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 没受过伤的手指,弹不出打动别人的曲子

“哦豁!这一套和弦走下来好牛逼啊!我要学吉他!”。
“朋友带我去看了Tommy Emanuel的演出,我要不行了,我要学吉他!”
“……牛逼……炫……我朋友……的演出……的曲子……我要学吉他!”

很多人就是这样入坑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菜鸡变成了老鸟(也不排除老菜鸡

),但是看着一个个萌新眼睛里带着光,说着几年前我们曾说过的话,几年前我们干过的事儿,就好像当年我们入坑一样,脸上不禁露出了老父亲一样慈祥的微笑。
想想以前和我们一起入坑儿的人,大家的眼里都放着光,可是退坑的人不在少数。
那么,弹吉他难不难?为什么这么多人退坑,就像D-Day登陆日的奥马哈海滩一样?
右手不难,左手难。摁和弦太疼,真受不了,换和弦跟不上,坚持不下去了,琴就放在那儿积灰吧。
他们的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
自动挡横空出世
为了让更多人学会吉他,一个东西问世了:有了它,什么大横摁,什么换和弦速度跟不上,手疼啦,都是不存在的,你只要一根儿手指头,大多数和弦都不成问题了。

一次一个钮,和弦全玩溜。手不疼了,换和弦速度也跟得上了,也不用担心打品了,但是总觉得少了不少东西。
揉弦呢?推弦呢?勾弦击弦呢?滑音呢?等等等。没了这些东西,弹吉他干嘛呢?
放伴奏不好吗?大家都开心了。

琴变成自动挡的同时,弹琴者的提升空间也变得极其有限。估计“换挡器”在市场上流通以后,大家关注的都不会是烧火棍与否了,而是你到底是不是自动挡玩家。
甚至说吉他考级现场的工作人员都会先设两个区域:“自动挡考区”和“手动挡考区”

自己练琴至今,回过头追忆一下自己的萌新时代:押尾以及松井式啪啪啪,爱美妞(Tommy Emanuel)神一样的美式乡村风,和Paco de Lucia的轮指,Rodorigo yGabriela夫妇Flamenco和金属元素的胶合等等等。
大神太多了,不一一列举了。
音乐风格不一样,但是对萌新时代的自己来说,极具魅力是他们所有人的共同点。
入坑也是因为他们的魅力,支撑自己下来的是一种热爱,一种可以让枯燥和疼痛都烟消云散的热爱,恨不得拿下一个几天甚至几个星期都拿不下来的乐句以后高兴得像个拥有全世界的孩子一样的热爱。
看着自己爬格子从生疏到日渐熟练,看着自己手上的茧子让自己摁起和弦越来越顺手,这种快乐是自动挡给不了任何人的。
“没受过伤的手指是弹不出能打动人的旋律的。”这句话现在越看越对。
自己的茧子越来越厚,技术越来越熟练,朋友也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美好的回忆,这全是自动挡给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