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冷战后国际格局

2022-05-16 16:26 作者:袁史部落  | 我要投稿

一.别了,雅尔塔——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标志:东欧剧变(1989),苏联解体(1991)

1.东欧剧变:

⑴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波兰第一个发生巨变(武力发生巨变:罗马尼亚)

⑵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⑶原因:①内因: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政治上党和政府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②外因:a.苏联因素:历史因素:长期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模式。现实因素: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影响.b.西方因素:和平演变政策。

2.两德统一: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3.苏联解体:

原因:①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过程: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但是困难重重

②1988年进行政治改革逐渐背离社会主义道路

A.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B.倡导“民主化”和“公开化”

③1990年推行政治多元化,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④1991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联盟变成松散的邦联,引发了“八一九”事件⑤“八一九”事件后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⑥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完全解体.

认识:剧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是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的表现。

影响: ①雅尔塔体系和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③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二.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的影响:

1.世界形式的特点及原因:

⑴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原因: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军事对抗竞赛的减弱;地区冲突有所缓和。

⑵天下并不太平,缓和与动荡并存。

原因:①两极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暴露。

②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③恐怖主义的威胁

三.世界格局特征及原因影响:

1.特征:⑴近期呈现“一超多强”。

⑵长远看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交替。

2.原因:⑴经济多极化、全球化加强(根本)。

⑵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推行单边主义,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⑶欧盟、日本、俄、中,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推动多极化的发展。

3.影响:⑴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⑵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⑷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

⑸21世纪的今天,世界格局多极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补充:“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美国领导下的单极世界.

②世界形势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③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④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

冷战后国际格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