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教育】怀宁事业单位面试班——从“紧张”开始谈面试如何备考。
面对面试,考生最多、最普遍的问题是”面试的时候,紧张怎么办啊?”,这也是很多初次经历面试的考生面临的第一大问题。首先“紧张”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面试的时候一点都不紧张反而不正常。紧张说明你敬畏、珍惜、重视这次难得的上岸机会。适度紧张可以让大脑更加兴奋,激发个人潜能,控制好更加有利于面试发挥,我们认为考生出现“紧张”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两个,具体说明如下:
面对问题,没有思路。
这是第一大主因,因为你不会,面对问题不知所措,应对无法,所以你会紧张。很多考生误认为面对那么多考官说话,自己害怕。其实不然,考官又不是妖魔鬼怪,你害怕的不是考官,而是考官嘴里读出来的题目。如果考官问你“在数学上,1+9等于几啊?”你可能很会答,坚定、肯定、简洁、自信地给出明确的答案“10”。原因是你熟悉、你知道、你了解,而结构化面试中考官的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你可能并不熟悉、并不知道、并不了解。例如,他可能问“有这样一个等式:1+9=0.请谈谈你对这个等式的理解。”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人说很简单(PS:面试中往往最简单的题目,反而让考生不知所措,考生常常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因为担心回答不充分,故此为之,实则不然。后面我也会举例说明。),而是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下手,要从哪些方面答才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那么,这样一道题怎么回答才会令人满意呢?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到不同的解读和理解:
从数学的角度,这个等式并不成立,因为结果是10,十位虽然少了一个1,但是结果却谬以千里。这也验证了那句“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的古训。那么工作中就应该做到“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从哲学的角度,这个等式违背了规律--数学运算法则。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学会“认识规律、尊重规律、运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我们不能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去工作,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否则结果则是“0”。
从管理的角度,这个等式经常被演绎。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团队的领袖有时候起着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头”没有带好,整个团队也会遭遇“O”的境地;还有一句话“一条鱼腥了一锅汤,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针对团队里面的害群之马,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后患无穷。
从事业的角度,这个等式发人深省。古语有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在事业的攻坚期,我要咬住牙,坚持住,不抛弃、不放弃,矢志不渝,走好“最后一公里”。
从生活的角度,这个等式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0”代表“圆满”,当我们取得满意和骄人的成绩时,要有“空杯心态”“归零心态”,一切要从头开始、从零开始,树立新的起点、新的目标和新的梦想,攀越新的高峰,而不应骄傲自满、停滞不前。
这是一道发散性题目,或者也可以算是联想创新类题目,考生可以不拘一格,可能还有很多解读和理解,我相信考官手里的那份“答案参考要点”写得是:能够从多角度发散思考、有理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可。如果你平时有意识的培养和稍加点拨,我相信一定也会给出更精彩的理解和思考,关键是选准角度,即“理解的”逻辑起点,或关键词,或主体,随之扩展,自然思如泉涌、滔滔不绝。
上面只是一个例子,你要想不紧张,就需要熟悉结构化面试题目的特点、类型、考察点,然后形成一系列应对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样你听到题目的时候就会心中有数,应对有方,自然不会紧张。
没有经验,缺乏锻炼。
这是第二大主因,大家知道如果是有工作经验的人,例如学生会主席、班长、推销员、主持人、广播员、老师等,他们回答面试问题的时候,很能说,也不怎么紧张,原因是他们与“经验”和“锻炼”,面对众人,开口说话的机会多,表达能力也就好一些。
但是,并不一定代表面试的时候,他们一点不紧张,一定得高分。因为面试考场上的表达和我们平时聊天瞎谈是两码事。面试时的表达是在特定的场景内、特定的时间内、特定的对象前,回答特定的问题。“敢说”不代表“能说”,“能说”不代表“会说”。故此,你还需要一定的锻炼或者称之为训练,让自己从“敢说”到“能说”,最后“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