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土作坊图集]手搓发动机实习生 普利茅斯 1971 Baracuda 轻改造

2023-05-20 04:31 作者:恒妞  | 我要投稿

这回来点老美儿的pony car

“不保你这不保你那啊”,就不拍视频非要发图集昂,RC出品的64普利茅斯,就这台车,发生什么呐,前嘴一套啊,前嘴一套,就这样啊,爱看不看。

关于真车

(随便讲两句,我也没很懂)

克莱斯勒集团为了搞搞普利茅斯的销量,重制了Baracuda车系,在1970年推出了全新的Baracuda。这一代车型与当时一同推出的道奇Challenger使用相同的克莱斯勒E平台。E平台比原本的K平台更大,大带来的好处不是为了更大的乘用空间,而是几乎兼容当时所有的克莱斯勒的动力总成,在市场策略上可以有更多的操作空间,无论是“经济型”还是“运动型”配置都能在这同一个壳子上运作。什么高技术力套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两兄弟不仅同平台,同架构,很多部件也可以通用,外观也极其相似,不愧是同一个Mopar生的。它们极高的可玩性,性价比与性能双取向,宽大低矮的造型,成为车迷心中又一代经典pony car。


而本文的主角正是这一代新起点之后的第一任小改款。71款的Baracuda改变主要在外观设计上,前脸增加了“鱼牙”格栅,变成了与Challenger一样的4圆灯,各种细节变得更一体化。与上一代相比,外观更有辨识度,算是逐渐与Challenger区分开。


回到小车



小车由相对“小众”的美式题材品牌Racing Champions出品(以下简称RC)。与质检没上班的Green Light相比,细节和做工方面都略好一些(虽然现在绿光各方面都有在进步啦),但比起Auto World又略逊一些。


RC的模具设计思路其实挺特别的,特别体现在各部位的分件上,与别家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官方声称小车是64比例,但我觉得他有做大的嫌疑。不过整体质量在同级别里面算很不错的。


单单引擎4个分件


玩过很多小车都感觉没有搓引擎的必要,这回出于好奇,都拆成这样了,不如逮住这个机会,过个手瘾。通常带有引擎细节的美式小车,引擎大概率都是和金属一体的,剩下的分件的又大概率是一整块的。但RC的这款不一样,他发动机足足给了4个分件,而且都是塑料铆接,十分好拆卸。分件和机舱的浮雕也很清晰,实在是让人手痒。



内饰件作为原本机盖开合机构的一部分,用于卡着机盖上的狗腿。方向盘是分件,它的浮雕也比较ok,但是合模线和豁口挺多的,不能强求啦,勉强玩玩。


不要说我双标啊,说这就不强求,说某些“车模”就意见大。毕竟这里说的“级别”指的是美式挂卡装的铸压小车,老美的8+小玩具,人家可没标榜自己是车模哦。当然这小车有一个挺大的问题,也是我一开始打算改这台车的原因。



这台Baracuda似乎是有与它共模的改装版本,后轮空间巨大,底盘件凹陷很大一块,像是为了能容纳大尺寸的轮胎而有意改造的。但原版配的轮毂却是与前轮完全一致,无论款式,尺寸,轴距,都完全一样。显然厂商是想通过尽可能地共模来减少长期生产的成本。这种情况在这个级别十分常见,但像这个一样离谱的属实是罕见了。



甚至底盘的铭牌标注的是70款的Baracuda,而不是71款,包装上标注的也是71款。看来厂家也是懂克莱斯勒的,和真车如出一辙,设计模具的时候都想好了,直接换了前后脸就当另一款卖了。别忘了发动机也可以换,在同代车型不同系列上,就可以搭配不同发动机,合理且准确地多刷几个色了。这么看,美式小车的刷色竟该死的合情合理。老资本家了。



回到手搓发动机这件事上。刚刚也说了原版机盖的狗腿是通过内饰仪表台件来固定的,结构比较特殊。而且本身机舱位置比较大,看得出RC在设计机盖开合的时候也花了点功夫。虽然能完美盖紧,不影响外观造型,开合角度够大又丝滑,与发动机的shaker进气盒子互不干涉,但是换来了过大过长的狗腿。


因为本身就不想整太多活,所以这个工程秉承一个“轻改造”的理念,尽可能不动粗去搞破坏。也因为机盖的特殊结构,让它拆装非常方便。所以我选择让发动机盖变成一个替换件,然后自己搓了防火墙。防火墙和机盖互为替换件。当然波箱不能落下啦。



小车本身还原的是顶配的发动机舱,搭载的是Hemi 426自吸发动机,原厂能够输出425匹马力和664牛米扭力。名字中的426代表的是426英立方,至于是多少升就自己算了啊,肌肉车还谈油耗的吗。


我这里先用不锈钢铁丝凹出芭蕉的造型,在气门罩零件的底部打孔,然后插入孔内胶水固定。真车发动机的后部有一个粗罐子形状的细节也用相同的铁丝还原了,暂不是很清楚那是什么部位,但它盖在shaker下看不见的就不用太在意如何弯曲的了。


完成细化并涂装后的发动机


用其他型号的不锈钢铁丝补足了别的细节。例如中冷的管道,去向电池的电线等。在中冷上打孔,并剪下了风火轮小车的轮轴的铆钉头头,用于还原中冷盖的细节。两片胶板还原了前脸框架。真车原本框架上面是有盖子的,但看到外面还有风扇和皮带的浮雕,就不把它盖上了。感觉铁丝处理得挺粗糙的,结合点也没预留长度打磨,诶毕竟“轻改造”嘛,用的还是上个工程留下的边角料... (懒就懒啦)


有没有人要猜一下发动机线束的细节是用什么做的/狗头



防火墙上方参照真车,是泄水通气和雨刮的孔位,用铁丝凹出造型贴上并涂装就大概是这样了。不打算装雨刮了,有雨刮的话需要把防火墙替换回机盖的时候就很不方便了。


用铁丝和胶板还原了刹车油泵,甚至油泵的油路也有用两根铁丝还原了一下,但是出于替换的考虑,不能做太多,所以看不太到。最后在防火墙的另一边打上小孔,用于安放发动机的线束。



可以看到发动机在安装完成后,并不影响机盖的开合,机盖和细节也互不干涉。要把机盖替换成防火墙的话,只需拆开仪表台,机盖便可以拿走,防火墙的深度正好能卡在原本夹住狗腿的卡子前方,然后把底盘装回去,防火墙就固定好了。最后只需要把发动机线束塞回到防火墙预留的孔内,便算替换完成,还算方便吧。



内饰随便打磨掉一些合模线,在它原有的浮雕上糊弄一下就完了。最后来看看成品吧。


成品展示

(给你全方位看个够)



哦不对,差点忘了改这个车的原由了。既然原版底盘给后轮预留了这么大的空间,那就塞个大大的有直线加速味儿的大胎铃吧。换装来自风火轮文化系列的RealRiders,中号的铁圈,来自汽车文化德国设计2里的奔驰Sprinter Tourer改装面包车。尺寸不偏不倚刚刚好,本以为换小号的胶胎,够粗,看起来还行就算了,结果发现中号太fit,好像故意而为之一样,真有你的RC。


还有一件事就是把原本底盘件上的浮雕排气锯了,打孔,换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晨光牌“大尾喉”。但是不是常见的0.5中性,而是极细0.25的针管(不知道现款笔是不是这样的),看起来协调多了。我是不喜欢随随便便用0.5的,毕竟对于64小车来说属实是挺大一个的。


(shaker有点歪,电池电线没搭稳,毕竟都没贴死的,别太在意哈)

系  锦  先

thanks4reading

(特别鸣谢哈尔滨车友林先生)




[土作坊图集]手搓发动机实习生 普利茅斯 1971 Baracuda 轻改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