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在这个专属于医生的节日里,我们走进普瑞眼科医院,走进可亲可敬的院长蒋国安身边,聆听蒋院长的从医心声与背后的小故事……
从医50多年,无论在军队医院当医生、科主任,还是在普瑞眼科医院任院长,虽然环境身份发生了变化,但我本色不变,初心不改。“生命至上,患者第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我从医几十年来始终坚持的基本信念和原则。
虽然我的名字叫国安,父辈和我都希望国泰民安,但我只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清楚医生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去做?崇尚医德、治病救人是我一生所追求和践行的奋斗目标!
历史上名医代表葛洪——让贫困低薪阶层轻松地用药;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患者如至亲,同行勿相轻等医圣大家,一直都是我崇拜、敬仰和学习的榜样与力量。所以,医德不仅是我们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也是我们医务人员的思想行为品德和底线。作为医务工作者,仅有良好的医德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精湛的医术。50多年来,我一直在军队和地方从事眼科诊疗,尤其是对眼病疑难杂症的医治和探索研究,为眼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福音,取得了一定疗效和成果。
我认为,医德和医术都是医生必须具备的天然能力和素质,医生应该同时具备良好的医德和医术,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以患者为中心,真正赢得患者信任和尊重,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记得在乌鲁木齐普瑞眼科医院开业后第二年,有一位从河南来吐鲁番打工的农民,患2型糖尿病10多年了,来院前视力明显下降至双眼都看不见,经当地医院治疗无效后来到我院,经检查右眼无光感,左眼前指数视力,双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眼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双眼玻璃体出血等四种严重疾病,情况紧急。患者50多岁患有精神分裂症,家里只有出嫁的妹妹是唯一亲人,经济十分困难。当时考虑到手术风险大,加之患者经济能力差,权衡利弊后决定,要尽一个医务人员的职责和全能,想方设法以最大努力让他保留一点视力,起码不让他黑暗中生活和绝望。于是我发动全院捐款,医院减免费用等。经过精心手术,患者左眼恢复到O.1,目前,已过去10多年了,经回访了解,患者的眼睛仍然维持此视力。

还有来自南疆一位六十多岁维吾尔族女患者,双眼老年性黄斑病变来到乌鲁木齐后曾到多家医院门诊医治无效,后及时收住我院,在大查房时知道她不仅患黄斑疾病而且站立困难,且脚上起了许水泡影响行走,我给她用针线一一穿破、清创,后很快痊愈出院,使患者深切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与温暖。

如今,乌鲁木齐普瑞眼科经过全院上下十多年共同努力,起初名不见经传的眼科医院,成为在患者中颇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医院,成为边疆各族眼病患者的“追光者”和“追梦人”。 今后,普瑞眼科将一如既往弘扬高尚医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用心、用情、用爱为各族患者排忧解难,为更多家庭和患者带来光明与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