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界史个人归纳---中世纪东欧(十三)

2021-05-24 09:41 作者:東越粗人  | 我要投稿

对于彼得大帝改革的评价


(一)改革背景

(1)俄国经济落后

(2)政局稳定为改革创造了条件,17世纪末,沙俄国内政局逐渐稳定,积极对外扩张寻求出海口。

(3)彼得一世的个人经历为改革指明了方向,西方的议会制度和科学技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4)军事备战的需求,波兰,瑞典和土耳其都威胁着俄罗斯的安全。


(二)彼得大帝的改革内容

(1)军事方面,实行义务兵制,创建海军。农民和农奴按一定比例入伍,贵族也要服役,建立起一支常备军,开办军事学校。


(2)实行币制改革,1700年在俄国流通新币,用人头税取代按户征税,扩大税源。国家鼓励发展工商业,兴办手工工场,在外贸中实行高关税的保护主义政策。


(3)行政方面,彼得大帝仿照西方模式改革。剥夺杜马的职能,用参政院管理国家行政,消除了职权重叠的现象,在地方行政上推行省、州、县三级管理机构管理,同时还将教会置于政府管理之下。


(4)文化方面,简化俄文字母,提倡西欧生活方式,开办学校,翻译科技书籍,出版报纸。


(三)评价彼得大帝的改革


(1)积极方面,从西方吸收先进科学技术,增强俄罗斯国力,在北方战争中击败瑞典,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成为欧洲强国。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为俄罗斯后世君主向西欧借鉴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2)消极方面,社会国家化,国家强权化,强权独占化。改革过快,割裂了俄国人的精神与生活,连年的战争也透支了俄国人的财富。改革并没有触动俄国的社会根基---农奴制度。


世界史个人归纳---中世纪东欧(十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