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志个人简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疗法

职务:成都西南儿童康复医院
发育行为科门诊主任
中医脾胃科主任
职称
硕士研究生
主治医师
专业擅长
注重运用中医方法针对小儿脾胃功能进行调理,包括中药治疗、中医推拿、捏脊、肝脾调理等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肠胃功能紊乱、营养吸收不好、胃口不好、食欲不佳等问题,并能强壮儿童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发育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语言障碍、抽动障碍等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
医生简介:
先后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大学本科)、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曾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三甲医院深造工作。
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中西医结合针对儿童脾胃调理、内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神经发育障碍及心理疾病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多次受邀参加全国、省、市级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厌食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在夏天,天气炎热本身也就对胃口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小儿厌食症,一定要积极的纠正,否则可能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对于小儿厌食症,中医的辨证论治可以针对不同的症状来调理治疗。
1、脾胃阴虚:
症见不欲饮食,口舌干燥,食少饮多,面色少华,皮肤不润,小便黄赤,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象细数。此为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致脾胃阴液受损所致。
治法:
滋脾养胃
方用养胃增液汤:石斛,乌梅,沙参,玉竹,白芍,甘草。若脾气虚者,可加山药,扁豆以补气健运。若手足心热,口干舌红者,可加胡黄连,丹皮,莲子心以清热养阴,宁心安神。若口渴引饮者,可加芦根,天花粉以生津止渴。若大便秘结者,可加火麻仁、瓜蒌仁以润肠通便。
2、脾胃不和:
症见食欲不振,甚则厌恶进食,食少而不香,多食或强迫进食可见脘腹饱胀,形体略瘦,面色欠华,精神良好,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象细滑。此为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所致。为厌食病中常见证候。
治法:
运脾和胃
方用调脾散:苍术,陈皮,炒神曲,炒鸡内金,佩兰。若腹胀明显者,可加木香,炒莱菔子,以消积理气。若舌苔黄腻者,可加藿香,薏苡仁以化湿醒胃。
本证也可用以下验方:苍术10克,山楂10克,陈皮6克,鸡内金6克。
3、脾胃气虚:
症见食欲不振,少食懒言,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舌淡、苔薄,脉细弱。此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中气不足所致。
治法:
健脾益气
方用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薏苡仁,桔梗,山药,扁豆,莲子肉,砂仁,甘草,大枣。若舌苔薄腻者,可加苍术,以运脾燥湿。若腹胀者,可去甘草,加木香,香附以理气宽中。若易汗出者,可加黄芪,防风,牡蛎以顾护卫表。若口吐清涎,大便溏薄者,可加煨姜,肉豆蔻以温运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