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幽灵不太冷——森韵幽灵简评

这份森韵幽灵的听感可以说是咕了一段时间,也是一直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写这一个简短的听感,首先需要声明的是这条塞子还未正式上市,所以最终售价未知,并且搭配的线材可能在之后有所变化。我拿到的这条是群里尝鲜的,但塞子的调音是已经确定了的。之所以没有很快写是因为这段时间断断续续地在煲机,到现在也听了100多小时,声音也基本稳定了(虽然谦总说要200h),就简单地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表观上的东西,因为不是正式发售的所以包装就一个小皮包,不同尺寸不同管径的耳套各3对,另外附送了2对可更换的导管,滤网有所不同,材质分别是不锈钢、钛、黄铜。外观设计让人十分眼熟,没错,和氧气的腔体外形基本是一致的,虽然是不锈钢的腔体但佩戴舒适不会觉得坠耳。在背板的设计上有一定不同,从图上可以看到幽灵的后背板中间有做镂空处理,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考量,望进去能看到后腔板有个尺寸不小的透气孔,为调音所需。

线材方面采用了主流的0.78插针,欧亚德的插针和插头,搭配日本大黑铜线。看着很不起眼的还有点硬的一条线,但单独拎出来说真的是一条听感很不错的线,不过多强调解析,低频凝聚,氛围感很不错,我换到minor上能较明显地感知到中下盘扎实了很多。搭配幽灵因为两者调性相近所以会更加般配。


声音方面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润”,整体声音的完整度很高。因为自己在这之前主力塞是minor,所以在换上幽灵的时候能很明显感受到两者声音风格上的区别。基本的解析素质上两者是不相上下的,如果硬要说的话幽灵在高频部分砍掉了几个会让人觉得刺激的尖峰,会让人似乎觉得高频的解析力会弱一些,但这样的操作带来的就是整个频段更加柔顺的听感,毛刺感大幅减少,对录音质量的宽容度更高,通俗来说就是更加耐听。声场方面依然延续了森韵的特点,不大但规整,整体会稍靠前一些,不会有常见的头中效应,相较minor来说横向会小一些,但乐器的分离和层次感有很不错的表现,不论是普通的流行还是交响,结项都给人“实”的感觉。这点我感觉是优于minor的一点,在幽灵上能更多的感受到中低频的扎实感,同是单动圈,minor的声音框架清晰,更加清亮,但少了一些丰润的感觉,在人声的轮廓感上稍有一些清瘦和散,这也是我在听了一段时间后就给它换了稍微偏向中下盘的晴雨4.0(说到底还是穷买不起更好的线),在低频表现和中频的密度上有一些提升。

而在幽灵上就像之前说的,它的润不仅仅是声音连续性上的顺畅,它整个人声听起来是饱满有血有肉的,这也是我最欣赏这塞子的一点。然后低频的表现,相较现在在售的森韵入耳塞子,幽灵的低频应该是最出众的,足够的量感,下潜表现还行,但比现在主流的像达音科的圈铁好太多了,那些用点到辄止来形容的话那幽灵大概是可以给到一定的震撼感,大提琴的声音和琴腔的共鸣也显得厚实富有感染力。(此处安利舒伯特的《死神与少女》)动态表现不错,但收的速度会稍微慢一些,不是那么干脆,在表现像加勒比海盗原声这样的大场面会稍显局促。毕竟这应该是一条人声流行取向的塞子。至于高频的表现,原配的钛导管算是比较中性均衡的表现,三种都保持了不错的干净程度,不冲。这里就顺带把三个导管的声音区别大致说一下,就我个人听感上,黄铜导管的声音整体会更加柔顺绵密,拉近一点人声,会显得软一点,低频更加宽松使得听起来更加有温度感,钛管是均衡的选择,这一点和FD01上的钛管有所不同,FD01上钛管走的是极致路线,凸显高频的解析和明亮感,而类似的作用是幽灵搭配不锈钢导管时的声音表现。三者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适合不同玩家的听音取向以及不同的歌曲,就和几种不同的滤波模式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曾经入烧的时候几个塞子都是多单元动铁,而现在一看手头的塞子大部分都换成了动圈,可以说动圈的魅力确实是值得人细细品味的,各家也做出了不同的声音风格,也在探究着各种可玩性。纵使和多单元动铁相比各有优劣,但在结尾我还是要说出之前我在写minor的听感时就说的一句话:Dynamic Driver Is The Best!幽灵依然能给我这样的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