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4性能分析:骁龙8Gen3到底有多强?

◇ 骁龙 8 Gen 3,现已正式发布,详细规格汇总如下:
一、规格架构:
◆ 制程工艺:台积电 4nm;
◆ CPU:1× 3.3GHz Cortex-X4 超大核 + 3× 3.15GHz Cortex-A720 大核+2× 2.96GHz Cortex-A720 大核+2× 2.27GHz A520 小核;
——Arm v9.2 架构,仅支持 64 位指令集,不再兼容 32 位应用。

◆GPU:Adreno 750•930MHz,核心规模增加 20%;

二、理论性能
【1】Geekbench5:
◆ 骁龙8Gen3,在该项目中,CPU单核约1693分/多核约6782分。
——相较骁龙Gen2,单核提升约12.5%/多核约30%。

【2】CPU能效曲线:
◆ 骁龙8Gen3,高频能效领先苹果A17Pro,低频能效效基本持平骁龙8Gen2;
——Geekbench5。

◆ 骁龙8Gen3,高频能效领先苹果A16,低频能效效基本持平骁龙8Gen2;
——Geekbench6

【3】CPU小结:骁龙8Gen3,单核性能超越A15,但功耗控制不佳,多核性能大幅提升,大于或等于a17 Pro,中高频能效大幅提升,大于或等于A17 Pro。

【4】GFXbench 5.0GPU测试:
◆ 骁龙8Gen3,在该项目中约84帧,较前代提升21.7%。
——领先A17 Pro约31%。

【5】GPU能效曲线:
◆ 骁龙8Gen3,GPU高频能效,以及性能,于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升,满载主板功耗仅不到九瓦 !
——领先移动端全平台产品。

【6】3DMark Wildlife Extreme:
◆ 骁龙8Gen3(770MHz),在该项目中,峰值性能得分约4632分,峰值功耗约8.2瓦。
——相较A17 Pro, GPU性能进一步领先,且整体功耗相对更低。
◆ 骁龙8Gen3(903MHz),在该项目中,峰值性能得分约5170分,峰值功耗约12.6瓦。
——超频后,理论算力接近GTX1050Ti•笔电版,基本持平AMD•780M核显。

【7】3DMark Wildlife Extreme•GPU压力测试:
骁龙8Gen3,在该项目中,整体稳定度高达89.6%。
——降频后,理论算力接近GTX1050Ti•笔电版,基本持平AMD上代680核显。

【8】3DMark Solar Bay•GPU光追测试:
◆ 骁龙8Gen3(770MHz),在该项目中,性能得分约7688分,相较骁龙8Gen2性能提升约43%,功耗提升仅0.4瓦。
◆ 骁龙8Gen3(903MHz),在该项目中,性能得分约8710分,功耗10.9瓦。

【9】GPU小结:移动端最强GPU。
三、游戏实测
【1】《原神》
◆ 注释:标准模式下,小米14默认最高740P渲染精度,高质量模式下,最高渲染精度可达1220P。
——此外,以下数据均基于小米14素皮版,预计玻璃后盖版本将获得进一步提升。

❶ 小米14运行,全高画质,1220P•30帧原神时,整机功耗仅3.9瓦,整体压力较低。

❷ 常态环境:
◆ 测试条件:25度室温,300尼特屏幕亮度,WIFI环境,最高画质,测试时长30分钟,默认模式。
◆ 骁龙8Gen3,在该项目中,平均59.2帧,平均功耗5.7瓦。

❸ 温度控制:小米14,整机最高温度45.4度,整体控制良好。

❹ 高温压力测试:
◆ 测试条件:30度室温,300尼特亮度,5G网络,极高画质,测试时长30分钟。
◆ 骁龙8Gen3,在该项目中,平均45.7帧。

❺ 温度控制:小米14,整机最高温度47.5度。

【2】《星穹铁道》
◆ 25度室温,300尼特亮度,WIFI环境,极高画质,30分钟测试时长。
◆ 骁龙8Gen3,在该项目中,高达平均55.2帧,平均功耗6瓦。

【3】《王者荣耀》
❶ 60帧低负载测试:
◆ 骁龙8Gen3,在该项目中,平均功耗仅2.31瓦 !

❷ 120帧中负载测试:
◆ 骁龙8Gen3,在该项目中,平均119.4帧,平均仅功耗2.9瓦 !

四、机身散热能力测试:
◆ 小米14,整体机身解热能力可达6.2瓦,领先小米13,以及小米13Pro。

五、架构分析:
【1】SPEC2017•CPU测试:
❶INT整数:Cortex-X4(7.67分/5.7瓦),性能提升约18%,功耗提升约39%;
❷FP浮点:Cortex-X4(11.37分/6.7瓦),性能提升约8%,功耗提升约24%;

【Cortex-X4超大核】
◇ 物理尺寸 进一步增加,但不足10%。
◇ L2 缓存大小来到2MB,进一步提高实际性能收益。
◇ IPC 改进平均为 +13%。
◇ 算术逻辑单元 (ALU) 从 6 个增加到 8 个,添加了一个额外的分支单元(总共 3 个),添加了一个额外的乘法累加器单元,以及流水线浮点和平方根运算。

【2】SPEC2017•CPU测试:
❶INT整数:Cortex-A720(4.42分/1.9瓦),性能提升约18%,功耗提升约39%;
❷FP浮点:Cortex-A720(4.26分/1.8瓦),性能提升约12.1%,功耗提升约5.8%;

【Cortex-A720性能核】
◇ 缩短流水线长度,优化分支预测,以及流水化了浮点除法和平方根运算。

【3】SPEC2017•CPU测试:
❶INT整数:Cortex-A520(1.24分/0.7瓦),性能提升约6.8%,功耗提升约16%;
❷FP浮点:Cortex-A520(1.36分/0.8瓦),性能提升约5.4%,功耗提升约14%;

【Cortex-A520能效核】
◇ 采用合并核架构,可以在一个复合体中共享 L2 缓存、L2 转换后备缓冲区和向量数据通路。
◇ 优化前端分支预测,并移除或缩减了一些性能特性。

【小米 14,正式发布:3999元起】
◆ 配色:岩石青、黑色、白色、雪山粉;
◆ 售价:8+256GB•3999 元/12+256GB•4299 元/16+512GB•4599 元/16GB+1TB•4999 元;
◆ 芯片:骁龙 8 Gen 3,配备LPDDR5X 内存,UFS 4.0 闪存,环形冷泵散热,独立安全芯片;
◆ 屏幕:6.36 英寸 2670×1200 1.5K OLED 直屏,支持 1−120Hz LTPO 无级高刷,3000nit局部峰值亮度,12bit 色深,全局类 DC 调光;
——采用华星 C8 发光材料,配备康宁大猩猩 Victus 玻璃盖板;
◆ 前置:32MP(豪威 OV32B);
◆ 后置:50MP 主摄(光影猎人 900,1/1.31",f/1.6 光圈,OIS)+50MP 超广角(三星 S5KJN1) +50MP 长焦(三星 S5KJN1,OIS,最近对焦距离 10cm,拍照/视频有效像素 32MP、人像有效像素 50MP);
◆ 电池容量:4610mAh 硅碳负极电池,支持90W 快充,50W 无线快充;
——配备澎湃 P2 快充芯片×1、澎湃 G1 电池管理芯片×1。
◆ 机身尺寸:玻璃版厚 8.29mm 重 193g,纳米皮版厚 8.28mm 重 188g,
◆ 其他配置:Wi-Fi 7、红外遥控、USB 3.2(5Gbps),立体声双扬声器,隐私防漏音听筒,4 麦克风阵列,ESA0809 X 轴线性马达,支持 IP68。
◆ 操作系统:澎湃OS。

【小米 14 Pro,正式发布:4999元】
◆ 配色:岩石青、黑色、白色、钛金属特别版;
◆ 售价:12+256GB•4999 元/16+512GB•5499 元/16GB+1TB•5999 元/钛金属特别版•6499 元;
◆ 芯片:骁龙 8 Gen 3,配备LPDDR5X 内存,UFS 4.0 闪存,环形冷泵散热,独立安全芯片;
◆ 屏幕:6.73 英寸 3200×1440 OLED 等深四曲屏,局部峰值亮度 3000nit,12bit 色深,支持 1−120Hz LTPO 无级高刷,支持类 DC 调光和 1920Hz 高频 PWM 调光;
——采用华星 C8 发光材料,配备小米龙晶玻璃盖板;
◆ 前置:32MP(豪威 OV32B);
◆ 后置:50MP 主摄(光影猎人 900,1/1.31",f/1.42-f/4.0 无级可变光圈,OIS)+50MP 超广角(三星 S5KJN1,支持 5cm 微距) +50MP 长焦(三星 S5KJN1,OIS,最近对焦距离 10cm,拍照/视频有效像素 40MP、人像有效像素 50MP);
◆ 电池容量:4880mAh 硅碳负极电池,支持120W 快充,50W 无线快充;
——配备澎湃 P2 快充芯片×2、澎湃 G1 电池管理芯片×1。
◆ 机身尺寸:厚 8.49mm,重 223g;
◆ 其他配置:Wi-Fi 7、红外遥控、USB 3.2(10Gbps),立体声双扬声器,独立隐私防漏音听筒,4 麦克风阵列,1016 X 轴线性马达,支持 IP68;
◆ 操作系统:澎湃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