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德呼吁香港防疫抗疫应坚持全民总动员

高敬德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中华文化总会会长
香港第五波疫情带来的连日海啸式猛增,“三个一切”“两个确保”抗疫最高动员令已经下达,强调香港特区政府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把尽快稳控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和资源,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保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香港社会大局稳定。
正值香港最危急关头,动员令是对香港疫情急逼形势的精准判断,不仅为香港在抗疫十字路口明确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切实援助,更高度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为民理念。香港社会共鸣至深,更大大提升了香港社会的抗疫正能量。香港社会需从五个方面全面部署组织防疫抗疫:一是以临战状态抗疫,强化政府动员组织能力;二是成立专组落实全民强检,协调广东检测支援;三是善用公私营场所和建筑,做好隔离疏导;四是善用750万人口优势,形成官民合力;五是成立官民合作抗疫基金,集中动员捐资。
应强化组织落实全民检测
我们国家抗疫的实践证明,要彻底战胜疫情,必须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突出位置,以极大的政治担当和勇气,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雷厉风行,果断施策,在短时间内遏止疫情。香港必须按照动员令的要求,全面提升抗疫强度,以更好条件打好抗疫阻击战。
一、以临战状态抗疫,强化政府动员组织能力。防控疫情是一场硬仗。特区政府须筹划组织疫情动员行动,强化统一指挥,快速调度调节,以疫情需求为主导,突出部门责任分工,分发挥各政府部门对人、财、物等各类资源的管控配置优势和动员主体作用,摆脱瞻前顾后的问题。
二、成立专组落实全民强检,协调广东检测机构支援。特区政府应成立专组统筹全民强检工作,协调广东方面的检测支援,以全港18区为单位区域性分阶段围堵强检,最终达至全民强检。如能全民检测两星期,早发现、早诊断、早追踪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三、善用公私营场所和建筑,做好隔离疏导。大幅增加隔离设施,是为下阶段全民检测作好准备,因若设施不足,即使找到隐形患者也无法隔离。过去数天,特区政府在增加隔离治疗设施等方面,临时征用3000个公屋单位、联络酒店业界额外提供数以千计房间作隔离之用,还有设立指定诊所专治轻症病人、安排专用的士接载这些病人等。当局应进一步利用会展、亚博馆、红馆、新伊馆、九展等大型场地,充分利用空置的政府设施乃至私人建筑,尽快将初步确诊者集中起来,避免在家居隔离下令社区大规模爆发,同时疏导大批在医院门外滞留的病人,以及分流轮候检测市民。
动员民间力量形成合力
四、善用750万人口优势,形成官民合力。香港是一个有75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足够的民间力量互相扶持救助,但许多人力资源过去未有充分调动。公共人力方面,特区政府应因应政府服务减少的剩余人力,调动可应急参与抗疫的不同部门公务员,作为政府抗疫队伍主力。民间人力方面,特区政府可联繫私营医疗体系,把私营人力资源投入到抗疫岗位上,包括支援公营医院体系、加快疫苗接种等。同时,可运用地区网络,统筹香港各大商会、各大政党、公务员团体、各同乡社团、各大联会、协会、法团、商界、政界力量、地区组织、社会服务机构、辅助纪律部队、制服团体等,整理民间抗疫总表,根据民间人力优势调配到有需要的抗疫环节上。
五、成立官民合作抗疫基金,集中动员捐资。近日,越来越多社会机构和组织在损资上施以援手。香港赛马会向“全港社区抗疫连线”认捐1000万元;中银香港捐款逾500万元为基层提供抗疫物资,并投入500亿元信贷资源支持本地中小企业及市民。有关部门可联合民间组织设立官民合作抗疫基金,集中动员捐资,应付抗疫各项紧急需要,务求调动到所有可能调动的社会资源,投入到抗疫工作上。
最高动员令不仅要求特区政府要把稳控疫情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而且举国家之力支持香港抗疫,更将香港市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彰显了浓浓的民本情怀,温暖了多少港人的心,在香港社会引起强烈共鸣。这对香港战胜疫情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也极大鼓舞了香港各界战胜疫情的信心。我相信,有国家的强大支持,纵使面对无情疫情,香港不能“躺平”亦绝不会“躺平”。全社会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凝聚力量,香港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