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培养考博辅导在线直播课程

2022-10-18 11:46 作者:考博之家  | 我要投稿

第一次课为8月12日晚备考指导课!

2022年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的联培项目,取消在职,改成全职!取消在职,改成全职!取消在职,改成全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清华每年都是在7月份就出考博的招生简章,因为清华很多院系9月份进行招生,五道口金融学院普博的简章7月1号就出来了,但是联培项目的简章迟迟没出,后来打听说是可能会改革,但具体怎么改不知道,有的说要缩减名额,有的说政策要大变。当时我想,就算变也不可能一下全都变了。在21年的时候简章上说“2021年,联合培养项目计划进一步扩大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招收比例,欢迎广大应届优秀硕士毕业生报考。”虽然有招全职的比例,我记得21年好像全职的就2个(没记错的话),至少大部分都是在职的,就算改顶多也是在职的名额少了点......但是没想到,简章整整推迟到了2022年的1月6号才出来,往年这时候都要考试了,更要命的是一下子全部都改成了“本项目博士研究生为全日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须保证脱产学习。”这就意味着过去的在职已经成为了历史,新的全职博士时代已经来临,而且招生名额也从一直很稳定的16个人缩减到了12个人。

自从简章出来后很多人都在跟我确认五道口是不是不招在职了,我说按招生简章上说的是不招了,不少人崩溃了,我想有的人是后悔没早考吧或者是没早点考上!还有的人问我为什么不招在职的了,我也想知道,我甚至想打电话给人行的大领导问问:hey man,你们为啥不招在职了?但我知道我不配啊,更何况我也没有人家电话,就算有我也不敢打啊。开个玩笑。有可能是在职的不好毕业或者人行想招一些全职给他们干活的人吧!

还有人跟我讨论简章上说“本项目招收全日制非定向生,鼓励有工作经验考生报考。”这不矛盾嘛,我只能说,它希望你经济金融领域的工作经验,但它也希望你辞职。。。

从今年的形式上看,全职是没跑了,至于以后有没有在职,看2023年的招生简章吧,不出意外,7月份就出来了,如果没出那可能有变,如果出了,我估计和2022年的一样。其实我一直认为,既然人行开会讨论取消在职,改回来的可能性不大了。还有抱有希望的,看看实际上有没有不辞职的,那就看后面政策的执行吧,反正道口的工作人员说了,要严格按政策执行。。。

最近还有同学发给我考博早知道公众号里的关于五道口联培课程的文章链接,上面还写着在职,那篇文章是我在去年7 、8月份左右开课前写的,那时候简章还没出,后来我也提醒过小编改过来,可能他不了解这个项目吧,反正就是还没有改。今年我新开通了一个“经管考博之家”微信公众号,之后所有关于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考博信息,我都会在这个公众号上发布,前期是以经济学内容为主的。


下面关于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培考博的流程、考试科目、往年信息的梳理


一、报名时间以及考试时间:

报名时间:

2022年11月1日12:00-11月30日16:00前登录清华研招系统

yzbm.tsinghua.edu.cn按相关要求完成网上报名手续;

虽然23年简章没出,但是往年都是这个时间点,进行系统报名。

提交材料时间:

申请人将以下材料在2022年11月1日12:00-11月30日16:00前于我校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yzbm.tsinghua.edu.cn)内提交,逾期不予受理;

提交材料有可能会比报名时间多1周。

考试时间:

疫情不影响的情况下,预计2023年1月份笔试,3月份面试,具体信息以后续通知为准。

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预计2023年3月份笔试,3月底或4月初面试,具体信息以后续通知为准。


二、提交材料(参考2022年)

1.有效身份证明;

2.外语水平证明(英语四六级证书等);

3.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业成绩单扫描件;

4.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生须提供在学证明);

5.硕士学位论文(往届生)或论文摘要(应届生);

6.导师、论文评阅人和论文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议材料复印件加盖公章(如有);

7.两封与报考专业相关副教授或以上专家(或相当职称)推荐信;

8.个人陈述:请用不超过1500字介绍本人专业背景、从事过的研究工作以及攻读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研究计划等。

注意事项:

②申请人在线邀请两位与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在线填写推荐信。推荐专家按申请服务系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填写、上传专家推荐信并妥善保存推荐信原件。待后续通知将书面版密封交至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学办公室;

③申请人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申请,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前须提交认证报告;


三、考试科目

《计量经济学》(100 分)

《经济 金融学》(含专业英语,150 分)

笔试设定单科分数线,按照招生计划 1:3 的比例确定面试名单(每位考生面试约 30 分钟,100 分)。


四、2018-2022年清华五道口联合培养项目报名、审核、面试和录取人数

从2018年起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培养项目改为“申请-审核”制进行招生,考生需先提交申请材料,学院组织老师进行材料审核,审核通过后进入考试环节。




注:2022年改成全日制非定向后导致很多准备考在职的考生很多都没有报名,不过后续也有不少的应届生报上了,具体的报名数据还没出来,按比例来说,报名人数应该在210-230人左右,多的话估计能到250左右。其实这个报名人数以及通过材料审核的人数还真超过我当时出来简章那会的预估,我还以为大部分人都不考了呢,结果还有二百多报名以及141人通过审核,但跟前几年比人数也真少了不少。


五、2017-2022年清华五道口联合培养项目分数线

2017年 英语60分(没改革的时候是普通英语)、计量经济学38分;




18年和19年进入面试人数较多,18年4.8:1的比例,19年5.6:1,只要过线就都进面试了。

20年是严格按照3:1的比例进面试的,其中有成绩并列的所以才51人,但是今年没设总分线,所以过单科线的人很多,但是并不是过了单科线的人都进了面试,比例卡到的分数预计在140分左右,最低也得138分以上。

2021年也是严格按照3:1的比例进面试的,很多人都是单科没过线,不是计量没过就是经济金融分不够。

2022年也是严格按照3:1的比例进面试的。


六、难度

笔试难度:综合历年笔试情况,像2017年计量经济学难度最大,17年基本上死在计量上;18年和19年计量难度有所降低,基本上考到60+就可以,不过也有很多不过线,经济金融改革提前到和计量一起考,都是论述题+专业英语,18年还好60分过线,19年分数线90分有可能判卷标准不一样吧。20年计量45分分数线,感觉计量难度还可以啊,很多人都觉得偏,所以分数普通比18-19年分低,经济金融还是跟往年一样的题型和难度,不过没有像19年那样,而和18年差不多分数线为60,能够考到90+就很可以了。

2021年笔试情况:

2021年因为疫情影响笔试时间一直推迟到3月24日才考,比简章上预定的1月中旬左右推迟了2个多月。而且笔试还是在线上进行。

计量经济学:线上题目投屏,自己准备A4纸作答,用手机扫描并上传答案;

经济金融学:全部采用电脑端输入,并在电脑上提交试卷,只能敲字不能粘贴复制。

今年计量题目有人说难,但是进面试的大部分也都60+。

今年分差大的在经济金融学,每年经济金融判卷松紧度不一,21年分差很大,根据学生间反馈,高分和低分的对答案,经济金融答题点相似的情况下,分差最多能达到30分。有的学生连续2年经济金融分差很大,20年经济金融90+,21年经济金融50+甚至60+的人不少。20和21年经济金融学能考到90+就很好了,100+是高手。

2022年笔试情况:

2022年政策变动,招生简章出来就比较晚,22年的1月6号才出,考试也是推迟到了3月11日考的;

受疫情影响,22年的考试还是线上进行,跟21年不同的是,22年经济金融不是电脑打字,而是跟计量一样,自己准备A4纸,手写,写完拍照上传。

今年的笔试难度感觉又回到了2017年,计量是真的难,17年分数线是38分,今年是40分。其实名词解释不难,但是后面的证明和推导难度是比较大的,像用Cochrane-Orcutt 迭代方法估计模型参数的原理与方法,请写出推导步骤,这道题一些计量学的比较不错的在读博士生都不一定推导的出来,这题就不是让人得分的题。可能是因为今年改成了全职,应届生报的多点?所以出题的难度会比往年大一点,不过经济金融的难度没有太大的变化,跟20年和21年差不多。

虽然今年计量的分数线是40分及格,但是如果计量40+感觉不太够用的,除非你经济金融考的非常高,80+甚至90+。

计量考50+就不错了,够用啦;

计量考到60+就非常不错啦,跟别人拉开差距了;

计量考到70+你牛逼啦;

计量考到80+估计没有。。。我也不相信有人真的能考得到;

经济金融学这两年判卷尺度差不多,60+的分数也是不太够用,要不就你计量考的好一点,鉴于计量难度大点,所以还是经济金融考的高一点会比较好;

经济金融75+就不错了,够用啦;

经济金融80+就非常不错啦;

经济金融90+你有点牛逼啦;

经济金融100+你牛逼大啦;

经济金融考110+,请在学院门口摆个摊位,让我们膜拜一下。

面试难度:跟往年差不多,流程一样。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还是线上面试,不过跟以前问的问题还是差不多的。面试较为灵活,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主要是针对工作和学术进行提问。面试前需要把各个方面都进行充足的准备。


最后,关于想考经济学在职的考生,我之前也在微信公众号“经管考博之家”里发了一栏博士点院校汇总,里面是按地区分的,院校里有没有定向,我都已经写了,有定向名额的学校就可以在职,只不过各个学校的名额都非常有限,难度非常大了,所以趁着还有名额大家抓紧考。我会一直关注这方面的院校信息,及时在微信公众号以及我的朋友圈里更新,大家可以关注一下,以免错过重要信息。

还有就是个别院校把在职的设置为非全日制定向,大部分还是全日制定向,对于非全日制的含金量问题,我是一直觉得不如全日制定向的,因为全日制定向和非定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是一样的,看不出差别,但是非全日制的毕业证书上肯定是会有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字样的。如果不介意含金量问题,可以忽略,报就是了。

还有就是很多同学也在跟我讨论去国外读在职的博士,最多的就是去马来西亚读,因为疫情都是线上,也不用出国,还3年毕业,学费也不贵,就是不确定国内认不认,我也不确定,不过有的人跟我说国内很多不认可的,好像是要要去马来西亚那边呆满10个月才认,后边有机会我也详细了解一下。

其实在职博士不管哪一个专业,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很多人咨询的都是哪些院校可以在职的问题,我也很无奈,毕竟现在在职已经很少了,竞争激烈,难度较大,希望国家后续出台一些能解决这部分人需求的政策吧!

最后真诚的祝愿大家2023年考博都能考进自己理想的院校!


编辑于 2022-10-18 11:42


2023年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培养考博辅导在线直播课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