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大脑在偷学?理解大脑的奥秘,让你高效学习与工作!

个人笔记随想:
1什么是行为的原因?
第一个解释:外部刺激(奖惩激励)
即认为不同的新生儿,如果处在完全相同的激励环境下,其行为也会相同。
两个反例:没有激励的情况下,也会有的行为
(1)模仿行为
(2)潜在学习行为
/孩子看到大人打东西也会模仿打东西,但“观察大人打东西”并不提供任何即时的激励;
/小鼠在没有激励的环境下也会对迷宫进行学习;因为如果没有激励就没有学习行为,则一周7天一直有激励的小鼠走迷宫,应该比一周最后一刻才有激励的小鼠走迷宫的效果好;但实际是它们走得一样好;说明没有激励时小鼠也会学习,只是学习成果没有显示出来;
(提出新假说:激励是小鼠学习成果显示的原因,不是学习行为存在的原因。)
2对反例的解释:什么是模仿行为的原因?
一个解释:合群(内在天性?)
关灯实验:
大人关灯,孩子也关灯;
大人双手被束缚用头关灯,孩子用手关灯;
大人双手无束缚用头关灯,孩子也用头关灯。
/为什么大人【关】,孩子也【关】?
-用合群性(希望成为群体的一部分)解释,“成为群体的一部分”似乎被天然认知为一种激励;
/为什么大人被束缚时用头关,孩子用手关?
而大人无束缚时用头关,孩子也用头关?
-似乎孩子会自发进行【比较】行为,在面对“用什么方式关”的情况时,根据比较结果,如果你我可用的选项不同,则我用自己的选项;如果你我可用的选项相同,则我跟随你的选项。
3持续提问:
/如果激励是潜在行为显示的原因,那什么是潜在行为存在的原因?什么是学习行为存在的原因?
/如果合群激励是模仿行为显示的原因,我会和他人显示一样的选项,那模仿行为中的【比较】是怎么来的?什么让【比较行为】存在?
/当比较结果不同时,我的【选项】是怎么来的?我的选择【优先级】是怎么来的?
4目前的认知程序轮廓猜想:
预设每人存在一个面向对象的系统默认选项(包括选项数&选项优先级)
预设环境为面向该对象的行为结果提供激励;
识别到【对象】
【做不做】?
-【做】
【怎么做】?
-若【他人选项优先级】不显示,则保持我的【系统默认选项优先级】;
-若【他人选项优先级】显示,则比较【他人选项数】和【我的选项数】;
-若【他人选项数】>=【我的选项数】,则跟随【他人选项优先级】;
-若【他人选项数】<【我的选项数】,则保持我的【系统默认选项优先级】
【显示】做的结果?
-若识别到【激励】,则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