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双刃神兵,伴随国王与骑士们的传世宝剑(七)——“烧火棍”提泽娜

2021-12-18 00:15 作者:Pad13ofCK  | 我要投稿

本篇我们时隔1年更新一下有关中世纪宝剑的内容,在前一篇中我们提到,伊比利亚传奇文学《熙德之歌》(Cantar de Mio Cid)中,这位骑士有2把著名的宝剑。其中之一是前一篇的“百炼钢”科拉达,另外一把则是本篇将要提到的提宗(Tizón),后来也被称作提泽娜(Tizona)。

现藏于布尔戈斯博物馆的提泽娜

首先来说提泽娜这个名字,是提宗( Tizón)的阴性形式。就像前面标题中调侃的那样,其含义是“燃烧的木棒”,也可以引申为“挑动争端者”,这倒是比较符合故事中的熙德。毕竟在《熙德之歌》中,他被放逐后走到哪抢到哪,引得各方领主都来攻击他,完完全全是个“制造麻烦的人”。对比之下,这一点就和《罗兰之歌》中,描写圣骑士面对异教徒时的悲壮场景有所不同。

回到《熙德之歌》这部作品中,提泽娜的登场要比科拉达晚得多。到了本书后1/3的118节,此时熙德已经在巴伦西亚建立了根据地,率军迎战渡海而来的摩洛哥国王布卡尔。在战场上取得优势后,熙德骑着自己的宝马巴维埃卡,追上了不敢与他对敌的摩洛哥统帅,并用科拉达将其从头一直竖劈到尾,随后夺取了对方的佩剑提宗。同时在这一节中还提到,这把宝剑价值一千金马克,大约是科拉达的10倍。

不过6节之后,提泽娜就和科拉达一起作为嫁妆被熙德分别送给了他的两个女婿。前一篇也提到了,这两人其实是名不副实的骗子,他们在回老家的路上抛弃了熙德的两个女儿,还将她们打得奄奄一息遗弃在森林中。好在前来送亲的堂哥随后发现她俩,熙德的两个女儿才幸免遇难。随后在王室法庭上,熙德从两个不肖女婿手中要回了宝剑,并将它们转赠给了手下。其中提泽娜被他转赠给了自己侄子佩德罗 贝尔穆德斯,后者在决斗中战胜了两女婿中的费尔南多 冈萨雷斯,甚至都没有用到这把宝剑。

(熙德的两个女儿被遗弃在森林中(Ignacio Pinazo 1879),B站TJ不让发请自行百度)

看完《熙德之歌》中的提泽娜后,我们再来看看现实中的这把宝剑。与科拉达类似,提泽娜的真实性也一直广受质疑。而且有不止一把剑号称是熙德传下来的瑰宝,其中之一和科拉达一起存于马德里的皇家军械库中,并没有公开向民众展示。按照库存清单中的记载,这把剑是十字形结构,剑刃主体为钢制,两侧均有有镶金铭文;剑柄及两侧的挡手为银质,并雕有城堡和狮子;在剑柄和挡手的末端,还有小的金狮子作为装饰;剑鞘由红色皮革制成,内衬有绿色天鹅绒。如此华丽的装饰无不体现着这把剑是一把礼装剑,实际并不适合用来砍人。也许这也侧面体现了熙德之歌中为何这把剑的价值特别的高,且并没有实战记录。

此外还有另一把更为著名的号称是提泽娜的剑,这把剑属于法尔克斯边伯。据称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在与卡斯提尔的伊莎贝拉联姻后,将其赠予了牵线搭桥的首任勒林 桑提斯特班伯爵佩德罗 德 佩拉尔塔。佩德罗同时也是马西拉男爵,马西拉的城堡也是他的财产。从佩德罗开始,提泽娜就收藏于马西拉城堡中。而这位纳瓦拉权贵的外孙,便是纳瓦拉宫廷总管、首任法尔克斯边伯阿隆索 卡里略 德 阿库那,提泽娜和马西拉城堡也一并为法尔克斯边伯所继承。且不论这一传承的真假,比较明确的是如今号称提泽娜真品的这把剑,从17世纪期就保存于其家族所有的马西拉城堡中。

2003年这把剑被西班牙登记为“国际文化遗产”,但文化部以缺乏实际证据证明其却曾属于熙德为由,拒绝从时任法尔克斯边伯何塞 拉蒙 苏亚雷斯 德尔 奥特罗手中购买此剑。当然恐怕还有另一个理由,那就是何塞的要价远高于文化部的心理预期。据称政府相关部门对这把剑的估价在20-30万欧元之间,而最终卡斯提尔-莱昂行政自治区和布尔戈斯工商部支付给法尔克斯边伯的金额高达160万欧元。目前这把剑和其他被认为曾属于熙德的物品,被一同展出在布尔戈斯博物馆。

提泽娜

这把剑长103厘米,重1.1公斤,剑刃为大马士革钢所著,剑身两侧均有铭文。其中一边刻有“我是提泽娜,制于纪元1040年(公历1002年)”,另外一边则刻有“万福圣母玛利,上帝与你同在”的字样。剑柄为长圆锥形,装饰有钉子和铁线。不过这把剑的样式和文字,都是14、15世纪末常见的特征,这也是其最受质疑的点。但是无论如何,这把剑比起前一篇中的科拉达,确实还是更加“中世纪”一些。

最后提一句,作为和科拉达齐名的宝剑,提泽娜也有很多的仿制品,制作同样精美,也体现了西班牙人对熙德传奇的喜爱之情。

仿制品提泽娜


双刃神兵,伴随国王与骑士们的传世宝剑(七)——“烧火棍”提泽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