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极品飞车》是怎样录制音效的

2022-11-14 01:37 作者:Orange_uc  | 我要投稿

作者:Dino Dalle Carbonare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23日

第一章

全新的维度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备受期待的《极品飞车》新作的开发中参与了部分工作。 除了为 Ghost 的工作人员提供各种参考照片以准确再现大家喜爱的汽车、空力套件和车轮之外,我还被要求讲述日本汽车文化的内容并展示其各个方面,以便它能够被人们所了解,这可是蕴含于游戏的核心之中。


    我提供的帮助越多,我就越意识到像这样把游戏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必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不仅要对得起这个硕果累累的的游戏系列,而且还要在许多不同的方面突破界限。 程序员、工程师、美术人员和开发人员要做的事情都太多了,这让我难以想象这一切最终要如何才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而这件事发生在四月前的一周,并且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这种经历也为 NFS 团队提供了更多深入研究的大量细节,这一切只是为了带来最棒的游戏产品。



    这个企划的关键词是声音。想一想,你在汽车游戏中听到的引擎声音难道不是你首先注意到然后对其评论的事物吗,甚至可能因为其缺乏真实感而受到批评? 我知道这是我一直以来看待游戏的很苛刻的一个角度,毕竟如果你是一个汽车宅,声音绝对是你非常重视的方面。 我知道,我知道。 哦,我即将迎来一次生动的演示,说明 NFS 的人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多高。



    那么,在我继续说下去之前,等会,BMW i8 并不会出现在新的 NFS 游戏中。 那为什么它是我组织来惠比寿赛道的五辆汽车中的其中一辆呢? 很简单,它是电动的——或者至少是部分电动的——它有一个电动模式,你可以用储存在电池组中的电能来驾驶它。



    正如从瑞典飞过来的三位音频工程师告诉我的那样,这就是捕捉轮胎真实声音的最干净、最准确的方法。 更具体地说,当你把它们推出自身的抓地力极限时,它们会发出低速滚动的声音,直到发出充满求生欲的尖叫。



    Studie AG能把他们这辆新鲜出炉的 i8 送过来真是太好了,即便知道你会好好利用甚至是折磨它,毕竟这可是他们老板自己的车。是的,没错,我实际上得把你在本文中看到的大部分车子都开出去,去一个位于惠比寿北部和东部的废弃赛道——我们已经租了一周的赛道。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总得有人去做!


    我们的团队带着装满设备的手提箱、各种类型的录制设备和现场的高端麦克风以及数字录音机出现,以捕捉他们要为每一辆车录制的大量音轨。



    各种麦克风的设置和摆放位置是整场历练中最困难和最耗时的部分。 这些家伙确切地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如何得到这些音效,以及从车身的哪个位置采集。 他们来之前才参加过美国的另一场音频相关的会面活动,他们在那里录制过许多车辆,这些车将在下个月游戏发布时出现在游戏中。



    麦克风被放置在前后轮拱附近的各个位置,当我在纯电模式下尝试于惠比寿的‘Kuru-Kuru-Land’(其实是院子里的两块垫子的其中一块垫子)上漂移,我亲眼见证这辆 i8 只是为了用来录制Yokohama Advan Sports轮胎发出的各种频率的声响。



    记录轮胎在近距离范围内仅有的声音只是工程团队需要录制的所有声效的一小部分内容。 还要捕捉声音如何在不同距离的空气中传播,以及周围的福岛山脉会产生的自然混响。 这一切都是很重要的内容,而且也是很必要的工作。



    那天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到了那天早上,老天还是一直在下大雨,而防滑垫仍然没有干燥完毕。 来自Power Vehicles 的 Andy 和 Emily 的办公室实际就位于这个赛道综合体中,他们马上打了一个电话,看看他们是否可以带来他们的一辆漂移车(他们可是有很多这种车)下山为我们做一些滑行 . NFS 的首席音效工程师 Mathias 借此机会拿出他的一个毛茸茸的麦克风,开始录制真实的轮胎尖叫声,这要感谢安迪的 JZX90 这辆“导弹”上即将慷慨赴死的橡胶。 这就是一周的开始!



    当伙计们正在做准备的时候,我悄悄地在维修站里来回踱步,想知道 i8 是否真的有足够的动力让我在不启动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并毁坏东西的情况下哄它去做出类似漂移的动作。 我还仔细查看了他们拥有的所有设备,这让我梦回大学时代,那时侯我可是会玩弄合成器、采样器和音序软件。



    所有东西插入完毕后,就可以检查每个通道的电平,然后再进行一些测试。



    和我一起坐在车里的是一位工程师,他的工作是仔细监控所有借助绝缘良好的录音室耳机来录制的内容。


第二章

驾驶



    根据我们目前的情况,他告诉我要么多开一会,要么试试其他的东西。 正如预期的那样,仅靠电力运行的 i8 并不是最强的车!我发现,当我们绕过防滑垫驾驶时,我慢慢地把油门踩满,它会像行驶在铁轨上一样牢牢抓地,并且轮胎也不会发出太多声音。 这怎么能行。 知道我们要捕捉持续不断的尖叫声,我最终在第一次外采的过程中花上许多时间来对抗这该死的转向不足,得到的正是这些老兄所需要的那种未受破坏的、长时间的声音样本。 我时常改变方向以保持轮胎左右两侧的磨损程度处于相同水平。


    另一个问题就是这不断消耗的电量。 在垫子上跑个两三分钟,续航里程降到零,发动机就开始运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车开到了北部赛道跑了几圈。 一开始这么做还是有效果的,但我注意到这充电时间未免也太长了些。 那解决方法时是把它开到普通公路上,让它沿着山坡巡航来好好充个电,之后再回到赛道上,调整油门以免陷入电能储备不足的窘境。



    这确实挺令人沮丧的,但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垫子上好好进行一系列的录音工作。 然后呢,是时候看看这车会不会漂移了——当你有汽油发动机可供使唤时,漂移就没有问题了,但在电动模式下就不一样。 我很快发现,如果我通过 “Kuru-Kuru Land” 前的下坡进行了足够的加速,我可以开着 i8 快速行驶到垫子上以获得汽车开始滑行时会听到的轮胎摩擦声 。 这样做真是乐趣十足,而且幸运的是,这正是团队所追求的那种声效。 每个人都很高兴,除了轮胎!



    将独立的轮胎录音文件收入囊中,拿走 i8 身上的麦克风,再通过 Studie AG 运输车把它送回东京。



    在北部赛道工作——这可是我最喜欢的惠比寿赛道之一 ——的过程之中,还有另一辆车在等着我们。 这次出难题的车是几个月前我介绍过的 Beifall F80 M3。 我们的想法是录制从怠速到红线过程中的各种声音:火力全开的加速、引人注目的包含大量车轮空转的起跑、全力刹车来触发 ABS 并且发出一些尖叫声,从上车开始到下车为止的所有音效都要有。 与 i8 相比,这将花费更长的时间,并且这也可能会更有趣!



    但是麦克风的就绪和部署需要好好花上一些时间。



    由于我们正在录制引擎声,所以让工程师获取来自汽车的所有声音频谱是非常重要的。 想想传动系统中的每一个部分都会产生特别的噪音。 这内容可太多了,是吧? 为了给工作起个头,他们从车后方的所有五个麦克风开始着手做起。



    每个麦克风都在记录不同的频谱,以后可以在工作室里再组合这些频谱来创建车辆的准确声音样本。



    发动机舱也装满了麦克风——一个在涡轮侧,一个在进气侧,一个在集气箱。



    麦克风的部署是一回事,而这也会跟着大量的线缆,每根线缆都必须沿着其进入机舱的路径一直固定好。



    幸好F80的后座能放倒。



    所有线缆都通入了大型数码录音机,该录音机将以可用的最高采样率来存储每个通道(的数据),更不用说为它们加上时间戳,以便它们能和音轨上的其他录音机同步。


第三章

惠比寿天气预报:捉摸不定



    一切都准备好了,但这天气有它自己的想法。 天空像开了个大洞似的,很快啊,赛道也变得非常潮湿。 我开着宝马跑了几圈,但带起的溅水声也太多了。 另一个问题是,当我把二档拉到红线时,M3 正在让轮胎狂炫起来。 汽车在大直道稍微向左的地方往外滑。 使用牵引力和稳定性控制是不可行的,因为当油门被切断或者刹车自动介入时,这会极大地干扰发动机的声音,使声音产生变化。 我们尝试了三档,但直道不够长,达不到转速限制。 我们就这样结束了一天,谢天谢地,Beifall 允许我们接着用车直到第二天的午餐时间为止。



    第二天早上,闻鸡起舞,就这么晴朗地开始吧,谢天谢地,这次天气很好。 给宝马重新接上线缆,然后录音。 在这么短的几个小时内就有这么多事情要做,我放下相机,坐在方向盘后面,想确保我们能尽快得到想要的东西(录音),而不用重新来过。 我对这辆调校过的 M3 感到满意:它是一辆真正的车中猛兽,在其 KW 悬架以及 Advan Neova 轮胎配套的 BBS Motorsport 轮圈的加持下调教得非常好。 多亏了钛制 Akrapovič 排气管,这真是一辆好车,声如天籁。



    位于名单上的下一位是 Power Vehicles 的众多漂移车之一。 我们需要录制调校好的 SR20DET 的声音,而这辆橙色 180SX 就是(我们要录的)车。 它借助一个大号的涡轮升级套件和经过完美打造的机头来运转,功率超过 400 马力。 Andy为我调低了增压,因为它太快了,而这会让我们打转不停。



    然后就放置好麦克风,在后面放一对麦克风以捕捉标志性的 SR 音色。 



    发动机舱中也放置了一些麦克风,如你所见,其中一个安装在悬挂塔顶上,以捕捉所有的颤动和呼啸声。



    那放在Blitz空滤上的那个呢,额,我觉得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



    当我跳上 180SX 时,我已经在心里清楚地列出了所有必须完成的车辆经过、加速行驶和飞驰而过的动作,所以我们毫不费力地冲过录音点。 立马拉起手刹和踩下离合,并在大直道的头部和尾部来了个超快速的 U 形转弯,这愈发提高了我们的效率。 是的,这可是乐趣满满!



    我们今天的最后一辆车出现了,当 GruppeM 2.8L RSR 复刻车被卸下并带入维修站时,我们都满怀敬畏地站在那里。



    我以前见过这辆车很多次,但它总是藏在 GruppeM 车库里。 我真的很期待听到它的风冷机头产生的美妙声音。



    终于,它来到了我面前,当工程师在为它安装麦克风并进行无数次的声音和电平检查时,它正发出轻微的咕噜声。



    然而,我是不会去驾驶它的。 这对我来说也还好,毕竟它可是辆非常珍贵的车,我觉得在赛道上开着这样一辆车一路颠簸可不行。


第四章

回归摄影本行



本次驾驶将由 GruppeM 的首席机械师来完成,也是他把车从埼玉送到了惠比寿这边。




    我终于可以拿起相机拍摄更多关于实际录音工作的幕后照片,这是迄今为止我还没完成的事。



    对每个通道的声音检测显示说有麦克风没有连接好,所以(我们)又检查了电线并且解决了问题。



    这辆70年代的宽体鸭尾911以及和它唯一指定搭配的车轮共同构成了此等美色,我对着它口水直流。



    对于在赛道上进行的录音,(我们)用了一系列不同的麦克风,每个麦克风的位置都刚刚好。




    沿着大直道布置的麦克风当中也包含了这一对,用于在汽车经过时捕捉各个通道间的声音。



    911 在赛道上听起来很棒,见证了引擎升到红线,全程都让人起鸡皮疙瘩。



    Mathias 的位置离另一位工程师很远,他在发动机转速升高的时候捕捉到了它的声音。






    实际上,我正试着听这个变焦麦克风捕捉到的那些声音,我真的被震撼到了。 我一戴上耳机,就好像有人把我耳膜的灵敏度上调到了1000度。突然间我听到狂风吹动周围树木上的树叶,远处传来鸟儿的鸣叫声。 感觉这些声音就像是在我身边产生的一样。



    这就像我们对已有的东西有了新的感觉。 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每次听到赛用摩托在 Nishi 赛道上进行测试时我们都必须停止录制!


最终章 

鉴赏的新境界



    等到录制完 GruppeM 的保时捷后,我们收拾好装备,在惠比寿赛道上开了一小会儿,看看还有什么事儿会发生。 当我们正前往 Minami(举行 D1 赛事的南部赛道)时,我们在 Power Vehicles的办公室那里停下来聊天,在闲聊当中说了录制完美的车辆漂移声音有多酷之后,Emily 已经跳进了一辆 JZX90 MarkII 并前往教学赛道。




    这辆车很快就被装上了一堆麦克风,Emily也把自己的任务完成了。 这可是一个意外的奖励,工程师们充分利用了在这个静谧美丽的地方捕捉到的折磨轮胎的高质量声效。 就像我们有了个超大的户外录音棚一样。



    第二天,我们回到了Higashi赛道,最后一辆极其稀有的赛车在等待着我们。



    你知道它是谁吗? 这是 TA-Auto 的安藤先生精心修复的几辆 S30 432Z 中的一辆。 自两年前完工以来,这款车就登上了《怀旧英雄》的封面,并参加了三场 Marronier Run 经典汽车拉力赛。 如果你还记得的话,我是其中两场比赛的副驾驶,这辆车一直由车主照料着以保持在最佳状态。



    当然,与搭载L系列机头的版本相比,Z432 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用的是 2000 GT-R 的 S20 直列六缸发动机。 我也很高兴为游戏录制了合适的 S20 声效。 它或许不是日产制造过的最强大的引擎,但它确实知道如何发出天籁之音。



    线缆从车后部的麦克风和放置在发动机舱中的麦克风连接到乘客座椅那边。


    

    同样,这也是录音工程师工作的地方。



    自完成修复以来,这辆 432Z 的价值几乎翻了一番,鉴于它如此的稀有,最好先温和地预热下发动机和变速箱,然后再对其好好来一次老式风格的拷打。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除了引擎之外,还捕捉到了很多其他的声音,甚至也有车门打开和关闭的声音,这些声音在这种旧车中听起来非常独特。


    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Minami 上出现了更多的摩托,所以需要一段时间来发动引擎并拉高转速才能获得清晰的录音。



    在惠比寿度过的那一周让我大开眼界。 就好像教会了我如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欣赏汽车。 见证这些声音相关的专业人士的工作,也使我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鉴赏我已然深爱着的事物。




原文:http://www.speedhunters.com/2015/10/recording-the-sounds-of-need-for-speed


《极品飞车》是怎样录制音效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