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格兰高地的风(19)伦敦特别篇

2023-07-07 06:14 作者:草莓味小酒窝  | 我要投稿

随着我离开英国的日子临近,压力和紧迫感逐渐朝我袭来。还有那么多地方没去,这让我感到有一些焦急。大抵不去也不会怎么样,我不会少根筋什么的。我总是安慰自己,说很多地方就算去了看了也不会改变什么,不会说去了什么什么地方我的人生得到了洗礼,我的灵魂的得到了净化,从此我的人生一路坦荡,那自然是不会有。但是可能以后在某一个深夜我突然想起还是会遗憾。事实上我现在就已经在遗憾了,之前的那么多时间我都干了什么,好像白白浪费了,在最后的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才开始赶着去这去那。

总之在这个想去的地方(或者说应该去的)列表里面,伦敦应该是高居榜首的那一个。而我现在终于把它划掉了。

伦敦之行也是心血来潮,我突发奇想,最终决定在六月底七月到来之前去一次伦敦,像是完成任务一样。一开始我本来打算自己一个人去,但是想了想那毕竟是伦敦,要知道以前在国内我甚至可以算没有在北京和上海好好玩过,国内的超级大城市例如广州,香港,深圳,我一个都没有去过。我还是有一点忌惮,而且我老妈肯定也不同意。不得已我只好叫上了我唯一愿意出门的室友。

在不久之前,我这个账号的唯一铁粉和我说过与其和不适合的人出门不如自己去。那时我体会不到,这次伦敦之行后我感同身受。

在一开始,我制定了全部的伦敦两日旅行计划,我把计划分享给室友,他赞叹不已,表示完全同意,我问他有没有什么想加的,他也懒得再看一眼,只是表示同意我的计划。我接连定了大英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的门票,并且还把选定的时间告诉他,他也满口称是。到了订住处的时候,他不愿意住酒店,宁愿相信爱彼迎,我就只好让他订。虽然民宿的地点破坏了我既定的路线,不过看在便宜的份上我也就同意了。订完民宿他好像感觉自己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把买车票的事全都丢给了我,我想让他自己买票,这样查票的时候就会方便一点,再说火车票价格不低,我也不想承担这无谓的风险。可是他说他现在卡里没钱,再说了,他都定了房子,我帮他买个车票又能怎么样呢。没办法,我只好选好车,信息也和他确认了很多遍,结果我刚买完他就叫我退票,原来是因为他没有购买青年卡,火车票只能按原价购买,他想现买个卡再买票。可是这个火车票不能退只能改,我一下子火就上来了,我心想,我早就让你自己买,你就是懒得买,刚帮你买完就叫我退票。结果他还反倒不乐意了,说我小题大做,不该和他生气。

从这里开始,我就一件隐约感到这次旅行不会顺利,这都还没开始就已经内部矛盾重重。我只好安慰自己,暂时把这些不满放下。

到了出发的那一天,早晨五点半的火车。我和室友说我们四点五十出门,二十分钟走到火车站够了。结果这哥们出门才走了几步就说自己腿疼的不行,完全走不动。我心想,今天去伦敦可是要走很多路,这才刚开始就腿疼那还了得。一问才知道,这哥们一晚上没睡觉,外加早晨天气清凉,他就穿短袖短裤,我对他说你不抽筋谁抽筋。

一边歇一边走,总算赶在火车开走之前上了车。五个小时的车程,约靠近伦敦车上人越多。还有小学生春游,老师带着,穿着整齐的衣服,带着小帽。好不热闹。

到了伦敦,初看确实和格拉不一样,到处都是纪念碑和雕像,建筑物精致美丽,生着茂盛植物的小公园随处可见。第一站就是大英博物馆。我听从朋友的建议,从后门进入,人少,不用排队。门口有工作人员安检查包,这是我来英国第一次经历安检。我的背包很大一个,满满当当,但是就打开给看起来彪悍的警卫扫了一眼,他就放我过去了。轮到我室友,警卫大概也是想随便翻翻了事,随意打开一个拉链,里面赫然是两把刀具,一把折叠剪刀,一把瑞士军刀。这下可不得了,警卫仔仔细细地翻看了他包的每一个角落,替他保管两把武器,然后才放他进来。

我一边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带刀,一边拿出手机叫他也把门票准备好,他瞬间长大了嘴,惊讶地看着我,说他以为我帮他订了票,可是我一开始就没听到他有要求我帮他,而且我还问之前还问他有没有收到发来电子门票的邮件,当时他说没收到。我还以为他自己定了门票,现在他开始责怪我,说我既然定了自己的就理所当然该帮他订,我说他从来没有和我说过要我帮他一起订,他说我都定了就直接把他的一起定了,不是顺其自然吗?还用他说吗?看到他把责任全部推到我身上我就怒从心中起。这种人 ,和他去餐厅吃饭,他去拿纸巾都不知道帮我带一张,在厨房做完饭吃完饭,从来都是把杂物一股脑倒进水池,导致水池堵塞无数次,说了多少次都没有用。这种家伙,不曾为别人考虑过,却总想让别人处处为他考虑,处处照顾他。一想到这一点我就想在他脸上揍一拳。大英博物馆里人也很多,十分拥挤,只有中国馆,埃及馆和希腊馆给我留下了一点印象。我的旅伴一路上都在和我吐槽英国偷了抢了这那的,再加上之前那一出,我完全没了心情。

这天余下的时间,他还是反复和我说到这件事,责怪我没有帮他订票,我自觉这种人顽固又自信,不管怎么说他都不会觉得自己有错。我只好不和他争吵,只是提醒他,晚上记得订明天的画廊的门票。他又是满口答应。

接下来,我们去看了圣保罗大教堂,走千禧桥过泰晤士河,河的另一边就是泰特现代美术馆。虽然现代艺术我几乎看不懂,但是里面的一些展品还是很有意思的,我还看到了蒙德里安和毕加索的著名作品,也算是不虚此行。我的大背包还在他们的白墙上刮了一下,留了道黑印子,直到现在还在我还在惶恐,目前还没有警察来找我,也没收到律师函。不过现代艺术,看多了总会有故弄玄虚之感,一些大的装置艺术还能在体积上给你带来震撼,可是一些奇怪的玩意,靠着炫彩的灯光之类的,也多半给我留不下什么印象。

接下来我们沿着河走到了伦敦塔桥,一路上都是各种酒吧餐馆,热闹非凡。街头艺人,小贩,还有人摆出一台打字机,挂上一个牌子,写着:卖诗,想给多少钱都可以。什么人种都有,各种语言都可以听到,天上每过两分钟就会飞过一架航班。伦敦的新地标碎片大厦高耸入云,河的对岸大概是伦敦的一个金融区,几座玻璃大厦挤在一起,旁边是圆顶的圣保罗坐堂。碎片大厦这一个片区靠近泰晤士河的地方,有很多大概是金融机构,当时很多白领下班,一个个西装革履,一位老哥穿着西装躺倒在河边的长椅上打着电话,他的鞋底干干净净,大概坐着办公了一整天。能进入伦敦的金融业,多半已经是精英中的精英,而这换来的也不过就是在一个更光鲜一点的地方朝九晚五地工作罢了。

到了伦敦塔桥,以前在英语书上看到的图片现在真实呈现在我眼前,非常壮观的。桥上游客非常多,走在桥上感觉桥面在颤动。塔桥的两座塔走进了看才发现都是很精美的建筑,上面有各种纹饰和雕花。室友一直抱怨我给他拍的照片中他的形象不好看,原来他不仅把我当作他的旅行管家,还让我兼职了他的写真师,虽然一毛钱工资都没有,但是我还是感到万分荣幸。走过伦敦桥,一天的行程就结束了。喜乐参半。

到了他订的民宿,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知道有人总是说旅游只是看到了城市光鲜的那一面,那些地标建筑,那些博物馆,都只是伦敦的表面。而这里很显然是一个更真实的伦敦。废弃的教堂,脏乱的街道,塞到溢出来的垃圾桶。每一家店面的门上都画上了各种涂鸦,乱七八糟的颜料,空气中散发着久违地麻子味,街边的商店都写着英语和阿拉伯文或者其他看不懂的文字,甚至还有一家拳击馆。大概是那种搏斗俱乐部。路上几乎看不到白人,都是移民群体,黑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走在这里我都不敢掏出照相机拍照。我们的房间是一个大套间里的单独房间。整个楼房都是电影里看到的那种外国的集体住宅楼,半露天的走廊,一排排整齐的门和窗。两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还算干净。公用厕所,窗户临街,随便一辆车开过就是一阵呼啸声,车灯照亮房间的天花板。不过好在我累的不得了,晚饭都没吃,就先睡了一个小时。

到了第二天,我们走过一片居民区到了白教堂地铁站。住在这边的人主要都是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他们的房子虽然是独栋,但是院子看起来都很脏乱,堆放着各种杂物,有一户门口还立了一座半身像,大概是他们国家的什么人物。毫无以前在苏格兰这边看到的住宅院落那样精致典雅。坐上昂贵的伦敦地铁。周五的早晨,地铁上几乎都是上班族,他们打着哈欠,睡眼朦胧。有的带着大耳机听音乐,有的看报,有的已经拿出平板提前开始一天的工作,有的女乘客拿出镜子补妆。什么种族都有,印度人,白人,黑人,阿拉伯人,亚洲人。后面的一节节车厢在一个个弯道中消失又出现,好像重重折叠的空间。他们居住在里伦敦,乘坐长时间的交通工具,到表伦敦开始一天的工作。日复一日,循环往复。我想起前段时间在微信读书看了一半需要会员没能看完的一本将英国的贫穷问题的书《贫穷的质感》。生活在伦敦这样的城市,对于普通人来说,恐怕是挣扎多过享受。

从地铁站出来,就是伦敦的市中心,但是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长满茂盛植物的小花园,小花园的对面就是普华永道的办公楼。不愧是普华永道,在这样的寸土寸金的闹市区,还能找到这样的办公场所。环卫工人已经开始冲刷街道,正值上班时间,路上车水马龙。只有我们这些游客才能悠闲地走在路上。

在我的最初计划中,由于国家美术馆是早晨十点才开门,因此我本来的是决定看一看美术馆门口著名的特拉法尔加广场。可是周五这天不知道为什么他这个广场被罩着白色编织布的围栏包了起来。围着绕了一圈才发现可能是要搞什么演出。看了看舞台上电子屏的字好像是什么加拿大日。居然在英国庆祝加拿大日,真的很奇怪。不过我们还是看了看特拉法尔加广场上那些著名的雕像。比如说那两只狮子,还有击败拿破仑的那个英国海军将领。

接下来距离开馆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的室友终于提出了一点建设性的意见。他说我们可以去白金汉宫看一看。我查了查地图,发现那里确实不是很远。于是我们就走了过去。差不多花了15分钟左右的时间。白金汉宫看起来颇为的普通。但是他门口的雕像却非常华丽。上面应该是涂上了一层金色的颜料。即便是在阴沉的天气下依旧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有趣的是,在白金汉宫门口的十字路口上。赫然陈列着一大摊动物的粪便。没过多久你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两个警察骑着高头大马在路上巡逻。

白金汉宫的旁边是一个叫圣詹姆斯的公园。这个公园的环境非常之好。很难想象在伦敦这样的世界级大都市里,他们有这么多的公园。而且每个公园的生态环境都好像可以让你直接走到真正大自然里。不仅有多样茂盛的植物,而且还有很多的动物朋友们,就像在这个圣詹姆斯公园里。有大雁,野鸭,鹈鹕,松鼠,叫不上名字的鸟,还有鹦鹉。而且这些动物一点都不怕人,想必这就是有英国王室在背后做靠山的嚣张吧。

美术馆的门口已经开始排队。我的室友排到了我的前面的一点的位置。这个时候我身后有一大家子,他们看上去像是南美人。一位妇女问我,我是不是有订票?我说我有,但是我朋友没有,然后我们昨天去了大英博物馆,没票应该也是可以进的。结果这个妇女告诉我如果你有门票就可以直接进去,不用在这儿排队。于是当我实验性的给门卫看了我的门票之后,我真的从另一个通道直直的进去。看到我室友呆滞的眼光,我感到幸灾乐祸。国家美术馆里面人依旧很多,而且有很多旅行团。让我很意外的是,这些旅行团主要以韩国人为主。那些镇馆之宝的名画前面,总是围拢了一群一群的人。然后几个个导游站在画前面。尤其是阿尔诺芬妮夫妇像在一个很小的展厅里,而且这个展厅还是两个大展厅之间的通道。简直是拥挤不堪。我几乎看不到这幅画。总之哪儿哪儿都是人。这会儿我才开始真正羡慕起伦敦人,他们可以一些人少的时候来仔细观赏这些名画,而且没有次数限制。不像我,作为一个游客,只能如打卡一般在每一幅画前停留片刻。同时每次在这些画廊和博物馆都会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是那样的匮乏。比较幸运的是我在来伦敦的前不久才看了一本介绍艺术的书,里面虽然只介绍了几个画家,但是其中就提到了我之前不认识的威廉特纳和得加,尤其是特纳。那本书里面提到的几幅特纳的代表作在国家美术馆我都看到了真迹。果然懂行逛博物馆才更快乐。

从国家美术馆出来,天已经阴沉的可怕。还飘起了毛毛雨。走去大本钟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唐宁街,接口是一道大铁门,铁门里面站着三个警察,每个人都荷枪实弹。就在这个街的对面,就是几个抗议的人,他们摆了一个大的摊子,大的张贴画上面写着抗议英国参与乌克兰战争。无独有偶,在威斯敏斯特宫,也就是英国的议会大楼的门口,有一群学生也在抗议。不过他们似乎是环保主义者。两个学生席地坐着,身边围拢一群其他学生,一个举着牌子写着拒绝和平抗议,另一个拿着个大喇叭,他们的背后站着几个警察。一个带头的女生情绪激动的在和门口的几个警察激烈交流着。不愧是自由国家,在这么多游客集中的地方,照常抗议不误,警察也只是看着,防止升级暴力冲突。

大本钟和议会楼都很震撼。我们还专门走过桥,去泰晤士河的另一边看全景。可惜我这次没有带一只广角镜头。我的长焦镜头甚至都不能把整个威斯米斯特宫和大本钟拍进一个画面。

在这途中,我的室友总是想跟各种各样的东西合影。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以前跟他出去玩也是这样,从来都是他体验,我给他拍照。如果换成一个姑娘,我想我肯定心甘情愿,还担心给她拍不好。可是这个1米9的大老粗,让我愈发感觉自己就是他的免费摄影师,非常不爽。

看完大本钟,我们打算去吃午饭。在我室友犹豫来犹豫去,他还是选择吃一家非常难吃的,日料快餐店。虽然这家店开在各种政府部门的楼下。但不妨碍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又贵又难吃。我要是天天吃这样的,并且还在政府部门上班的话,我迟早有一天要让卫生部门查封了这样的店。

下午我的计划是去泰特美术馆看我一直梦寐以求的那幅奥维利亚。刚进美术馆,我的室友就说又看博物馆。我在心里没好气的,想当初制定计划的时候,你又在睡觉,懒得管,现在又这么多意见。我和他说如果你不想逛,你就去别的地方玩儿,我们五点在门口见。结果这哥们儿哪也不想去。他说我们两个一起出来,就应该一起玩。可是他又不逛,他只是找一个有椅子的地方,一直坐在那里。他这么一搞,我也没有心情了,在里面转了两圈儿。看到了奥维利亚那幅精美的画。我还发现在这博物馆里竟然收藏了大量的特纳的画作。从他的美术生涯一开始一直到他的晚年。简直是研究特纳的最好的场所。可惜我也没有多少时间看。因为我的室友一直坐在那个地方等着我看完。我去纪念品店。想买一张奥菲利亚的画作明信片。结果他们买完了。让我大失所望,因为我这次来伦敦很大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想买一个这幅画的纪念品。弥补我在利物浦时看到了这幅画的明信片,没有买的遗憾。没想到这份遗憾需要维持下去了。

早早的从泰特博物馆出来,没想到外面又开始下雨。我们无处可去。我的室友刷了刷小红书。发现他又想买大英博物馆的纪念品。我问他昨天为什么不买?他说因为昨天他还没刷到这则小红书的推文。这里离大英博物馆有些距离,我们只好坐公交车。结果我这位朋友他来伦敦居然不带信用卡。伦敦的公交车的规矩是一个人只能刷一张信用卡。幸好我手机的谷歌钱包绑了我另一张信用卡,不然这哥们儿就上不了车了。结果坐车到了那一块儿,他居然就不想去了。

还好大英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离得比较近,而我又买了国家美术馆特展的票。这次我帮他买了。因为周五的晚上特展的门票只需要一磅一个人。这次特展主要陈列的是印象派以及之后的作品。有非常多的梵高高更塞尚莫奈的作品,还有马蒂斯和毕加索。这哥们儿逛博物馆逛得没意思,开始乱走,结果不小心走出了特展的展厅,因为他又没有票,搞得我还不得不去接他。我还看到了曾经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那两个罗丹的雕像,一个巴尔扎克。还有一个走路的无头人,不知道名字叫什么。

两天看了这么多的博物馆,我感觉我真的是头昏脑胀。这让我更羡慕伦敦人了。他们可以随时享用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这大概就是生活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地方的人的快乐。

晚上坐了八个小时的大巴车,我又回到了格拉。这一段路途上,我那该死的室友,他占了好的位置。把我挤到了最后一排去。两边都是人坐的真的很难受。不过既然旅程已经结束了,我觉得也没有什么需要多抱怨的了。只不过是在心里暗暗打定主意,从此以后再也不跟这哥们儿去任何一个地方。

可是不跟他又能跟谁呢?认识的人里面大多数都是死宅男,他们哪儿也不愿去。有一个朋友关系很好,但是一般旅游的话也很难和他一起去,因为他都去过了,不可能再去,除非我是女生。

当然啦,这次伦敦之行也不是一点意外之喜都没有。我们一大早坐火车去伦敦的时候,一路南下。在大概是苏格兰南部的地区。山区和草原交错出现。大片的羊群和牛群。长着常常鬃毛的骏马悠闲地散步。远处的一座座的山峦五颜六色。可能是苏格兰风太大的原因,这边的山上基本都没有树。只有类似苔藓的植物覆盖着山峦的表面。阳光照射在山的表面,近处的草地翠绿,远处的山金黄。那时大概是早晨的6点~7点左右。浓郁的雾气从山峦翻涌而下,逐渐弥漫靠近铁轨的牧场,浓雾中可以隐约看到一两个农舍。在雾气的衬托下,湿漉漉的草原散发着更深沉的绿色。火车向前走着,雾气散开,阳光洒满大地,远处的山谷里还残留着絮状的薄雾,从薄雾中延长出来的马路上跑着一辆红色的汽车。我觉得那是一个神圣的时刻。

最近总是觉得迷茫,找不到方向,活着没劲。很多需要做的事堆在眼前做反倒让人想躺平什么都不干。做了一下抑郁症检测的问卷却显示我心理健康的不得了。罢了罢了,哪有人盼着得病的。

写了快七千字,人都麻了,感觉越到后面越有流水账的嫌疑。将就着看吧。


苏格兰高地的风(19)伦敦特别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