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消化科-结核性腹膜炎

2023-01-25 07:03 作者:佛系老干部2021  | 我要投稿

发病机制:

多继发于其他部位的原发结核病灶,腹腔内病灶直接蔓延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肠结核、输卵管结核),少数由血行播散引起;

病理:

腹膜表面常有散在的粟粒样结核结节;

渗出型-形成腹水,草黄色、淡血性、乳糜性,可有包裹性腹水;

粘连型-腹水少,肠袢互相粘连与增厚的网膜形成包块,肠曲因受压与束缚而导致肠梗阻;

干酪型-由于粘连形成多个小房,内有脓性分泌物,侵蚀周围组织导致肠曲、腹腔、阴道破溃形成瘘道;病情最重;

临床表现:

症状:腹痛、腹泻、腹胀、腹部包块、腹水;

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较多(女性生殖系统更容易患结核),起病缓慢;

结核中毒症状-发热、盗汗、消瘦;

腹痛-一般是持续性钝痛(与并存的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有关);有时不完全梗阻时有阵发性腹痛;急腹症(肠结核穿孔时)

腹胀-腹水产生时有腹胀,但没有腹水时由于肠道功能紊乱也可以腹胀;

腹泻与便秘-比较常见,一般3-4次/天;不会有血便

最多见的并发症是肠梗阻;

体征:

腹部揉面感(不特异)、腹部压痛轻微、腹部肿块多位于脐周(由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曲粘连、大网膜增厚导致)、移动性浊音(+)

辅助检查:

ESR增快、贫血、PPD强阳性(无特异性但可作为病变活动程度的监测);

CXR-可发现胸部原发病灶

腹部平片-发现肠梗阻、肠胀气、肾结核、骨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钡灌肠-可以显示升结肠被上提(肠结核)

    腹水检查-草黄色渗出液、比重>1.018、蛋白质>30g/L、细胞>500/ul淋巴细胞为主;ADA可升高;查瘤细胞除外癌性腹水、细菌培养除外细菌感染;

腹腔镜活检有确诊价值(找到干酪坏死性肉芽肿),只能发现腹膜表面和肝表面的病灶,不能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广泛粘连者为禁忌;

诊断:

青壮年患者,有既往结核病史和其他部位的结核证据;

原因不明发热2周、腹痛、腹胀、腹水、包块、腹部压痛、揉面感;

PPD强阳性;

腹水检查为渗出液,淋巴细胞为主,细菌、肿瘤阴性;

钡餐发现肠粘连征象;

临床诊断,抗结核治疗2周见效可诊断;有腹水的可腹腔镜活检确诊;

鉴别诊断:

与产生腹水的疾病鉴别:

腹水常见3大原因-肝硬化、肿瘤、结核性腹膜炎;

肿瘤-转移癌、淋巴瘤、卵巢癌;通过腹水找瘤细胞、CT和Bus找原发灶;

肝硬化-为漏出液、有肝硬化失代偿的表现(出血倾向、肝掌、蜘蛛痔、脾大、静脉曲张、肝结节或颗粒状);警惕肝硬化合并结腹;

与腹部包块鉴别:

要与腹部肿瘤和克隆病鉴别,粘连产生的斑块纫而不硬;

治疗:

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抗结核治疗同肠结核;

适当放腹水;

手术治疗;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消化科-结核性腹膜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