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母亲与弦理论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译文:世间的道路可以通过沟通开辟出来,并非是固定的道路。
老子:道在这里可以引申为规则,规律。
参考:

可:斧柄表声,“口”字表示言语许可、肯定。即道路通过沟通这把“斧子”开辟出来。
原文:名可名,非常名。
译文:所取的名字也可以是被修改的,并不是只有一种名字。
老子:我给举个例子,中国人管妻子叫妻子,外国人管妻子叫wife,发音不同意义相同,都是一种关系的指代。
参考:

名:在古代,晚上看不清楚事物,靠呼叫名字来辨别彼此。所以名是描述一种情况而取的名字,不同情况可能会有不同名字。比如我之于父母是子,我之于爱人是妻,是相对的。
原文:无,名天地之始。
译文:天地的开始源于一场有韵律的舞动,而这舞动是充满声音的。
老子:我通过冥想和观察,发觉人头顶上面的空间和脚踩的土地的来源,当先民问起来的时候,我就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描述给他们。
参考:

无:是“舞”的初文,本义为跳舞,跳舞是有韵律和节奏的动作。

始:口字上面是灵魂。嘴巴代表发出声音。灵魂通过声音的震动进入女子体内,是为开始。
l 《说文解字》:“说也。从口、㠯声 [1] 。”。胎儿已经形成是㠯之范式。口、㠯两范式叠加。胚胎的雏形是台之范式。
原文:有,名万物之母。
译文:有种存在能把这种韵律的声音舞动转化出来变成我们可以见到的实体,我们把这样的存在称呼为“母亲”。
老子:如你的妈妈,动物的妈妈,能将这一过程转化出来的人,被我们称呼为“母亲”,你也是你作品的母亲。
参考:

有:用手拿住这块肉。
我问老子:为什么“有”是用手拿住肉呢?
老子:月亮代表晚上,指代不可见的时段。肉,表示人类大多数在夜晚受精,从而创造了新生的肉体。能把这种无可见的震动拿住,转化为可见,就出现“有”了。
趣味扩展:物在古代为杂色牛。
原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译文:所以我们通过观察衣服的舞动,就能看出来织布人的巧妙的设计和心思。
老子:在古代用织布机织布,布匹之间交叠的线的粗密和花纹会反映出来织布人在生产出衣服时候的精神状态和心灵震动。
参考:

常:在这里表示衣服。
原文:常有,欲以观其徼。
译文:我们可以根据衣服生产出来后的样子,判断它的功能和适配。
老子:在古代,衣服被根据它的样式来区分功能。民有民服,兵有兵服。所以通过拿衣服给人们打比方,让先民看到万物都有其作用。
参考:

徼:巡查,巡逻。在这里表示穿着衣服去巡逻,这样的衣服有这样的功能。
趣味拓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
https://wenku.baidu.com/view/d0d61a3d95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0?aggId=d0d61a3d95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0
比如:深衣有12片,以应12个月;周代青铜盔和青铜胸甲,甲片衣与布衣不同,做打仗用。
原文: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译文: 这种看不见的舞动或者震动,和这种存在,同时来自宇宙,但是被描绘的名字不一样。
原文:同谓之玄。
译文:但是他们都可以被看成像是丝线一样的存在。
参考

玄:会意字。金文是一束丝的样子,丝在染色的时候扎成束,然后晾晒,晾晒时要悬挂起来
原文: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这种丝线叠加丝线,就是通往美好的路径啊。
老子:我观世界和宇宙,发现了世界和宇宙是由震动引起的,这种震动是一种能量,而这种震动经过转化变成一种实体,让人赞叹不已。我观生活和自然,发现这种转化随处可见,便拿来做比方,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大米啊,我们只做这种观察,我们不是科学家,我们提供一种观察基础,让合适的人拿他来发展吧。
趣味拓展:
弦理论,声音,音乐,和弦,共鸣,舞蹈
地字:古为土和蛇,震动出蛇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