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76-1986)

● 1976年
(涉及不适宜内容,不允许发布)
● 1977年
● 10月5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原则批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 10月12日 国务院批转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决定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法,恢复曾经被废弃的高考制度

● 1978年
● 5月10日 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 5月11日 《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实验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文章,新华社向全国转发。在邓小平的领导与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在全党全社会展开

● 10月22日 邓小平访问日本。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访问日本
● 11月25日 三北(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启动
● 12月16日 中美公布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同日,美国宣布与1979年1月1日断绝同台湾当局的所谓“外交关系”
● 1979年
● 1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声明,即日起停止自1958年8月23日开始的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两岸关系由此揭开新篇章
● 1月29日 邓小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
● 1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蛇口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

● 3月21日 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
● 7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在中央政策的推动下,社区建设者创造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 9月29日 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初步总结新中国成立30年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 12月6日 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小康”的概念
● 1980年
● 4月17日 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
● 5月15日 中国恢复世界银行的代表权
● 5月18日 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
● 9月2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个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中共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1981年
● 2月25日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九单位联合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发出倡议,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1982年中共十二大以后,许多地方开展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三热爱”活动。它与原来的“五讲四美”活动,汇合成一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统一的活动
● 11月7日 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七战七捷,首次获得世界冠军。到1986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五次蝉联世界冠军
● 1982年
● 9月24日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阐述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 10月12日 中国首次以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上目标区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 12月4日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行经全面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现行宪法)。规定: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恢复设立国家主席;国家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权;在宪法序言中明确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此后,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分别于1988年、1993年、2004年、2018年先后五次对宪法进行修改
● 1983年
● 4月5日 中国人民武装部队警察部队总部在北京成立
● 12月6日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丨”计算机在长沙通过国家鉴定,填补了国内巨型计算机研制的空白
● 1984年
● 1月22日 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和上海,充分肯定试办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决策
● 4月8日 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卫星通信能力的国家
● 5月31日 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自区域自治法〉的决定》,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10月1日 首都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邓小平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讲话
● 12月19日 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声明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驶主权
● 1985年
● 1月21日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教师节的决定》,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
● 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南极乔治王岛建成。此后,我国又陆续建成南极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 1986年
● 3月5日 邓小平对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高技术发展建议作出批示。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个计划因邓小平首次批示的时间为1986年3月,又称“八六三计划”
● 4月12日 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 7月8日 中国国内通信卫星网正式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