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明靖难之役,朱棣凭何以弱胜强,最终登基开创永乐盛世

2023-02-21 08:55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明朝建国初期,建文帝上位,但仅短短四年时间,就被叔叔朱棣赶下了台,而祸根则是削藩。建文帝登基后,有感藩王们的威胁,与黄子澄等朝臣商议削夺藩王的权力;不想坐以待毙的朱棣,则发动了“靖难之役”;然而,让人疑惑的是,战争过后,身为正统的建文帝却输给了朱棣的起义军。那么,朱棣为什么能够成功呢?这主要是因为明朝的藩王更加亲近朱棣。



首先是从血缘上来说,明初的藩王大多都是朱棣的亲兄弟,论亲近程度自然是强过侄子朱允炆。据史料记载,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时,周王、宁王等诸王就曾直接联系朱棣,向其诉苦或投诚。



要知道,藩王是明初最为强大的势力,可这个势力不仅对朱棣无效,还是强援。正所谓“打虎亲兄弟”,当势单力薄的朱允炆对上有着多个藩王支持的朱棣,胜负早已界定。



其次,身为藩王的朱棣起兵造反,本就是为藩王出头;而皇帝朱允炆却是要打压藩王利益,从利益来说,藩王自然也更加亲近朱棣。



明史显示,无论是哪个藩王,或多或少都与朝堂的大臣们有联系,比如燕王朱棣是明朝大将徐达的女婿;而周王则是冯胜的女婿。



也就是说,朱允炆削藩相当于动了所有开国元勋的蛋糕,如此一来,靖难发生时,又怎么有权贵愿意辅佐朱允炆,去攻打朱棣呢?



综上所述,靖难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惹起了藩王的众怒。事实上,削藩不是不可以,但要得要领。就比如汉朝,同样是削藩,却推行了推恩令,让藩王的儿子们各分一杯羹,从内部瓦解。



可朱允炆却一年之内废了五个亲王,还没有任何善后的举措,结果直接把藩王们推向了敌方阵营,致使在后来的战争中无人可用。



这也告诉我们,想要做成一件大事,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实施正确的措施,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大明靖难之役,朱棣凭何以弱胜强,最终登基开创永乐盛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