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番茄酱

2023-08-15 01:23 作者:霖霆583296  | 我要投稿

凡是名字里带胡的、叫番的,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像是我们熟知的胡萝卜、胡桃,就是汉代张骞从海外引进的。而番茄,自然也是舶来品。

                

  番茄的起源

     番茄来自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区,它的祖先是野生的醋栗番茄,这种番茄体型很小,重量仅1-2克,像一串串小葡萄。除了番茄,这片神奇的土地还孕育了辣椒、土豆等食材。     公元前500年,番茄就已经被人类驯化。阿兹特克人(属于印第安人)被认为是最早种植番茄的部落。      16世纪,西班牙人首次将其引入欧洲。最早,阿兹特克人种植番茄是用来食用的,西班牙人也是将番茄作为食物引进,但在欧洲其他国家,红红的番茄最早被人当做观赏植物。       在当时欧洲人眼中,番茄属某种有毒茄科植物的近亲,自然也被默认身上存在毒性,加之番茄的酸会腐蚀他们的锡制餐盘,因此有关番茄有毒的传言就此流行开来。

    但其实,这种说法并非毫无道理,番茄确实是有毒的,其毒性来自叶子和未成熟果实中所含的番茄碱,过量食用会使人中毒。不过如果我们吃的是成熟的番茄,自然健康又安全。

被绘画改变的美食

引入欧洲整整两个世纪,欧洲人始终对番茄望而却步。 到了18世纪,欧洲较早开始食用番茄的西班牙人,将番茄和其他蔬菜一起画到画中,自此,一些大胆的欧洲人开始尝试食用番茄。 18世纪末,意大利菜谱里就已经出现了番茄。北美有样学样,19世纪后期,番茄开始在北美普遍入菜。

不仅引进番茄、食用番茄,西班牙人还将番茄推广到了整个欧洲及美洲,番茄的“走红”,西班牙人功不可没。

结缘中国

据记载,番茄大约是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国的,当时被称作西番柿或蕃柿,最早通过海路从广东等南方沿海传入,也有从中国台湾传入福建的路线。 虽然传入时间较早,但直到清末、民国初,国人才真正开始食用番茄。 在老舍写于1935年的文章《西红柿》里,是这样描述番茄的:番茄过去不过是“给小孩子们拿着玩玩而已”的东西,如今“由英法大菜馆而渐渐侵入中国饭铺,连山东馆子也要报一报‘番茄虾银(仁)儿’!”。

老舍先生虽然将当时国人追捧番茄这种洋玩意食物狠狠讽刺了一番,但不可否认,那个时候,西红柿已经开始在中国人的餐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番茄酱:我的老家在中国

番茄的衍生品——番茄酱,很多人都以为它是欧洲国家的产物,身为中国人,这个时候必须要拿出文化自信,高声地告诉世界:番茄酱来自中国! 如果大家有过在国外点餐的经验就会发现,当服务员询问是否需要番茄酱时,一般会说:“Do you need ketchup”听了这话,不知大家心中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番茄酱英文是Ketchup而不是tomato sauce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ketchup的起源讲起。“Ketchup”这个词在英文里最初并不是指番茄酱,而是指一种来源于中国的鱼酱“ke tsiap”。 17世纪时,中国人将这种鱼酱添加到菜谱中用来调味,之后“ke tsiap”又被带到了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那里,它的名字分别变成了kechap和ketjap。 17世纪的英国水手们发现了这种来自中国的美味调味料,并把它带到了西方。 来到西方后,英国人试图用凤尾鱼或牡蛎、蘑菇等原料来重现这个味道。这个时候,ketchup变成了主要由蘑菇组成的调味品。 后来,英国人将ketchup带到了美国,在那里,极具创意的美国人首次将番茄加入ketchup中,于是番茄酱就这样诞生了。

身兼数职的番茄酱

如今,番茄酱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调味品,但在19世纪30年代,番茄酱可是作为药物存在的。 医学研究发现,番茄中含有的番茄红素对于某些类型的癌症具有预防效果,同时番茄红素还可抑制细菌生长,是优良的抗氧化剂。 在战争年代,番茄酱深受士兵信赖,番茄酱甚至还被浓缩成便携药丸出售,风靡了将近20年。 小小的番茄竟然有这么精彩的“身世”,下次吃薯条的时候,记得多要两袋番茄酱哦~ ​

西红柿酱的用途

西红柿酱是将西红柿放盐水中腌制而成的酱汁,可用于炒菜或煲汤。西红柿酱香诱人,酸甜醒胃,可用作煎炸食品的蘸料,亦可用来烹制茄汁煎猪排、茄汁牛肉等菜式。

碎制法

将西 红柿 用 清水洗净 , 机 器磨 碎 , 滤去皮籽等杂 物 , 然后放 入10 一 1 8 % 的 盐 和 l % 的 苯甲酸钠 , 搅拌均 匀 , 装入大缸等容器 内。 以 后如再 搅动 , 需再加 2% 左右的食盐 , 直至 出缸食用 为 止 。

蒸制 法

将 西 红柿用 清水洗净 , 在沸 水 中烫一 下 , 剥去表皮 , 用 刀 切碎 成昔汁 , 装入耐 高温 的 瓶里 ( 不加 盐) , 用胶皮盖塞住瓶 口 , 插上 注射用 的 空 针头 , 然后放在蒸锅 内 蒸煮 、 使 水分从 针 眼里跑 出 , 音汁得到 消毒处理 。 此法制作 的酱色鲜味 美 , 基 本 保持 了西 红柿 的 营养与味道 , 制作方 法也较简单。

煮制 法

将 西 红柿用 清水洗 净 , 然 后 在 沸 水中烫一 下 , 剥去表皮 , 用 手掐 烂 , 放 到砂锅或 钢精 锅 中熬煮 , 加盐 1于一 15% , 待水分蒸发 , 煮成稠苦后 , 再灌入洗净控 干 的瓶子 里 , 在瓶 口 处倒 入一 截食 油 ( 以 防起白 酸 ) , 然后塞住瓶 口 , 趁热 用纸糊住或用 蜡 封 口 。

整掩 法

将 西 红柿 用 清水 洗净 , 逐层放 入 大缸或坛子 内 。 放一层西 红柿 , 撒一层盐 , 放盐 的 配 比大 约 为 : 2 5 公斤西 红柿加 2 . 5一3 . 5 公斤 盐 ,防 腐 剂苯甲酸钠适量 ( 1% 左 右 ) , 至到装满 为止 。 最上 面 再撒一层 盐 , 然 后把 口 用泥或纸封住 , 放到 阴 凉干 燥 处 保存 即可 。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合常吃油腻者、大病初愈或患小病而胃口不佳者,尤其适合食用;

2、 孕妇要尽量少吃榨菜;

3、呼吸道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少食。

4、慢性腹泻者忌食。  适用量:每次10克左右。

老人更适合吃西红柿酱

西红柿是公认的健康食品 ,如果把西红柿做 成酱 ,会更适合老年人食用。 西红柿中的抗氧化成分茄红素 ,已被证实能 减少动脉阻塞,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机会,而经 过加热煮熟成西红柿酱, 更能提高茄红素的抗氧 化效果。而且西红柿中纤维质被软化 ,让老年人 摄入膳食纤维的同时 ,又可使肠胃更容易接受。 同时,做成酱的西红柿 ,还保留着大量的 Vi t A 、Vi t C 、纤维素、B族 Vi t 、多种矿物质 、蛋白质及 天然果胶,对于乳癌 、肺癌、子宫内膜癌及结肠癌 有预防效果 。 番茄酱味道酸甜可口,可增进食欲 ,且番茄酱 比新鲜番茄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吃起来很方便 ,平时吃早点及在正餐里的米饭和馒头上抹点番茄酱 就行 ,炒菜花或豆腐等菜时也可以加点番茄。

番茄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