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互动沟通技术||《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第四版)》阅读笔记(二)

2021-02-08 01:09 作者:暗界之炛  | 我要投稿

一、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贯注

贯注是根据个人和文化的背景展现出适当的目光接触、身体语言、语音特点和言语跟随。在目光接触中,较为恰当的做法是,来访者说话时咨询师与其保持较多的目光接触,在咨询师说话时咨询师与来访者保持较少的目光接触。身体语言方面,需要注意运动性因素和空间性因素,如肢体语言的表达、与来访者的空间距离把握。语音方面,需要跟随来访者的情绪,当来访者谈及情感时,语调可以适当温柔,想要提高咨询师的可信度时,可以稍微提升一下语速和音量。言语跟随是通过不时地重复来访者话语中的关键词来跟随来访者(需要咨询师减少内在的和外在的个人反应,才能做到有效的跟随)。

咨询师在以上几个方面做的不妥当,就会变为消极贯注,比如:点头过多被来访者认为是敷衍;用“嗯哼”接话过多会让来访者认为咨询师无用;目光接触太多容易让来访者感觉压力,目光接触太少容易让来访者觉得咨询师没有倾听自己;模仿来访者肢体语言过多容易被来访者误解为咨询师对ta的嘲讽,从腰部以上向后倾斜、双臂环抱容易让来访者觉得咨询师不够尊重、接纳自己;过多使用“重复关键词”技术容易让来访者觉得自己被过度分析,

二、咨询师的倾听技术

倾听可以分为非指导性倾听和指导性倾听。

(一)非指导性倾听

非指导性倾听也可以理解为参与性技术,其过程较少涉及咨询师干预和个人观点表达,更多的是用于鼓励来访者自由开放地分享自己想表达的任何内容,反馈来访者表达中的核心内容。不过在非指导性倾听中,咨询师也难免会不自觉地给予来访者社会强化影响到来访者,如在来访者表达某个符合咨询师价值理念的内容时咨询师展现出了偏好的身体语言(如点头),来访者便更可能说出符合咨询师价值理念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咨询师的称赞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表露,因为对某方面的称赞(表态)会传达出咨询师的品味和认同

非指导性倾听包括沉默、内容反映、情感反映、澄清、总结的技术。

1沉默

沉默会给交流的双方施加压力,通常用于鼓励来访者发言,从而让咨询师有时间思考。但要注意,沉默也有冷漠的沉默和温暖接纳的沉默,这需要咨询师觉察自己身体语言和内部态度所传递的沉默到底是能够帮助来访者的,还是咨询师个人的反应。

2内容反映

内容反映是咨询师通过言语重新组织或复述来访者表达的内容,但不改变、添加来访者所说的内容。内容反映可以分为简单重述、基于感官的重述、比喻式重述、意图指导性重述。

1)简单重述。简单重述即不增添意义、不改变谈话的方向,复述来访者表达的核心内容。

2)基于感官的重述。咨询师通过来访者的表征系统,即理解世界时偏好的感官系统来与来访者谈话。偏好视觉感知的来访者常用“我看到”、“看起来”来表达(咨询师模仿即可);偏好听觉感知的来访者常用“我听到”、“听起来”来表达;偏好动觉感知的来访者常用“我感到”、“它让我觉得很……”来表达。

3)比喻式重述。咨询师使用比喻或类比、意象来表达来访者讲述的核心内容。

4)意图指导性重述。咨询师以高度选择性的方式重述来访者的内容,会起到干预的作用。例如:

①现在时转为过去时。“我很想不开”,意图指导重述:“你曾经非常想不开”。

②全面知觉转为部分知觉。“我觉得好累”,意图指导重述:“你很多时候都提不起精神”。

③客观描述转为主观知觉表达。“我好没用”,意图指导重述:你脑海里有个念头“我很没用”。

④关注、放大、重述来访者提到的微小的积极方面。

3情感反映

咨询师以尝试性的表达对来访者情绪方面的内容进行重述,从而让来访者知道咨询师听懂了他们的情绪表达。在情感反映的过程中,不要探究、解释或猜测。

为了更好的帮助来访者觉察其情绪,咨询师需要提高自己对情绪的理解和觉察,可以通过寻找某种基本情绪相关的情感反应来增加自身与情绪情感相关的词汇,并提升情绪感知力。如,悲伤相关的情绪情感词有哪些?难过、失落、沮丧、哀伤、落寞……当来访者表达自己难过时,可以根据来访者具体的内容用相关的词来回应来访者。如:昨天搞砸了一项业务,很难受。——你似乎在事业上感觉有些挫败,心情低落(“似乎”、“好像”、“也许”等都是尝试性表达的常用词)。

4澄清

澄清即明晰来访者表达的模糊的内容。通常有三种形式:

(1)一句复述+一个封闭式问题:当你……的时候,你很生气(复述),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封闭式问题)?

(2)包含了复述的选择式问句:你因为……而生气,还是其他?

(3)直接表达疑惑:我刚才没有听明白你说的,你是说……?

5总结

对来访者的表达进行总结。不同流派的总结方向稍有不同,比如精神分析流派侧重于总结来访者早期童年发展的忧虑和冲突,认知治疗流派总结关注来访者歪曲的或不良的思维模式,焦点解决流派的总结关注来访者的积极方面。2

总结需要注意,不要太强硬直接以权威口味告诉来访者,要保持尊重,如“让我确认一下,我是否把握了你今天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总结要关注来访者的反馈,总结时咨询师适当停顿让来访者可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总结完毕询问来访者总结是否准确;总结也要给予来访者充分的支持,如表达对来访者的肯定“你今天也分享了很多内容呢”、“对你而言,你是自己世界最好的专家,你会怎么总结今天的内容呢?”

(二)指导性倾听

指导性倾听中,咨询师会有更多关于自己的表达。指导性倾听包括情感证实、解译性情感反映和面质。

1情感证实

咨询师支持、肯定并认可来访者明确表达的情感,让来访者接纳自己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咨询师其实对来访者的情感做出了评价,以专家的身份给出了情感是否合适的判断。情感证实的方式有:

1)直接表达:“……(某事)让你感到愤怒是很正常的。”

2)自我表露:“我其实也有过类似的悲伤经历。”此种方式虽然通过咨询师分享自己的经历承认了来访者情绪的合理性,但可能会导致咨询师可信度下降(“咨询师也有类似的经历,那ta到底有没有能力帮我呢?”)

3)普遍化:“其实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在意而又没有把握的事情而焦虑。”

2解译性情感反映

咨询师做出超出来访者外在情绪表达的情感陈述,揭露来访者部分意识到却未完全觉察到的情绪,可能会引发来访者的顿悟。在这一过程中,咨询师表达自己认为的来访者的情感或想法,将来访者无意识的内容带入意识层面,让来访者产生更准确的现实知觉。例如:“你对伴侣感到愤怒的背后,好像藏着一份孤独,这份孤独似乎来源于你俩太久没能好好地联结情感了”。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解译是指出情感、思想或行为的无意识模式,让来访者获得更多的自我意识和更高的功能水平。从家庭系统取向、问题解决取向和认知取向看,解译是一种重构,旨在帮助来访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问题,提高来访者个人对行为感知和解释的灵活性。

3面质

面质是咨询师指出来访者不一致或矛盾的表达。面质需要很好的咨访关系,且需要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情感或行为的不一致。通常有助于咨询的面质是从柔合开始再到逐渐坚决。

 

来源:

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第四版)

(作者:John Sommers-Flanagan / Rita Sommers-Flanagan;译者:陈祉妍)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互动沟通技术||《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第四版)》阅读笔记(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