离不开复杂的供应链生态体系。生鲜电商对整个供应链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都有较高的要求,而这里还涉及三个比较重要的场景,农产品采购、冷链物流运输和“最后一公里”配送,每个场景都需完美地把控,否则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而北京疫情复发暴露出的冷链污染的问题也引人关注。所以整个运输环节也都关乎健康安全问题。沃尔玛中国大卖场营运中心副总裁表示,未来食品安全创新将在两个方面得到发展。一是产品可追溯性,从源头进行全供应链的追溯。二是食品包装,不断探索创新和可持续的包装解决方案。
活禽市场的取消意味着相关行业必须加紧迭代生鲜供应链系统。这不再是一个单点需求,而变为常态需求。总之,物流更加离不开数据化、科技化的先进技术,以精准预测市场需求、把控生鲜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
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指出,对于生鲜零售行业的竞争,真正拉开差距的是背后的供应链能力和精细化运营能力,而两者本质上考验的是企业的组织力和数字化能力。活禽取消相当于是一个新变量,对已经在投入强化物流能力的企业来说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