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车路协同到底有什么用?
作为业内首个量产应用车路协同系统的整车企业,福特正在不断的推动车路协同系统的应用与落地,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为更多车主提供一路顺畅的驾车体验,一步步让“不等灯”成为现实。
“不等灯”有多难? 福特车路协同解决等灯难题
截至2022年3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的城市有七个,分别是北京、成都、重庆、苏州、上海、郑州、西安。汽车保有量越大的城市,堵车的现象就越明显,这其中信号灯控制路口(“信控路口”)的停车延误和排队,是造成的拥堵最为普遍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车主们最为头疼的“等灯”难题。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上述七大“堵城”,平均路口等灯时间(信控路口停车延误时间)都超过了30秒,路口等灯的车辆排队平均长度都超过了100米。其中,西安的路口等红灯车辆排队长度最长,早晚高峰路口排队平均长度达到了141米,在最堵的路口平均等灯时间超过了2分钟。
要解决道路拥堵难题,让“不等灯”成为现实,关键要打通车与路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路协同技术的大范围应用,这也是推动城市智慧交通的关键要素。
作为一种先进的车用无线通讯技术,车路协同技术(也就是“蜂窝车联网”,简称“C-V2X”)可使得车与车(V2V)、车与智能基础设施(V2I)、车与人(V2P)之间进行“实时对话”。搭载车路协同的车辆可接收前方道路交通信息、以及预知传感器范围以外的风险,由此帮助车主规避拥堵,降低碰撞和闯红灯的风险,提升整体交通效率。

福特是业内首个量产应用车路协同系统的整车企业,自2021年1月1日将车路协同系统正式应用于量产车型,已先后在无锡、长沙、广州三个城市落地,得到了近万名车主的申请,拥有超过2,000名月活用户。该系统基于现有商用4G蜂窝网络的通信模式,通过车辆、智能基础设施以及城市交通云控平台之间的互联,也就是“车-路-云”双向通信,为车主及时推送前方的交通信息,让车主能够实时掌握信号灯、绿波车速以及道路交通状况,提前规划车速和路线,有效提升出行效率和行车安全。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加速实现“不等灯”梦想

目前福特车路协同系统已经覆盖了江苏无锡240个路口、湖南长沙119个路口以及广州黄埔区100个路口,覆盖面和覆盖路口数量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当地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的推进,福特车路协同系统的覆盖面也在不断的扩展。很快,福特车路协同系统即将落户国内首个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的城市。

同时,支持车路协同的福特车型也在不断的增多,目前新一代蒙迪欧、全新一代福特F-150猛禽、Mustang Mach-E、福特EVOS、锐界PLUS以及全新探险者等六款车型上全系标配车路协同系统,车主无需增加任何硬件,就可以通过OTA迭代升级,免费体验到可用范围越来越广的人、车、城市互联的智慧出行方式。

当前,福特正在积极的推动更多行业伙伴的加入,将车路协同的应用场景、落地城市不断拓展,让更多的用户认识到车路协同的社会价值和未来前景。此外,随着众多行业伙伴的加入以及覆盖面的扩大,车路协同将有效助力车辆在环境感知、计算决策和控制执行等方面的能力升级,成为实现L4自动驾驶的重要辅助,让“不等灯”的理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