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3历史人物维基翻译(186):杜克利亚的米哈伊洛一世
杜克利亚的米哈伊洛一世
Mihailo I of Duklja
米哈伊洛.沃伊斯拉夫耶维奇(Mihailo Vojislavljević, 塞尔维亚西里尔文: Михаило Војислављевић)是一位中世纪的塞尔维亚人国王与杜克利亚(Duklja, 拉丁文: Dioclea)的统治者,在1046年至1081年间是东罗马帝国的从属,拥有首席宽刃长剑卫队长(protospatharios)的头衔,在1077年之后名义上臣属于教宗格里高利七世(Pope Gregory VII),被称为“斯拉夫人的国王”。米哈伊洛一世在支持格奥尔基.沃伊特赫(Georgi Voyteh)的起义时与东罗马帝国的关系破裂,随后他就试图获得西边天主教会的支持。虽然在1054年发生了东西教会大分裂,但在1077年米哈伊洛一世获得了由教宗格里高利七世授予的象征王权的器物(royal insignia)。


米哈伊洛.沃伊斯拉夫耶维奇
头衔:
特里巴利人与塞尔维亚人的亲王(Prince of Triballians and Serbs, 希腊文: Τριβαλλών και Σέρβων αρχηγός)
斯拉夫人的国王
杜克利亚国王
统治时期:1046年至1081年
前任:内达(Neda)
继任:君士坦丁.博丁(Constantine Bodin)
去世日期:1081年
妻子:莫诺马基娜(Monomachina)
子嗣:
弗拉基米尔(Vladimir)
君士坦丁.博丁
杜克利亚国王多布罗斯拉夫二世(Dobroslav II)
佩特里斯拉夫(Petrislav)
一个女儿
家族:沃伊斯拉夫耶维奇王朝(Vojislavljević dynasty)
父亲:斯特凡.沃伊斯拉夫(Stefan Vojislav)
母亲:内达
宗教信仰:天主教

人物生平

在斯特凡.沃伊斯拉夫去世后,他的领地被他的五个儿子平分。戈伊斯拉夫(Gojislav)获得了特沃尼亚(Travunia, 今特雷比涅区(Trebinje))并短暂地统治了一段时间,然后被当地贵族杀死,他们让多马内克(Domanek)成为了特沃尼亚的统治者。米哈伊洛驱逐了多马内克并让自己的兄弟萨加内克(Saganek)来统治特沃尼亚,但多马内克又回到特沃尼亚将萨加内克赶走。米哈伊洛想要给自己的兄弟拉多斯拉夫(Radoslav)提供官位,但他拒绝了,怕丢掉自己的卢什卡祖帕(Luška župa, 后来的泽塔地区(Zeta))。拉多斯拉夫可能不信任自己的兄弟,认为他会夺取泽塔,但米哈伊洛似乎只是想和他做个交易。
而东罗马帝国则希望利用斯特凡.沃伊斯拉夫刚去世的机会,准备对不稳定的杜克利亚发动一次入侵。而这时沃伊斯拉夫还活着的四个儿子相互达成了和平协议并组成了同盟,这份文件被视为是塞尔维亚历史上最古老的条约。在达成了协议后,拉多斯拉夫进攻了特沃尼亚,杀死了多马内克。而这之后他们的母亲(她稳定着兄弟之间的关系)去世了。米哈伊洛一世在1046年成为了杜克利亚的亲王(Knez),同时期的历史学家乔治.凯德里诺斯(George Kedrenos)将他的国家称为“特里巴利人与塞尔维亚人的亲王国”(Triballorum ac Serborum principatum)。
在没有了紧迫的危机后,米哈伊洛一世发现进一步与东罗马帝国增进联系会对他有利,他在1050年获得了首席宽刃长剑卫队长的头衔并与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九世.莫诺马赫(Constantine IX Monomachos)的侄女结了婚,这意味着米哈伊洛一世在名义上承认了君士坦丁堡的最高权威,但他并没有做出实际上的让步。这可以被视作当时的一种权力平衡状态,带给了米哈伊洛一世的领地二十多年的和平与繁荣。
支持保加利亚军区的反东罗马帝国起义
事情在1071年后发生了改变,那一年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在亚洲的曼齐科特战役(Battle of Manzikert)中遭受了关键性的惨败,而诺曼人也征服了南意大利。
1072年,在斯科普里(Skopje)的保加利亚贵族们计划发起一场反对东罗马帝国的起义,这次起义由这座城市的长官(exarchos)格奥尔基.沃伊特赫领导。起义的保加利亚头领们(proechontes)向米哈伊洛一世请求帮助,作为交换他们让米哈伊洛一世的儿子,有着保加利亚科米托普里王朝(Cometopuli dynasty)血统的君士坦丁.博丁登上了保加利亚的王位。在1072年的秋天,米哈伊洛一世高兴地派出了儿子君士坦丁.博丁与三百人的军队,他们在普里兹伦(Prizren)与格奥尔基.沃伊特赫和其他保加利亚贵族汇合。他们在那里将君士坦丁.博丁加冕为“保加利亚人的皇帝”并称他为彼得三世(Peter III),与被保加利亚东正教会尊为圣人的保加利亚皇帝彼得一世(970年去世),还有领导1040年至1041年的第一次保加利亚人大起义的彼得二世.德利安(Peter II Delyan)同名。虽然他们最初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君士坦丁.博丁之后还是被俘了。当米哈伊洛一世听闻自己儿子被俘,他派出了自己此前俘获的一位东罗马帝国将军,也是他的驸马,此人叫伦吉巴勒多普洛斯(Longibardopoulos),去解救君士坦丁.博丁,但他变节到了东罗马帝国那边。
米哈伊洛一世帮助格奥尔基.沃伊特赫的行为使得他与东罗马帝国的关系开始破裂。
从属于教宗国;获得王冠与东罗马帝国的敌对
在帮助了格奥尔基.沃伊特赫的起义后,米哈伊洛一世开始寻求西边的教宗国的支持。这不但是因为他与东罗马帝国发生了决裂,米哈伊洛一世还想要在自己的领地内创立一个独立的大主教区并获得国王的头衔。在1054年的东西教会大分裂后,教宗格里高利七世很乐意给对方东正教地区的统治者授予王冠,于是米哈伊洛一世就在1077年被教廷授予了王冠。在此之后,杜克利亚被视为王国,直到这个国家在十二世纪消亡。
我们不清楚米哈伊洛一世的兄弟们是否接受他为最高的统治者,还是米哈伊洛一世强行成为了最高统治者。从此之后,米哈伊洛一世就是整个杜克利亚的统治者,他的兄弟们最多只能算是封臣。
晚年


米哈伊洛一世通过将他的继承人君士坦丁.博丁与巴里的亚昆塔(Jaquinta of Bari)的婚姻来确立了与意大利诺曼人的联系,他于1081年去世,统治了三十多年的时间。他在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北边的斯通(Ston)建造了圣米海尔教堂(St. Michael's Church),这座小教堂大部分都是东罗马早期的风格,里面有已知最古老的有关南斯拉夫的统治者的肖像壁画。
头衔
根据乔治.凯德里诺斯(1050年代)与约翰.斯基利齐斯(John Skylitzes)(1057年)的记载,米哈伊洛一世是特里巴利人与塞尔维亚人的亲王(Prince of Triballians and Serbs, 希腊文: Τριβαλλών και Σέρβων...αρχηγός/Τριβαλλῶν καὶ Σέρβων...ἀρχηγός)并被称为“东罗马人的盟友与朋友”,被授予了首席宽刃长剑卫队长(protospatharios)的头衔。
在1077年,米哈伊洛一世获得了教宗格里高利七世授予的王冠,教廷从此将米哈伊洛一世记载为“斯拉夫人的国王”(拉丁文: Sclavorum regi)。在1078年1月9日的一封信中,开头是这么说的:“格里高利……写给米海尔(Michael),斯拉夫人的国王。”
安娜.科穆宁娜(Anna Komnene)(生卒年: 1083年至1153年)称米哈伊洛一世为“达尔马提亚的长官”(Exarch of Dalmatia)。
家庭
米哈伊洛一世娶了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九世.莫诺马赫的侄女,他们一共生了七个儿子,有四个是我们知道姓名的:
弗拉基米尔(Vladimir)。
君士坦丁.博丁。
杜克利亚国王多布罗斯拉夫二世(Dobroslav II)。
佩特里斯拉夫(Petrislav),拉什卡(Rascia)的统治者。
他们还有一个女儿。