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森堡——十世纪危机
“这是里森堡最动乱的百年,是一段充满纷争的历史。”——里森堡国立大学历史系教授,但书亚语。
历史沿革
公元904年,里森堡第一王朝末期,灾祸横行,民生凋敝,政府腐败无能,兼地敛财。
公元905年5月,洛林郡爆发起义,周边城市纷纷响应,次月起义之火袭卷全国,声势浩大,史称“洛林起义”。
公元905年9月,克里斯汀堡,威灵郡,罗门多郡等重镇被起义军攻克,剑锋直指里森堡都城,君主里森五世于二十八日弃城逃跑直奔北方里克尔郡寻求“染血者”大公——亚兰德•伊斯的庇护。同月三十日,里森堡都城守军开城向起义军投降,里森堡第一王朝名存实亡。
公元905年12月,“里克尔之夜”事件发生,里森五世遭到谋害,同月,大公亚兰德夺取王位称帝,建立伊利王朝,自称“伊利一世”,定都德尔福犁堡,里森堡第一王朝灭亡。(此时亚兰德38岁)
公元906年3月,“德尔福之血”事件发生,伊利一世以“和平谈判”之名邀请起义军首领查德到德尔福宫参加晚宴,在宴会高潮之时,伊利一世的私兵突然闯入宴会,将查德与其随从杀死。
公元906年8月,伊利一世集结重兵围剿起义军。
公元908年2月,起义军最后一座城池被攻破,“洛林起义”灭。
公元920年11月,伊利一世在出猎途中不慎跌落下马,当场身亡,亨年53岁。
公元921年5月,伊利二世及位,但应其年幼,约瑟芬王后代理政事。
*人物简介
伊利二世:伊利王朝的第二位国王,全名:希律思•伊斯,伊利一世的幼子,及位时年仅六岁。(其兄希恩•伊斯应染上肺痨不幸病故,年仅19岁。)成年后,在同王后约瑟芬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而遭到软禁,郁郁而终,年仅二十一岁。
约瑟芬王后:“夺冠者”约瑟芬•伊斯,原名:约瑟芬•德尔塔娜,伊利一世的第二任王后,女大公 席德•德尔塔娜之女,因政治联姻嫁于伊利一世。为人富有野心且大胆。
公元 928年8月,“伊利之歌”事件,一首童谣传遍全国,歌词种种暗示王后将亡。
公元933年4月,伊利二世夺取失败遭到王后软禁。
公元933年10月,“护佑者”大公亚蒙•伊斯以“保卫王权,护佑国王”的名义集结军队三万余人进入德尔福犁堡,逼迫王后还权。
公元934年11月,约瑟芬王后被公开处死。(她也是里森堡历史上第一位被公开处刑的王室成员。)
公元936年,3月,伊利二世去世,年仅二十一岁。
公元936年,5月,因伊利二世膝下无子,由大公亚蒙•伊斯及位称“伊利三世”。
公元941年9月,大公亚蒙•伊斯发布退位诏书称由于自己身体日渐不良,现传位于自己的长子兰登•伊斯,继承“伊利三世”。
公元942年1月,兰登•伊斯及位,应其父诏书继承“伊利三世”之名。
公元945年11月,多地出现大饥荒。
公元947年,10月,全国大瘟疫,街道上满是尸体,臭味冲天。
公元950年,5月,伊利三世颁布法令,降低税收,发放救济金,恢复生产。
公元951年——公元971年 “平和的二十年”。
公元975年,9月,伊利三世去世,亨年五十四岁。
公元975年,8月,伊利三世第四子道格•伊斯继位,称“伊利四世”
公元979年,8月,伊利四世率兵亲征蛮族,大获全胜,立碑纪念。
公元982年,2月,伊利四世下令重编史料,意图恢复在混乱中而缺失的旧日历史。
公元986年,6月,“洛林郡大案”,此案为里森堡史上最大赛博件之一,牵涉多名高级官员,包涵谋逆,贪污,谋杀等罪,影响波及多郡。
公元989年,3月——5月,伊利四世数次游乐南方郡县,大举欢庆,致使国库亏空。
公元992年,3月,伊利四世大举东征,意图以战争红利填补亏空。5月,兵大败回国。
公元993年,2月,国库赤字,王国爆发财政危机。
公元994年,12月,伊利四世于宫殿大厅被刺身亡,享年三十九岁。
公元998年,伊利王朝覆灭。
*人物简介
伊利三世:里森堡史上被称为伊利三世的有两人,一位是亚蒙•伊斯,另一位是其长子兰登•伊斯。现提及时一般默认为后者。
兰登•伊斯:伊利王朝的第四位君主,性格平和,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