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豪试炼场·高阶试炼·忘斋食单】热牛奶时代

2020-11-08 10:28 作者:三风子改  | 我要投稿

记得某位名人的信条说过:热甜饼和冷牛奶对你的健康有好处。

诚然儿时的我喜欢一边泡脚一边喝着冰镇过的袋装奶,但热牛奶的风味依旧回荡在记忆的某个地方。

先前写《汽水之香》CV5935147的时候,我说我的童年是被浸泡在汽水的香味里,但比汽水香味更久的,是热牛奶的味道。

她伴随了我小学与初中的大半时光,那时我的“热牛奶时代”。

小时候我们这儿有几家养牛的。说是牧场主有些夸大,只是几头奶牛罢了。为了给还在念小学的我“补补钙”,家里并没有大量购入超市里贩售的那种工业制品(袋装奶),而是用最朴实的方式——订购个人家生产的牛奶。

我家每天都订一斤奶,我喝半斤,爷爷喝半斤。奶奶最初也喝,但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东西犯恶心,肚子痛,后来读了点书知道这叫乳糖不耐受,貌似很多国人都有这样的体质来着。

牛奶都是装进玻璃瓶的,每家的瓶子都和送奶人约好了放在某个地方。后来订奶的人渐渐少了,就改用塑料袋装,看起来很危险又不太卫生。不过我家比较“固执”,用性格薄荷都刷不回来的那种(宝可梦上头了……),还是要求他们用玻璃瓶装。

一瓶子足有半斤多,看起来分量十足。从前某乳制品厂商的广告语说“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结果到了我家这儿成了“每天奶一斤,强壮祖与孙”。

这时牛奶还都是生的,需要“炖”过以后才能喝。顺带一提过了几年又有一家乳制品厂商入驻本地,配送的牛奶都经过加工杀菌,可以直接饮用,此外还有不同口味的产品选择。最初我家也打算改订这种的,好喝还方便,但后来还是作罢了。一来价钱不划算,二来对这种工厂出来的东西也没什么好感。

炖奶这件事,家里一开始是用大不锈钢杯子放在炉火上煮沸,这时候味道还很正常,后来用一只小锅,煮出来一股子焦糊味儿,这也造就了我最不爱喝的一段时期。

同时最不喜欢的事就是去补习班。为了补数学和英语,初中每逢寒暑假都要去附近的补习班提前学下个学期的内容。功课倒没什么难的,稍微听听都能懂,只是每天耽误游戏的时间让人挺不爽的。

加上又要在晚饭前后喝那么一大缸子的焦糊味牛奶……对一个十多岁的少年而言还有比这更糟的事吗?

和热牛奶有关的回忆似乎总是发生在晚上。

因为喝牛奶都是在晚饭后。外面的天色微暗或是全暗,电视上黄金档的动画开始,正是厨房里牛奶煮开的时候,屋子里弥漫着那种说不上很香但是很好闻的气味。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小学,因为什么事来着晚上没吃饭,好像是等爷爷回家。那时候老爷子还没退休,依旧在教课,每天早出晚归。那天估计是有事,直到大晚上才回来。

听说我没吃完饭就睡了,他把还没来得及煮的牛奶匆匆煮好,叫醒我补上这一顿。

于是那天深夜(也许不是太晚,儿时我一般睡得很早)我一边捧着发烫的杯子,一边坐在电视前面看动画,吃火腿肠……当然不是满口肉丁的那种,只是很古早的面粉肠。客厅里没开灯,只有动画片花花绿绿的光彩交织在电视机屏幕上,然后辐照在漆黑的室内。

童年的事都朦朦胧胧的。那个场景连同老宅的客厅,至今我仍能想起,可又觉得像是被浸泡在什么液体里似的,随着年纪的增长变得越发模糊,难以看得真切。

我再也无法触碰到它们了。

光喝牛奶其实滋味有些单调。鲜奶听着唬人,喝起来也就比白水多了那么一点滋味。偶尔家里也会添几勺高乐高什么的。说起高乐高也算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回忆。当年电视上总有那么几个“外星人”和一群孩子嬉闹,最后高乐高的罐子——红盖黄身的塑料罐上印着格外醒目的logo,出现在荧屏之上。

这要算是我们那时候的“网红饮品”了。

现在高乐高销声匿迹,可在当年风靡了好一阵子,记得那时《家有儿女》就有高乐高的植入,有兴趣可以在第一季当中找一找。

我家最常喝的是巧克力味。一两勺加到杯子里,褐色混着乳白,看起来很浓厚很香,一口气灌进去也不管是热是凉。喝完咂咂嘴,那股巧克力的浓郁回味仿佛还在嘴边。

还有一段时间喝香草味。这个口味偏甜,且香精的味道很重,一大杯也稀释不了那份甜味。

虽然我家的热牛奶可以和高乐高同饮,但是唯独不让加糖,说是这么做没营养。现在看来只是老人的愚见,市面上那么多带甜味儿的乳制品也不见有什么问题。后来我偷偷给杯子里加了勺糖,但总觉得不是那么个味儿。

其实鲜牛奶炖出来本身就带着一种淡淡的甜味和香味,朦胧之中让人感觉是母亲的味道(深情),直接当水喝当饮料喝也没什么不好的。

但小时候总喜欢滋味浓重的东西,每次都盼着加高乐高的时候多来半勺,现在的我倒宁愿只喝一杯什么都不加的热牛奶,毕竟体重血糖血脂都摆在这儿啊……

对了,牛奶放一段时间晾到微热之时,还会结一层皮子。这东西没什么说法,我就叫它“奶皮”,科学上讲这东西不太健康,但我还挺喜欢的,偶尔也会吃吃看,不过一搅和就化了。

记得爷爷他老人家发明了一种很邪典的吃法,牛奶泡面。

当时是有朋友找他们搓麻,也没来得及做完饭,为了忽悠我就用牛奶煮了一碗方便面。

《女神异闻录5》中有关于咖喱加入酸奶会变得滋味醇厚的小知识,但真的拿牛奶煮泡面,那滋味也有点……

奶油培根意大利面也许和那个差不多?不过我没吃过就是了,希望见多吃广的朋友们能告诉我是不是这样。

鲜牛奶拿来泡饼干,蘸面包或者豆沙包,这种“正常”的吃法还是挺不错的。

05年前后,我家搬到车站附近的住宅楼里,依旧能订到鲜奶。他家貌似是全市配送,老板或者老板娘骑着车子挨家挨户配送,我偶尔在放学路上也会看到夫妇之中的一个,好像姓马来着?祖父母叫老板“马回子”,应该是回族人吧。

大学时我在短篇小说《牛奶铁道之夜》里写关于牛奶配送的事情,里面就有他们的影子。其实送牛奶是一件挺累的活计,不仅累身体,还累脑子。得记住哪家哪户订了,还要记得订多少。不过那时候订鲜奶的人已经不多了,前面也说了有大型乳制品厂商入驻,提供直接饮用的牛奶的订送服务,还有口味众多的其他产品;同时超市里的袋装奶/盒装奶也纷纷登场。

此番冲击之下人家也赚不到什么钱,索性就奶盆洗手,退出江湖。

但大家的生活貌似也没受到什么改变,一来超市里能买到纯牛奶,二来也有替代品,比如羊奶。

记得是还在老宅子的时候订过一阵羊奶。

鲜羊奶比起鲜牛奶多了一些膻味儿,可我从小到大都不怕这种味道,反而觉得这样的风味挺不错的。

羊奶订购了一年有余,又有新的养牛人出现,本地的鲜奶配送又起死回生了。可我并不想再喝下去,只有爷爷还坚持订鲜奶煮着喝。

那时我已经在喝广泽的袋装核桃牛奶了,因为这个更甜更好喝,而且不用忍着煮开之后依旧骇人的余热。小时候我还挺“猫舌”的,现在能大口吃刚出锅的炸货或者火锅里涮好的肉/丸子,也多亏了那时的“特训”,我可是喝热牛奶喝了快十年的主儿啊。

但就像婴儿一样,我也终究离开了热牛奶,转而投奔“工业制品”的怀抱。

自家生产的牛奶逐渐没落,我总觉得这不仅是一种习惯的改易,更像是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以及坚守着传统的小镇,在工业生产带来的便利之中逐渐向现代文明屈服并被同化。

固然我们并不能用可悲或可喜去对这一现象妄下断语,因为无论如何,过去的生活都不会再回去,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改变。

因为这也是人类社会对人之思想的潜移默化。发展必定会带来一些东西,同时抹消一些东西。

大到一国一城,小到一瓶鲜牛奶,也许都是现代社会发展至今的牺牲品。

如今十几年过去,不管是高乐高还是祖父母用小锅炖煮的牛奶,都已经只能在回忆里品味。正如歌里唱得那样,“往事只能回味”。

想喝现成的牛奶,随时都能到就近的超市买个一两箱放家里屯着,甚至都不用出门,一个订单下去,半个小时以内就能送到。

我也曾打算在网上买几罐高乐高回味一下童年,可忽然想起家里早已不再煮牛奶了。高乐高是需要热牛奶去调和的。把袋装的“纯牛奶”加热也未尝不可,只是总觉得这里缺了点什么。

前些天偶然看到某宝上英国进口的可可粉特卖,打算买个一两罐。自己喝,也给爷爷奶奶送一些尝尝鲜,可是猛地发觉自己已经很久没喝过热牛奶了。

鲜牛奶煮过之后没什么特别的味道,除了奶香和一点点甜,就是很淡的白味。可一旦要是喝了几年,也会留下些特别的回味吧。

甚至让这回味与岁月紧密相连。

我的童年,也许应该叫热牛奶时代。


【文豪试炼场·高阶试炼·忘斋食单】热牛奶时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