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山地香蕉”遇滞销 政府携手辰颐物语献爱心
6月28日上午烈日炎炎,位于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南溪镇的一片香蕉地里传出欢快的谈笑声,数十名村民背着箩筐忙碌着。这里是辰颐物语云南山地香蕉的一处采摘现场。“在河口及周边地区像这样的辰颐物语香蕉采摘地还有数十处,我们采摘香蕉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每天450吨左右。”辰颐物语红河州地区业务负责人焦秋辉介绍,这批香蕉通过该公司供应链体系及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当地的农副产品被贴上了“疫区”的标签,外销受到影响。加之其它产区香蕉近期大量上市,本地香蕉大量滞销,无数种植农户将陷入困境。
河口瑶族自治县南溪镇镇长王绅心系百姓,第一时间找到云南蒙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焦秋辉,希望能借助电商平台帮助村民们销售滞销的农产品。云南蒙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辰颐物语供应链体系的带领下,面向云南全境及东南亚地区发掘原生态特色农产品。
“河口地区的香蕉由于地域优势,口感优于国内其它产区的香蕉。”去年,红河州团队通过果园实地走访、深入农户学习、全国同类对比,将河口及周边地区的香蕉引入辰颐物语,希望可以为当地推广这一地标性产品。
辰颐物语是浙江温州一家以水果生鲜为主导,集开发、生产、销售、售后于一体的农业公司,在国内有三个电商产业园区和四个大型种植基地以及数十个专业生鲜仓库,配送范围覆盖全国各地,形成了完整的生鲜水果供应链体系。根据辰颐物语“815”计划,将在年底前完成80个贫困村扶贫任务,为贫困地区打造10个地标性爆款农产品。

接到南溪镇政府邀请,红河州团队深入农户实地考察。了解到往年同期的实际情况,4月至7月是新蕉和老蕉交替时期,这段时期的河口香蕉因国内其他产区香蕉上市影响会出现价格暴跌,严重滞销,甚至农户因承受不起采摘成本会直接扔掉。
残酷的现实让农户无法选择,听到团队反馈的事实,辰颐物语创始人陈小丹女士当即决定:“即使我们的能力有限,也要帮农户们多一个选择”。红河州团队得到指令后迅速展开各方资源调动,加上南溪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到一周时间,便完成供应、物流、宣传等筹备工作。
5月28日,辰颐物语线上平台对云南山地香蕉开展活动推广售卖,仅半小时即销售20万单,三天共计销售60万单,相比活动前平均每天2万单销量增长10倍。“从春节后到现在累计销售已突破300万单。”红河州团队介绍,辰颐物语今年下半年计划签约800家种植农户,其中含100家左右的贫困种植户,以发放农资农具、优先采购、补贴奖励等形式继续调动产区积极性,预计下半年销量将达到500万单、产区采购量达到20000吨。
通过电商与产区种植农户深入合作之后,让农户得到直接收益,香蕉品质得到了提升,消费者也给予广泛认可,为“云南山地香蕉”这一地标性产品赋能。
拥有高品质的产品作为保障的辰颐物语,在推进平台高质量发展中,改变了以往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陈小丹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以品牌战略助推平台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将为我国生鲜电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和持久动力。
辰颐物语作为水果生鲜电商的平台,不仅拥有自己的水果品牌,还通过整合全国各地大型农业生态基地,剔除了中间众多的市场流通环节,保证旗下水果由果园现摘发货。目前,辰颐物语已经建立4个大型种植基地,签约全国种植示范基地100+,总面积超50万亩,合作果园将近500+个,专业生鲜仓库45个,配送面积覆盖全国各地。
除了“甜满中国”计划,未来,辰颐物语将在品牌化的道路上继续深耕,打造出更多像辰颐物语一样的优质品牌。尝试多品类发展,将在中高端水果、休闲食品、日化用品、护肤品等领域推出全新子品牌,为用户提供更多生活好物,致力于成为第一品质家庭生活服务商。
细数辰颐物语走过的扶贫助农之路,早已化作了满墙的勋章和荣誉,时刻提醒着我们辰颐的使命。
肩负助农新责任

一直以来,辰颐物语深耕农村电商,积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探索出了“社交电商+爱心助农”的脱贫攻坚新模式。目前,辰颐物语拥有4个大型种植基地、签约全国种植示范基地100多个、合作果园超500个、专业生鲜仓库45个、电商加工产业园4个,目前在建云仓5个,实现了从种植-生产-仓储-运输-销售-配送的纵向一体化供应链体系。近年来,辰颐物语共带动销售秭归脐橙近5万吨,带动当地就业2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