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师小哲】ChatGPT小杂谈——业界未来
最近ChatGPT火出大圈了,虽然这玩意其实已经出来两个多月了,当初我们讨论的很多东西都再被拿出来讨论了一遍。当然,身为业界人士,还是要有更进一步的视角。这里再稍微杂谈一下未来ChatGPT会带来什么新的变化。(当然,很多想法都来源于我们实验室或工作小组其他同学的帮助)

1.已经出现的现象
之前的一些预言又中了。众所周知,ChatGPT有如下的一些属性:
(1)生成是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的,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New Chat”里答案可能是不一样的
(2)ChatGPT的输出内容是受到前面一些对话影响的,你可以通过PUA技巧改变ChatGPT的输出,让它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看过之前的我的专栏的朋友可能知道,这是因为和ChatGPT对话实际上就是为了引出或凸显出ChatGPT某一方面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ChatGPT实质上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愚者。
(3)ChatGPT虽然在尽力避免给出一些带有某种倾向的回答,但由于其训练语料中无法避免的bias等,实际上ChatGPT是有一定的倾向性的。说的直白点:ChatGPT是一个美国人
所以不可避免已经有些人在一些领域拿ChatGPT的答案打马虎眼了,有些可能是玩笑,有些可能就真的是存心的了。
其他的也不过多赘述了。

2.正在出现的现象
对于业界来说,接下来一定有大量的公司和团队宣称它们做了或者要做国产ChatGPT了。实际上,已经有不少了,例如前不久动态提到的ChatYuan。百度等也官宣也做了。
但是,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这里面一定由真的打算狠下心做的,有的只是博眼球罢了。有一些事实需要注意:
(1)ChatGPT是基于大模型的,这使得ChatGPT具有很多之前对话系统不存在的新的特点。
最直白的来说,它是不会“翻书”的。把对话系统当做人的话,你问其他大部分对话系统问题,它可能会翻找书本、数据库、翻找小纸条,然后组织下语言,给你答案;而ChatGPT只会沉思一下(ChatGPT其实不算很快的,虽然这速度也是优化后的了)直接给你答案,而且不管你问什么它都会回答。
国产ChatGPT如果不是大模型,就不配称为类ChatGPT系统的。当然,这不是说对话系统不能“翻书”,但是“翻书”是为了锦上添花,而不是为了让对话系统“作弊”
(2)大型公司应该会认真做的,主要是这些公司是确实有大模型的。
(3)其实目前没有公认的针对类ChatGPT的评价体系的,ChatGPT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要评价它反而比较困难,毕竟回答满不满意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这方面已经有团队在做了,不过估计也不好做

3.结语
我多次表明过自己的观点了,我是很欢迎大模型的。这里也不过多说明。ChatGPT火出大圈确实是好事,关于AI的讨论更加丰富了,国内对大模型的热情也有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