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老师解惑:为什么我做阅读理解总是感受不到命题老师的意图呢?

2023-03-22 17:29 作者:马正讲阅读理解  | 我要投稿

一名初中生的疑惑:

为什么我做阅读理解总是感受不到命题老师所想让我感受的点上,有什么方法改变吗?

马老师的回答:

你要知道,同样一篇阅读理解的文章,每个人读完后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不同的。

如果是主观感受,那就无法评判对错,更不要说打分了。

要评判对错,要打分,就必须要有清晰明确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呢?

就是从两个角度出题考你:

第一个角度,考你到底读懂文章没有?

第二个角度,考你这篇文章到底好不好,好在哪里?

你说感受不到命题老师所想让我感受的点上,其实就是不懂得这两个命题规律。

我告诉你,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到高中,所有语文阅读理解的考题,其实都在考这两个问题,也只考这两个问题。

这是马老师研究阅读理解9年,分析了近20年的中考真题后,得出的命题规律。

那只问这两个问题,又太抽象太宏观了,没办法评分

于是命题老师会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这两个部分,来考你读懂了文章了没有。经常考的就只有三大题型:概括内容题、理解内容题和把握中心题。

同时,命题老师还会从文章的手法部分,来考你这篇文章好在哪里?经常考的就5大题型。包括:人物描写题、环境描写题、句段赏析题、标题分析题和词语赏析题。

例如这道题,问你: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你能知道命题老师的意图,其实就是考你读懂文章了没?而且是概括内容题,那答案一定来自文章中,你只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这类题就是送分题。

又例如这道题,问你:第二段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的?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这其实是考你文章好在哪里?这属于作用类题型,是从文章写作手法的角度,来考察你语文核心概念和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这道题里,你就得了解环境描写到底是什么,以及环境描写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如何区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就要求你驾驭的基础知识就非常多,基础稍不扎实,就容易丢分。

那怎么办呢? 很简单,看看自己在哪些题型做起来更吃力,更容易丢分?

再针对薄弱题型,做专项练习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每天刷一篇阅读理解,更不需要把后面的几道题都做了。

如果孩子在语文阅读理解上还有困惑,可在评论区留言,马老师会分享多年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孩子们提分哦!


马老师解惑:为什么我做阅读理解总是感受不到命题老师的意图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